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是辣条的发源地?当时为什么产生了辣条?
辣条,起源于湖南平江,行业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辣条从一开始就是辣的,只有辣才是正宗的。辣条是一种非油炸的辛辣小吃,由面粉制成,经过挤压和调味而制作成的。由于当时的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的产业无法顺利进行不得不创新,而辣条就是创新的产物。
湖南平江县的干酱、麻辣烫酱、麻辣豆筋制作历史悠久,是平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湖南省发生了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农产品损失。平江县干酱产业的主要原料大豆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直接对干酱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养家糊口,平江县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平江县的三个城镇的创新人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探索用面粉代替豆粕,改进生产技术,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械加工,加入胡椒粉、花椒、孜然籽、糖、盐、植物油等调味品,创新发明麻辣条,行业称为面筋,平江人称为麻辣。
1998年,湖南平江发生特大洪水。由于大豆产量的大量削减,干制酱油车间(平江的主要原料)受到了冲击,而平江也是一个贫困的县。
为了维持生计,平江县的农民不得不另寻他处。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三位师傅,透过窗户上的一道缝,看到了市面上最便宜的一碗面粉,便想出了用面粉代替大豆粉的主意。经过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利用米粉的创新,制造出一种面筋状的胚胎体。在传统干酱调料的基础上,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植物油等调味料,至此第一代辣条由此诞生。
平江县的农民看到了新的商机,不再做干酱,转而做辣条,刘卫平也不例外。然而,湖南省的小麦产量并不多,而辣条生意的故乡平江县显然需要大量面粉。为了满足需求,平江不得不从其他省份进口辣条,这大大增加了成本。刘卫平想把工厂搬到小麦主产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为辣条开拓新的市场。就这样在2001年,刘伟平和他的兄弟刘福平来到河南漯河,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卫龙辣条问世。
辣条是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盐、植物油等佐料的一种食品。
辣条的来源与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有关,当时洪水导致农产品受损,平江县酱干产业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现了大幅度的产能下降,严重打击酱干产业。
在此情况下,平江县三市镇富有创新精神的平江人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在探索中用面粉代替豆粉,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单螺杆挤压机械加工,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盐、植物油等佐料,创新发明了麻辣味的辣条,行业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
扩展资料
辣条国标出台:
2019年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从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加强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管控、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等6个方面对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要求。
此次发布的公告中明确,今后,辣条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生产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还要求辣条生产企业改善产品配方,减盐减油减糖。
根据“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辣条生产企业将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甜蜜素的使用量也将有严格限制。这也意味着,不仅辣条可能会“变味”,南北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异地监管困境也有望得到破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