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榨油用油菜返青需要什么田间管理技术?

1.排水减涝春季雨水开始增多,需要尽早清理田间三沟,保证畅通,以阻止雨水干涸,减少渍水隐患。

榨油用油菜返青需要什么田间管理技术?

2、追肥油菜应在进入返青期时追肥,可促进毛发早期生长。有条件灌溉的还应适时浇绿水,结合浇水追施适量氮肥。一般在2月中旬,花蕾约3-5cm高时,及时氮素营养可促进枝条发育,增加有效枝数和角果数。

3.适当控制繁荣。淮北地区一般应在3月10日前进行化控,淮南地区应在3月上旬进行化控。矮壮素、矮苗壮、多效唑、烯效唑可用于叶面喷施。适度控制,用量应在产品推荐用量的下限。

这个冬天不太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暖冬。农民常说,冬天要冷,夏天要热。冬天不冷的话,不容易冻死,所以油菜返青后病虫害可能更多。冬天气温比较高,油菜返青早,容易遭受春末寒冷带来的冻害。然后,油菜绿色期对养分的需求比较高,容易出现脱肥的问题,会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此期间需要及时清理田间的枯叶和折断的茎叶。

同时要把冻坏的茎或断芽剪掉,这样不仅有利于油菜植株的正常发育和生长,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综上所述,油菜起青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为丰收打好基础。至于怎么管理,重点是防涝、除草、追肥、清理。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沉浸在全国各地庆祝春节的日子里。令人欣慰和钦佩的是,我们还能想到油菜返青阶段的田间管理问题。

期间也不指望种了,菜籽油是这里的主要食用油,所以我们一直在这里种植油菜,升温快,温度高。虽然对油菜生长有利,但春季气温多变。有人推测今年初春会冷,依据是冬天不冷。

水稻抽穗灌浆期间高产的管理方法,水稻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一、小麦种植的注意事项

? 小麦要高产,必须在种植中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解决活跃土层,使耕作层肥力和深度精细、透明、平整,并做到水、肥、气、热一体化。同时,小麦所需的所有养分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但数量不够。因此,应合理追肥。

无论是施于土壤的肥料还是土壤中已经含有的养分,它们必须先溶解在水中,然后才能被各种作物吸收和利用,特别是硫酸铵、尿素等,这些肥料通常被称为速效肥料,应用于田间后效果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被作物吸收利用。

深耕细作的优点是可以松土、加深耕作层,还可以掩埋肥料除草,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深耕后,可提高田间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随着较低压实土层变得疏松,孔隙度增加。因此,深耕可以使得土壤保存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抗旱性和肥料供应能力。

二、麦田的田间管理

1、加强小麦苗的管理

小麦苗应抓住冬前解冻的优势,优先管理,促进根系生长。要及时锄松土壤,提高地温。对于土壤水分良好的晚熟麦田,通常不浇水以避免降低地面温度。对于土壤水分较差的晚熟小麦,应选择晴天的冬季水分,基肥不足的可适当施肥。

2、我们必须及时浇过冬水。

冬季浇水有利于土壤坚实,有利于保证小麦幼苗安全越冬,有利于麦田蓄水,有利于为早春小麦返青,提供良好的水分。因此,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适当的时间灌溉冬季用水。黄淮海麦区冬季适宜灌水时间为1月底2月初。对于底部氮磷肥不足的地块,或缺苗弱苗的地块,或缺肥的地块,应结合冬季用水施用适当的氮磷肥。

3、要做好越冬前的壮苗管理。

目前麦田的管理应以控制为主。一是镇压。在冻结前,可以使用石锣或机械压制来控制地上生长和过度分蘖的发生,抑制的数量取决于幼苗的情况。第二种方法是深锄以切根。麦田除打压外,可在入冬前进行深锄,锄地后,土壤应平整,以防冻害。

4、要及时锄除杂草,保护水分。

冬季前锄草不仅可以保护和增加水分,而且可以除去麦田间的野草。因此,当小麦在冬季造成土壤紧实之前遇到雨水、冬季灌溉或其他原因时,应及时对各类麦田进行锄耕,以打破紧实状态,通过保持水分促进根系和幼苗的健康生长。

5、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当前要抓好病虫草害防治,主要是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地下害虫和杂草。小麦条锈病应坚持“找一点,控一块”的策略,尽量减少越冬细菌的来源。在细菌的来源地,应进行大规模的化学控制,以控制细菌来源,减轻对其他小麦地区的压力。化学除草必须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以减少杂草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种植庄稼时,我们最想要的是高产。水稻怎么能增产?事实上,抽穗灌浆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时期。你知道吗?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管理实践吧!

水资源管理

1、间歇灌溉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需间歇灌溉管理,即一次灌水后,待水分自然干燥,一天后再灌水,依次重复。这种灌溉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渗透性,使水稻根系呼吸正常,达到促进根系保护叶片,防止叶片过早衰老的目的。

在抽穗期,如果长期淹水造成土壤渗透性差、缺氧,极易导致水稻根系中毒和发黑。水稻根系发黑会降低水稻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能力,导致水稻叶片枯黄、早衰甚至早死,严重影响产量。判断水稻是否出现黑根现象,首先要看田间土壤和水分是否变黑发臭,以及堆积层。如果有臭鸡蛋的味道,说明地里的根系已经被破坏了。这时,拔出水稻根系,检查根系颜色。水稻具有干根、湿芽、气根和水芽的特点。当水稻根系变黑时,应立即抽干,以提高土壤渗透性,促进根系生长。

水稻根系:白根壮,黄根旺,黑根病,灰根死

2、浅水灌溉

深水灌溉会导致水稻茎叶连续生长,即贪绿现象使生育期推迟,株高增加,倒伏风险增大。因此,应提倡抽穗后进行浅水灌溉,田间水层应在5cm左右。抽穗20天后,可采用跑马水灌溉法,即保持土壤湿润,既能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倒伏,又能使土壤变硬,便于后期收割。

施肥管理

在水稻抽穗期,由于穗的发育已经完成,籽粒数和穗数已经定型,即产量性状已经初步定型。此时施肥主要是防止水稻失肥,增加千粒重,所以不宜施肥过多,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青枯晚熟。

因此,建议抽穗前2天或抽穗后7天施用3~5kg尿素和2~3kg钾肥。施肥时,田里要有浅水。施肥后不要立即浇灌,自然晾干后再浇灌。

病虫害防治

1、稻曲病:在水稻裂穗初期喷施苯并丙环唑或井冈霉素,可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危害。假丝黑穗病只能预防。一旦发生,基本上没有补救办法,必须在违约时处理。

2、防治穗颈瘟和纹枯病:2%春雷霉素乳油每亩80毫升。

3、防治稻飞虱:25%噻嗪和异丙威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

4、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48%毒死蜱乳油每亩80克。

为防止农药残留,建议在水稻抽穗前期进行喷施。

如何应对特殊气象灾害

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水稻抽穗期和杨树开花期的高温,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没有收获。我还调查了各地的情况。在自然灾害面前,不抵抗的损失更大,稍有管理的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8年,有两个农户在相邻的田里,同一个品种,同一个播种期,一个没有减产,另一个减产50%以上,所以管理非常重要。

在抽穗杨树开花期,建议采取日灌、夜间排水、深水灌溉、适度增温、低温等管理措施;施用氮肥能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延长生育期,避免高温;喷雾提高湿度,降低温度,避免小穗枯萎。

抽穗期、开花期连续降雨时,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深挖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雨停时白天用绳子拉水,以促进水稻在雨停期开花授粉。

水稻抽穗灌浆期的高产管理方法就是上述内容。除了对这一时期的水稻进行有效管理外,其他水稻生育期也不应粗心大意。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水稻的生长和变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