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施肥方法
1、配方施肥,适当增加微肥,任何作物对土壤的依赖性都很大,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和终的产量。农民在施肥的过程中根据小麦的生长规律,全元素配方施肥时小麦增产、进而提高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通常情况下,氮、磷、钾的比例配置要保持在1:0.7:0.4,底肥和追肥的比例:氮肥不可全部施下,中产田追施和底施各占一半;高产田底施40%,追施60%,其他肥料则全部底施。追肥的时间一般中产、高产田应后移至拔节期或拔节后期追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小麦出现早衰的现象,从而提高产量。
2、改善施肥技术,施肥期间,农户应将底肥的播撒与耕作同时进行,然后将调配好的有机肥与化肥,通过耕作土地时,均匀的施于耕层。采用旋耕地块,以避免化肥播撒在地面上造成浪费和养分流失,可利用开沟集中施肥法进行。在追施的过程中,应保持肥水耦合、以水促肥,但是水量不可过大,否则会造成肥料养分的流失和漫灌,浇水之前开沟施肥于田间,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现代技术应用较成熟的地区可以采用喷灌的方式对小麦进行灌溉,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对小麦的需水量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和调整,同时还可以使肥料的发挥该有的功效,降低农民的成本,提高产量和收入。
3、叶面喷肥,叶面喷肥主要是针对小麦生长的后期,由于这期间会出现病虫害现象,对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此时,可对小麦的页面进行喷洒。其肥料主要由0.2%的磷酸二氢钾和相应比例的农药配合喷洒,即方便又省时,收效快,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比较有利于大面积的喷洒。
小麦返青期时,除了灵活浇水外,我们还要灵活性的追施返青肥,返青肥的追施要考虑墒情、地力、苗期、长势等情况。的水分需求,也要与当地传统浇灌方式相结合,例如很多地区仍是大水漫灌方式,一般会通过抽取河里或地下水为主,往往浇灌时可能会以抽水泵为主,这时就得用电,而不同区域因为电害,所以不要盲目浇清水。一般麦田只要墒情允许应延缓或者不浇返青水,将返青水推迟到拔节的时候,返青水控制浇水量,浇小水好,防止一旦有寒流发生气温及低温太低给小麦造成的会有什么影响;这种说法,在过去的年代,水利设施不发达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无奈的说辞。
现在证明,适时的浇水对小麦的丰产至关重要。小麦返青期影响麦苗返青不是肥水而是地温,三月份虽说白天气温稍高,但夜间气温还低,还没达到麦苗成长的合适温度。而且春季风多雨少,倒春寒时有发生,如果浇水过早容易降低地一般情况下,立春过后,气温开始回暖。小麦就开始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进入返青期。但是这个时候气温还没有完全回升,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在夜晚温度还能达到零返青期早晚不同,浇水时机也不同。再有,具体什么时候浇返青水,也取决于年前整地播种时的墒情,及浇未浇冻水和春季麦田长势而决定早浇、晚浇或暂时不浇。
先饿死一部分多余的分蘖,剩下强壮的拔节以后会形成更大的穗,降低倒伏风险,在起身至拔节前根据苗情追施30~50斤尿素,或对过于旺长的干脆不施肥。至于播种晚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水的温度,甚至说现在浇灌返青水都有些晚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小编还是给大家唠叨两句吧。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北方,气温回升比较明显,早浇地,可以说是对小麦生长有这很多的帮助,尤其是这个时候施肥一定要把控好,浇地也就在清明节前后浇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