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土豆人工湿种和机械干种的区别

大规模的种植马铃薯的话,人工种植会造成株距和行距的不规范,种植过深或过浅都直接影响土豆的长势。在各方面来说机械化种植和采收大规模的土豆相对都比人工更快,更规范,带来的收益更高。

土豆人工湿种和机械干种的区别

案例:清水县机械化种植土豆

清水县拥有拖拉机等各型农用车近3000台,可机械耕作耕地面积23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从自然条件、农业机械化程度、生产习惯、机具拥有量,发展前景来看,推广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与传统种植的效益分析

增产:据测试,机械种植比人工种植平均增产马铃薯464公斤/亩,按市场价0.6元/公斤计算,亩增收278.4元。

减少损失: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减少损失198.4公斤/亩,每公斤仍按0.6元计,每亩减少损失113.6元。因减少损失相当于增收,故以上估用机械化种植每亩可增收392.04元。

省薯种:机械化比人工种植节省优质薯种13公斤/亩,每公斤优质薯种按1.2元计,每亩省15.6元。

省化肥:机械作业是播种旋肥联合作业,机械比人工节省化肥3.6公斤/亩,化肥按1.5元/公斤计,每亩可省5.4元。

省工:机械种植和挖掘分别比人工种植和挖掘提高工效生产率20倍以上,且种植省工2.2个/亩,挖掘省工2.4个/亩,共节省4.6个/亩,每个工按20元计,可亩省92元。机械播种收获共省113元/亩。

机械作业效益核算:按播种,挖掘等主要作业环节计算作业成本。

播种:按亩成本10元,作业费25元,纯收入15元/亩,年作业面积200亩/台计算,每台增加收入3000元。

挖掘:按亩成本15元,作业费40元/亩,年作业面积150亩/台计算,每台可增加收入3750元。

  二、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若我县每年推广机械化种植马铃薯3万亩,可比人工种植净增产1392万公斤,减少损失568.2万公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县农业生产对配套农具的需求将会稳定持续增长,市场需求前景看好。其一,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动力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的提高将增大对农具的需求力度,这必然会拉动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系列机具的发展。其二、政府对大型农机及机具的扶持政策,提高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这也必然会促进马铃薯作业机具的生产,开发和销售,发展前景看好。

三、结论清水县马铃薯主产区作物种植比较集中,地块较大,并有机械进地的田间道路,有较为齐备的动力机械牵引设备,并能与现机组的生产率相匹配。在清水发展马铃薯种植机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依法依规办事。要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村人少,机械化是必由之路。要坚持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长期不变。

注意提高农机的科技创新能力,政府要主导,因为农业是基础,现在问题很多,这些年分田到户,每户几亩山或少量耕地,机械化在我国农机发展过程中停滞不前。现在应该加大科技投入,研究和创造大的,也制造小的机械如四轮。要珍惜高科技人才,找不到工作。如果没有人献身于农业机械的生产,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就不会发展和提高。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技术宣传和使用培训。不仅年轻人要会用,老年人也要会用。改革相应的制度。农业机械的普及和使用是公益性事业。要组织好农机生产和推广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稳定队伍,保证农机化发展为农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要规模化种植,没有规模化的机械化就没有效益。我们应该多办农场、林场。大量的机械化作业,首先是种植面积,要达到一定的量级。这个数量级,可能是2500亩。因为用一台耕、种、播、收、运的机器配套下来,至少要100万左右。如果一亩地按种粮的方法计算。一亩地的平均纯利润约为400元。如果你有2500亩地。那一年就是100万。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中途可能会因为天气下雨、虫害等原因影响生产,风险比较大。为了保证利润,减少损失,在此期间应投入农业保险,并考虑到机器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种植面积应达到5000亩,才能达到合理水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