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土壤的简单方法有哪些
1、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2、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3、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同时充分利用土壤本身具有的强大净化能力。
(1)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加强游客教育。在适当的地区设置警示牌,从而让游客认识到践踏对景区土壤和植被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废物、废水的乱丢乱排对土壤的危害,崇尚文明旅游。
(2)垃圾分类收集。以农家生态旅游经营者为“据点”,以执行垃圾分类为突破口,配合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乡村地区开展一场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会战”,对提高全民素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对农用水源及污水灌区的管理。用污水灌溉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同时必须控制灌溉水量,注意防止渗漏。灌溉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4)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加强农用化肥的立法工作,把化肥污染防治纳入法制轨道。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性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生物防治措施。禁止使用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根据农药特性,合理施用,制定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既要防止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
(5)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黏改良土壤,以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6)合理利用土地,恰当进行要素的空间布局。农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会对乡村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响,但是对打着发展农家生态旅游的旗号,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进行占用和新一轮的宅基地扩张等行为应坚决给予处罚。农家生态旅游的土地利用,应本着最小化的原则进行,即尽量利用原有土地类型,避免土地类型发生变化;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要对景观进行修复和整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