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追肥马蹄才能生长,马蹄该怎么追肥?
特别是露天自然条件下种植,掌握季节尤为关键。马蹄也是一样,并不是说过了这个期限不能种,而是对产量、品质有直接影响。过了季节或者说过了最佳种植期,最好选择在第二年种植。通常多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进行育苗,从1月份至7月底都是可以进行定植的,如果是选择在7月定植的话,那12月中下旬就能够收获,这个时间段栽种的马蹄产量还是比较高的。
都能适应生长,但若要产品商品性好,高产稳产,最好选择在ph值中性偏酸土壤肥沃、排灌畅通、耕层深厚的乌泥田或青紫泥田。绝对不能连作种植,实行2―3年间隔轮作,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让人不由自觉的想起桂林,桂林的马蹄个大,形扁蒂短,皮薄肉脆,水分充足,细嫩消渣,生的熟的吃起来都毕比较清甜爽口。桂林马蹄在辖管各县都有出产,尤以桂林市郊卫家渡出产的马蹄最佳。
除作基肥外,种植荸荠一定要氮磷钾肥三要素配合,尤其在始花结荠期前后不可缺少磷钾肥。此时如能喷施巴内达碧卡叶面肥,或碧卡硅溶磷酸二氢钾等,都可收到球茎粗大、提高产量的效果。那里产的马蹄比附近或者外地的都要大要甜,听说是因为那里的土壤不一样,有人把当地人的马蹄种带回去其它地方种植,结果还是没有当地的长的大和甜,下面给大家介绍马蹄的生长情况。
催芽时.将种荠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叠放3~4层,上铺。一层薄薄的稻草,每天浇水保持湿润。气温在12℃以上时,7-10天即开始萌芽。当芽长到3-4cm,幼根开始发生时,即可进行栽植。
一亩田可以产多少荸荠
马蹄也就是我们生活当中食用的荸荠,也有很多朋友在家种植马蹄。但是很多都不知道马蹄种植技术与施肥,一般来说从初期的选地,育苗,到分株,施肥的合理就可以,而且马蹄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播种和分球两种繁殖方法,同时也要注意种植马蹄遇到的病虫害以及处理方法。
一、马蹄种植和施肥的方法1、选地
要想知道马蹄种植技术与施肥,首先选地是关键。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养分的补给,一般马蹄喜欢湿润温暖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最好选用向阳性好,排水性好的土田。然后用钉耙做松土处理,并且保证有20左右的耕作层即可。
2、育苗
然后选取粒大饱满的,表皮光滑的种子,一般在清明前后进行催芽处理。最好选在向阳处最佳位置,然后在周围铺盖一层湿稻草,再把种子撒入其中,分别排放,然后在上面铺盖三层的湿稻草,每天保持正常养护即可。大概两周后便可发芽。
3、分株
要想马蹄种植更好,还要进行分株处理。然后把发芽后的幼苗选取母株,母株上带有很多的分蘖和分株,然后将母株分成3~4段,分别移植在耕作田中,最好是保持在50cm左右的距离。而且栽培时候插入土壤基层深浅适宜,一般为8~10cm左右即可。
4、施肥
马蹄对肥料是有很大要求的,在分株进行栽培时候,就要追加适量的农家肥。由于马蹄的生长期较长,所以最好用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在移栽后两周后,可以适量追加一次尿素溶液。并且保证不宜过多,否则出现倒伏现象,到了开花期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大概15~20天一次即可。
二、马蹄种植的繁殖方法1、播种
马蹄的播种繁殖最好是在春季进行,而且最佳的温度保持在21℃左右。播种前最好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个小时,再分别放入湿润的沙床中,最好在表面上铺盖一层薄土层,并浇入适量的水分,保持充足的阳光即可,大概10~15天便可发芽。
2、分球
分球是马蹄的主要繁殖方式,一般的在马蹄进入休眠期的时候,把主茎的旁边的小球取下来,然后去除表面上的杂质,分别放入土壤中分级栽培,保持间距在15cm左右即可。然后再在表面铺盖一层草,并浇入适量的水分,保持通风环境即可,大约在两周后就可生根发芽。
三、马蹄的病虫害及处理方法1、青枯病
一般青枯病在马蹄的生长中期最为常见,也是危害很大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茎部和叶片的表层,发病时候,植株生长衰弱,矮化,叶片由开始的小斑点到最后大面积的不规则斑点,导致发黄,凋落等现象。最好一旦发现剪除病变部位,然后清洗周围部位,用以百菌灵溶液喷洒即可。
2、白螟
白螟也是危害马蹄的一种病虫害,主要表现在马蹄的茎杆和叶片部位。主要吸食里面的营养物质为生,到了春季时候,也是病发的高峰期。植株由开始变黄到最后枯死状态。最好一经发现及时清除病态部位,然后用以杀虫单可溶性粉剂溶液每隔1~2天喷洒一次即可。
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种植马蹄有了很深的了解了,只要掌握以上要点,在以后就可以栽培出高产量的马蹄了。
一亩田通常是可以产1500-2500公斤荸荠。
精选良种:在选种的时候,要选个儿大、表皮红润光滑、味道清甜细嫩的做为种子,并用沙土贮藏好。到了次年4月底5月初时,将贮存的种子取出运到苗田间埋种。每亩用种量为每亩水田用100粒荸荠。种子埋下去后,苗床田上面用小拱棚和薄膜覆盖严实,以达到增温促其早发芽的目的。出芽后,要将芽苗儿扩宽面积适时移栽,使它有一个可以发蔸长苗的生长环境。
整地施肥:到了7月中旬,将早稻田收割结束后就可以将准备栽荸荠的田整烂耙平,并确保不窝水。然后以每亩田用进口复合肥50公斤、菜饼肥50公斤的标准一次性施足底肥。
移栽管理:在移栽荸荠苗时,以行距50厘米、窝距40厘米的间距最好,刚移栽的田块要保证有高出田地20厘米高的水面,以让其成活。栽种10天后,就要用多菌灵、三唑灵防锈病和红杆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在一开始发蔸时用乐斯本等农药防治螟虫。在生长期间,要根据田间长势情况追施适量尿素,特别要注意少施勤施。另外,平时要注意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最好每隔十天半个月就用药防治一次,确保荸荠的稳产高产,以达到增收的目的。
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