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杨树全年的施肥量是多少?

根据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需肥量、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施肥试验研究资料和生产实践经验,对杨树丰产林的施肥一般可作如下要求:

杨树全年的施肥量是多少?

一、施肥数量

杨树施肥量的确定,除考虑杨树自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杨树品种、树龄、林分密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就追肥而言,一般要以氮肥磷肥为主,少施钾肥,通常采用配比为:N∶P∶K=1∶1∶0.5。每亩可施尿素4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30kg。此外,还必须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加施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养分。造林当年可少施、晚施,幼林郁闭后可适当多施。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以保证肥效能正常充分发挥。

二、施肥次数

杨树施肥以每年4~5月、7~8月两次施肥效果较好,每次分别施入全年施肥量一半的肥料。

三、施肥方法

采用四点穴施的方法,根据杨树树龄的大小,在根系分布的范围内,于杨树周围均匀挖穴4个,将肥料平均施入后覆盖。施肥深度依据不同树龄以15~30cm左右为宜。

四、辅助措施

①造林前施基肥。每亩施土杂肥1500kg以上,掺入过磷酸钙50kg左右,集中施入植树穴内根系主要分布区。

②幼林期间可实行农林间作,通过对间作作物增施肥料,既可保证间作作物的产量,又促进了幼林的生长。

③杨树速生丰产林增施绿肥效果明显,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提倡。具体方法为,每年林木生长期为每株杨树压埋鲜草20~30kg,位置位于树冠投影外缘,深度为40~50cm。

④选用沙棘、刺槐和紫穗槐等固氮树种与杨树合理混交,用作肥料树,对促进杨树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大有裨益。

⑤林地秸秆覆盖、林禽、林菌混养,更是好处多多。此外,杨树的落叶中也含有很多养分,可于每年秋末冬初结合林地中耕翻压落叶,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林木生长量.

春天植树是否多加水

(forest fertilizing)

(郑世锴)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林木生长的营林措施。目的在于增加林木生物量的积累,促进开花结实,缩短成材年限等。贫瘠的土壤以及因长期连续栽培林木肥力递减的土壤,不能满足林木对养分需要,限制林木生长,需要通过施肥以补充被消耗或亏缺的养分。

发展简况

19世纪中叶,德国最早重视林木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和林地营养元素的循环,发现长期从林地收走枯枝落叶会使森林生产力急剧下降,并开始对林木进行施肥试验。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进行林木施肥都只限于小面积试验。50年代以后,世界木材消耗量不断增加,森林面积逐渐缩小,木材供应日趋紧张。为了在更短时间由单位面积获得更多的木材,对林木实行集约经营,而施肥则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同时,化肥工业的发展为林木施肥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林业生产中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林木施肥。到1970年,世界森林施肥累计面积为200万公顷,1980年达到1600万公顷。

在中国,随着营林集约经营的提高,林木施肥面积逐年增加,但仅限于人工林。在平原地区栽培杨树和泡桐等速生丰产林,施肥是不可缺少的措施。此外,杉木、桉树、毛竹、油茶、油桐、橡胶树、核桃树和文冠果等用材林和经济林,凡是实行集约经营的都普遍施肥。

林木施肥方法

林木施肥与气候和土壤条件、树种、林龄及营林措施(如中耕、除草、灌溉和疏伐等)都有紧密关系。合理的林木施肥应根据这些因素,确定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各种营养元素化肥的比率、化肥品种、经济的施肥量、适宜的施肥期和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①幼林施肥:亦称第一期施肥。是在栽植苗木前后及林木郁闭前进行的施肥。目的在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使林木提前郁闭,节省除草费用。其具体方法:造林时结合整地施有机肥作基肥,有时掺入过磷酸钙等磷肥;或在造林后,在幼树四周开浅沟施入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视幼林生长情况逐年递增。幼林施肥应与松土除草结合,防止杂草争夺养分。造林后头几年,在幼林行间播种苕子、田菁、草木犀等绿肥作物,在开花初期翻耕入土作肥料,称为压青。②成林施肥:亦称第二期施肥。在郁闭以后的林分中进行。目的在于增加叶量,使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增大林分生长量。因此,在养分分解快的热带、亚热带和林内水土流失多的陡峭的坡地,是补充养分循环不足的有效措施。在养分分解缓慢的寒温地带,可改善C/N率,补充林木养分。特别是与间伐、修枝配合时,能起到树冠恢复快的效果。③近熟林施肥:亦称第三期施肥。在采伐前5~10年进行,以增产木材为目的。其优点是投资回收快,获利早。

林木营养诊断

林木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会产生营养缺乏症。合理的林木施肥应该首先了解林木各种营养元素盈亏的程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种肥料的用量和比例,既要避免因过量施肥造成浪费和毒害,又要防止因施肥不足或营养元素之间的不平衡而影响增产。营养诊断主要有树叶分析、土壤分析、缺素症状鉴定、盆栽试验和林木施肥试验等方法。林木叶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可以较清楚地反映土壤和林木体内这些元素的盈亏。叶分析是常用的营养诊断方法,若与土壤分析和林木施肥试验等其他方法配合,效果更好。林木缺乏营养在缺素症状出现前就已影响生长,只是不易觉察。林木营养诊断可以及早发现缺素,便于通过施肥调整某些营养元素的不足。为各树种确定叶内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的临界值有重要意义,它是诊断的标准,用以指导施肥。

见苗圃施肥。

因为春天植物生长旺盛,所以可以多加水。

植树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有几个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

一、粗耕细作:树木的生态习性虽与农作物有异,但对土壤要求仍然是精耕细作,尤其划拨给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都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较彻底的深翻,深度在40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也要细致,否则树木无法扎根,影响成活。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同时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防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土壤瘠薄的可种白榆、松、柏等土层较肥厚的可种杨树、泡桐等,盐碱地可种沙枣、榆树等。起树时,应注意勿伤及根系,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树木的栽植:树坑要挖大,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三分之一,挖深要超过长度的三分之一,并应清除掉坑内的煤渣、石灰等杂物,以利树木扎根生长。株行距应以林木用度而定,如防护林用2米×2米,生产小径材可用1米×1米或2米×2米,大径材用4米×4米或6米×6米,甚至8米×8米。株行距必须笔直对称,植株不能歪斜。栽植时要细心,应边填土边提苗,使根系舒展不扭曲,填土后必须用脚分层踩实。

四、养护管理:树木的养护管理很重要,栽植后要立即浇水三次,并要浇透,不足的要补水。要注意浇水后的根部培土工作,要经常锄草松土,如有间作不能喧宾夺主,要保证树木的成活。施肥上,应在挖坑时,在树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厩肥或化肥(每株250克左右),用沟施或窝施肥料,促其生长。在养护管理上,应该分片承包,固定专人管理,以保证成活率提高,树木旺盛成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