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芷江特产是什么
1、芷江鸭:芷江鸭系中国湘西著名侗乡特产食品,历史悠久,色香味俱佳,驰名中外。自元朝开始,芷江就有中秋节必吃芷江鸭的传统食俗,同时有将制好的鸭制品赠送亲朋好友的习俗;
2、芷江绿壳鸡蛋:芷江自古就有“乌鸡国”之称,距县城40公里的大洪山乡,高山放养的乌鸡产出的鸡蛋蛋壳呈绿色,蛋黄是金**,绿壳鸡蛋因此而得名;
3、芷江马头羊:芷江马头羊因该羊无角、头似马头,群众称马羊而定名,是优良的肉用山羊品种,公、母羊均无角,头形似马头,个体较大,成年公羊能达56公斤,母羊达45公斤。已被农业部列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的畜禽良种之一;
4、芷江金秋梨:芷江金秋梨具有早果、丰产、晚熟、果大整齐、光亮美观、肉质洁白松脆、细嫩多汁、果核小、可食率高、耐储、抗病性较强等优良特点,获1994年成都全国星火科技精品展示会”金奖,金秋梨被誉为南方“梨中之王”。
下司镇大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反季节蔬菜和优质大米生产已初具规模,下司柚、草莓、金秋梨等优质果品已享有盛名,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多亩,有林地70278亩,森林覆盖率达33.4%;全镇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云江酒楼、古镇大酒店、下司第一楼、思乡阁、临江仙酒楼、望江酒楼,二星级的华凯大酒店等豪华宾馆先后建成并投入营业。民族风情浓郁的下司酸汤鱼,风味独特的“下司草烧狗肉”早已驰名省内外,沙飘湾塘的“农家乐”旅游,各类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如今,到下司吃“酸汤鱼”,品狗肉,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到农家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战略,结合实际,下司镇形成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型经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打造生态旅游重镇”的经济发展思路,下司镇以旅游为主线的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完成,按照县委县政府“抢机遇,争项目;少争论,干实事;扩总量,谋发展”的18字工作方针,下司镇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夯实农业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扩大旅游经济;三是积极培育和启动市场,大力发展市场带动产业;四是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五是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六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七是积极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2014年7月21日,伴随着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的隆重开幕,经过精心“打扮”后的下司古镇核心区正式对外开放,闪亮展示其沧桑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在凯麻同城化建设强力推动下的美丽化身。 下司古镇是清水江上游第一镇,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通道上的重镇,是贵州及至大西南南下东进的交通咽喉要塞,是黔东南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东进门户。素有“小上海”、“小江南”、“贵州高原明珠”的美誉。自2012年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下司古镇在凯麻同城化这个国家战略的平台上展露头角,并大放异彩。2013年9月,凯里地区吹响了下司古镇开发建设大会战的嘹亮号角。下司古镇从此走向了从百年沧桑到华丽转身的新起点。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以世界眼光谋划下司古镇的开发建设。聘请当今国内顶级的古镇规划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
石领衔设计和规划建设。依托下司古镇厚重的商埠文化,独具魅力的自然山水风光,以“天造山水、人文下司”为主题,预计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核心区,共分为下司古镇区、城西新区等十大功能发展区。开发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古镇风雨桥、两湖会馆等“十大重点建筑”以及民居改造、小河湾景观营造、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计划到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下司古镇的开发建设任务。通过倾力打造,将下司古镇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创意、艺术、居住、商务及办公为一体的国际化和复合型的休闲旅游度假名镇。并力争在3年内将下司古镇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