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世界上最早出现大规模耕作

1.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中,坐落着施岙遗址古稻田,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

世界上最早出现大规模耕作

2.相岙村位于余姚市东首23公里,宁波市西首24公里,属余姚市东大门。距镇驻地3.5公里。相岙村东接宁波市江北区,南至二六市村,西接原官桥村,北接唐李张村,并与慈溪市桂夹岙自然村相邻,真可谓一市两县(市)交界处。境内面积5平方公里,有耕田1330亩,其中自留地200亩,山林7980亩;

6个自然村;

7个村民小组;

615户,常住人口1557人。

目前该遗址已发现了距今4500年到6300年左右的古稻田。经初步发现,附近古稻田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即1350亩左右,按照亩产量140千克稻谷;

70%出米率,每人每天食用一斤米来计算,这么大面积的稻田年产量,足够700多人食用一年。

古稻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当时处在,人类的工具比较原始,耕作规模很小,马家浜文化层发现的稻田,最大的也只有二十平方米左右。研究人员在这些被埋藏的古稻田上部距地面四十厘米的剖面上,发现了一层距今约三千年的水稻土层,说明当地古代有过两次洪水泛滥或者海水倒灌,导致稻田被淹没了。

研究发现,这些古水稻田里的有机质含量和现在差不多,说明了稻田在吸收二氧化碳上的优越性。水稻土种植时间越长,肥力越高,而且解毒能力和自净循环能力也越强。

专家们还在古稻田里找到了多环芳烃。六千多年前连耕土都是靠手工和牛耕,古水稻土中的多环芳烃与水稻秸秆焚烧有关。

古代先民把稻穗割下来后,会用焚烧的方式将秸秆还田,然后在春天的时候把水再灌溉到农田里滋润,长期下来,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随着燃烧灰烬被保留在土壤当中。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大规模耕作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化生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