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蒜春季的管理技术有哪些?

一、返青期管理。

大蒜春季的管理技术有哪些?

惊蛰以后,大蒜返青,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随后进行浅锄松土,提温保墒。清明节前后叶片出现黄尖现象,要及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并增加浇水次数,一般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促使植株生长。

二、蒜薹生长期管理。

5月初,蒜薹开始分化,立夏以后,蒜薹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期要加大肥水管理。在蒜薹未伸出叶口时,应进行第三次追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蒜薹伸出叶口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薹,芒种前后到蒜薹打弯,要及时提薹。

三、鳞茎膨大期管理。

采薹后,蒜瓣开始膨大,需水量增加,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早衰。大蒜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以防土壤湿度过大,蒜瓣腐烂,蒜头松散。

四、病虫害防治。

大蒜春季常发生紫斑病和叶枯病。紫斑病可选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叶枯病可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乙磷铝5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是蓟马,可用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杀。

扩展资料:

大蒜种植时间:

大蒜是喜冷凉环境的作物,所以根据各地区的气候以及品种情况。可分为春播和秋播。在北方地区,秋冬季气温较低,相对寒冷,幼苗不能安全越冬,所以不适合秋播,可通过大棚育苗的方法,在早春播种,在夏季采收。

而南方地区,温度较低,秋冬季也够暖和,秋播时幼苗能露天安全越冬,所以都以秋播为主。

大蒜种植技术是选地整地、选种浸种、播种,管理方法有浇水、中耕除草等等。

一、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1)大蒜喜肥,适合种植在肥沃、疏松、平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2)种植前,先将土壤深耕20—25厘米,再将土块耙细、耙平,直至田间无明显的石块或土块。

(3)耙平土壤后于田间做畦,畦宽4米左右,长50—100厘米左右,或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宽度和长度。

(4)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作为基肥,耕地时将肥料混入土壤内即可。

2、选种浸种

(1)根据收获部位选择合适的大蒜品种,按照蒜瓣的大小可分为大瓣蒜、小瓣蒜。

(2)若主要目的为收获蒜苗,可选择小瓣蒜的早熟品种,比如白皮蒜,该品种的生育期较短,上市时间较早。

(3)若主要目的为收获蒜薹、蒜头,可选择大蒜瓣品种进行种植,比如紫皮蒜。

(4)选择个头较大、色泽较好的蒜头,去除蒜头的托盘和茎盘,对蒜瓣进行分级,然后选择粒大、外表纯白、无损伤、无光皮的蒜瓣做种,要求每颗重达5克左右,种子的大小关系到产量的高低,所以要尽量选择大颗粒的种子。

(5)播种前将大蒜晒1—2天,为了避免播种后出现霉烂情况,可用多菌灵溶液将蒜种浸泡4—6小时。

3、播种

(1)时间

若以收获蒜头为种植目的,可在每年9月份上旬至10月份上旬播种,最迟不能超过10月份中旬;若以收获青蒜为种植目的,可在每年8月份中下旬播种。

二、管理方法

1、浇水

(1)齐苗期:一般播种1周即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

(2)幼苗前期:此时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蒜齐苗后进入幼苗生长前期,由于齐苗后灌水1次,加之长江流域地区此期也正值秋雨较多的时期,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的排水工作。

2、中耕除草

(1)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防除马唐、蓼、灰灰莱、狗尾草等杂草时,亩用50%扑草净100—150克兑水喷雾。

(2)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亩用萘氧丙草胺120—150克兑水30—50公斤,稀释后于晚间喷雾。

大蒜的形态特征介绍:

大蒜,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又分为硬叶蒜和软叶蒜,中国最常见的大蒜属于硬叶蒜那支。通常由多数肉质、瓣状的小鳞茎紧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数层白色至带紫色的膜质鳞茎外皮。大蒜为弦线状浅根性根系,无主根,主要根群分布在5~25cm内的土层中,横展直径为30cm。

在植物形态学上,鳞茎本身是由变态枝条发育而来,其节间短缩为“鳞茎盘”,茎盘的基部和边缘着生根系,其上部长叶和芽的原始体。经过花芽分化后,顶芽形成花薹,侧芽膨大形成蒜瓣。大蒜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繁殖器官为母体上的一个侧芽,即鳞芽。一个成龄的大蒜植株,由根、假茎、叶、花薹、鳞茎等组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