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镇葡萄是哪里的
马陆镇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马陆镇的葡萄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镇种植葡萄面积5000多亩,年生产鲜食葡萄6000多吨,为马陆农民增加直接经济收入4600多万元。全镇种植葡萄的农民有1200户,解决劳动力2000多人。马陆镇的葡萄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大都市现代农业特征、具有马陆特色、致富马陆农民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为了提高马陆葡萄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马陆镇于1992年成立了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1998年建立新品种中试场一个、优质栽培示范场一个,2000年研究所升级为市级葡萄研究所,2003年又成立了上海马陆葡萄开发公司,并新建优质葡萄生产基地1000亩,2006年占地500多亩的马陆葡萄开发公司,并新建优质葡萄生产基地1000亩,2006年占地500多亩的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正式开园。通过不断研究摸索和提高,在原来种植单一品种巨峰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100多个,已经推广种植优良新品种12个,从而逐渐形成了早中晚搭配合理、均衡上市的葡萄品种栽培布局,拉长了上市时间,满足了市民的口福。
为了促进马陆葡萄产业更好地发展,2000年葡萄研究所注册了“马陆牌”葡萄商标,意在通过创农业品牌,促进全镇葡萄的优质栽培,同时狠抓品牌管理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4-2006年连续几年被市农产品认证中心认定为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2007年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为了更好地把全镇葡萄种植户组织起来,马陆镇于2004年12月组织成立了马陆葡萄合作社。合作社在统一组织肥料、农药、苗木、套袋、大棚、纸箱等生产资料供应的基础上,每年集中对全镇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规范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标准。2004年,马陆镇被列为国家级设施葡萄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有力地促进了优质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马陆葡萄已经形成了以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及周边1500亩优质葡萄示范基地为核心的农业生态旅游服务区。同时随着一些旅游设施项目和功能的完善必将吸引更多的市民来到马陆休闲观光,也必将进一步推动马陆葡萄再上新台阶。
苏北地区哪里适合种植葡萄 苏北地区哪里比较适合种植葡萄
明朝万历乙亥年(公元1575年),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镇守蓟门,游白龙潭时留下一尊诗碑;425年后,他的后人在此开拓出一片葡萄王国,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成为密云区乃至北京市乡村振兴的典范。——题记
邑仕山谷创始人戚立昌
初冬的北京还未刮起寒风,夕阳斜照的密云水库泛着金粼粼的波光,更让人暖意融融。以101国道为界,下面是葡萄示范园,蜿蜒的葡萄架长廊边,散落在葡萄园里的农家小院被重新装修一新,施工人员正在给小院围栅栏;上面是邑仕庄园,依山而建的欧式城堡尽显古朴之美,主建筑被厚厚的爬山虎覆盖,时有小松鼠在上面攀爬跳跃,拍婚纱照的新人们露出甜蜜的笑容。
这里就是被称为北京市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北京市“两区”建设的示范区——邑仕山谷。
一尊诗碑留住了他的脚步
沿着山路往上走,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一幢小屋,满脸胡须的“老人”客气地站起来迎接我们——他就是邑仕山谷的创始人戚立昌。
戚立昌说,戚姓不多,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今属烟台)人,他家祖籍也是山东烟台蓬莱那边的。而到密云投资,确与戚继光有关。
戚立昌曾经有15年的军旅生涯,在部队长期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对商业经营颇有研究。上世纪90年代,国内干红葡萄酒热方兴未艾,戚立昌敏锐地看到葡萄酒市场的广阔前景,1995年转业到地方后便投身商海,创立葡萄酒品牌“丘比特”,经过几年经营,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收割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1999年初,戚立昌被拉到密云参加一个招商引资活动,本来也就是随便看看。活动中,主办方组织嘉宾们到白龙山脚下的白龙潭景区参观,接待官员特别告诉戚立昌,龙泉寺里有你家老祖宗留下的一块诗碑,一定要去看看。于是,戚立昌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去观瞻了先辈留下的诗碑。
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戚继光在密云石匣驻防,游白龙潭时留下诗碑,序言为:“蓟镇石匣营南十里为龙潭,石阱中窥水色澄澈,若有洞在水中隐隐可见。兹冬,余以集练标路将士于石匣,暇日携游于此,诗以纪之,实为今上改元之三年。”诗文如下:
紫极龙飞冀北春,石潭犹自守鲛人。
风云气薄河山迥,阊阉晴开日月新。
三辅看天常五色,万年卜世属中宸。
同游不少攀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参观毕“戚继光诗碑”,从龙泉寺出来,下台阶时,戚立昌突然脚抽筋,走不动了。陪同的当地官员开玩笑说,您看老祖宗让您留下来,您就在这儿投资吧。戚立昌有所触动,但他心里所想的不仅是“戚继光诗碑”这么一个情愫,更重要的是密云这片依山傍水的土地,本来就是一片种植葡萄的好地方。密云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 195天以上,积温高达4500 ,加之密云水库特殊的微氧气候生态,非常适合葡萄生长及果实的成熟。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八年,西方传教士进贡葡萄酒,康熙皇帝非常喜爱,次年(公元1710年)即在密云建起皇家葡萄园“邑园”并留有碑记。
经过实地考察,戚立昌选择了太师屯镇、密云水库东岸的一块占地1260亩的山地,开始了他挖掘 历史 文化遗产、打造葡萄产业高地的创业之旅。
邑仕庄园外景
“邑仕庄园”的梦想
1996年,戚立昌刚进入葡萄酒行业的时候,曾遍访全球葡萄酒主产区,他发现世界各国葡萄种植、采摘、酿造、原料酒、品牌酒产业链的背后,都需要一个酒庄来支撑。“酒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还是高端葡萄酒酿造、储藏、展示、体验的平台,更是 历史 人文与酒文化结合的载体。而且,世界著名酒庄都有丰富的 历史 文化底蕴,都要在酒庄内完成一套完整的葡萄酒品鉴流程,这两点都是密云的先天优势。”
于是,建造一座可持续、注重自然、敬重人文的酒庄理念在戚立昌心中孕育,他给曾经的“邑园”之名注入新的内涵,将密云水库东岸的这片土地取名为“邑仕庄园”,既延续 历史 文化又寄托自己的奋斗理想:“邑者”,一国一邦之都;“仕者”,声名显赫之士;“邑仕”,名仕之都。戚立昌希望,他的“邑仕庄园”,能成为京城乃至世界各地名仕的聚集地、打卡地。
戚立昌用 20年时间,一点一点地打磨着他的庄园。从图纸设计,到施工建设,他事必躬亲,始终坚持“人文的痕迹不能抢了自然的风头”的原则,许多“碍事”的树木、石头被保留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这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树,一棵是杏树,寓意合兴共赢。”
依山而建的邑仕城堡大门前,陪同参观的总经办周玲娟(大家都叫这位热情的姑娘“周周”)充满激情地介绍说。
大门右边一块大石头凸出墙体外,周周说,“这是一块原生态的巨石型神酷似龙头,当时建城堡时,戚总说不要动就保留了下来了。将城堡建成了龙身,大石头一半在墙外,一半在墙里,你们看整体是不是像赑屃。”细致看还真像。
赑屃是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鳌、龟趺(fū)、填下、龙龟等。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赑屃一方面为实用之物,用来做碑座,俗称“神龟驼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象征“长寿吉祥”。
本着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的理念,邑仕庄园的建筑90%藏于地下,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以天然石材为主,并像雕塑艺术品一样去设计、建设,酒庄内的楼梯用窖藏酒橡木桶片拼成。地面的赏湖台、凭湖轩、邑仕广场、葡萄长廊等特色景点,围栏都用干枯的葡萄老藤制作,所有建筑都与自然融为一体,呈现出生态、人文和谐共存的状态。
邑仕庄园酒窖外景
戚立昌认为,建筑本身就是人文的,不要抢自然的风头。于是,整个邑仕庄园形成了“见门不见园、见园不见窖、见窖不见葡萄酒”的自然之美,同时,融合中西方文化,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成为集住宿、餐饮、会议、 娱乐 、休闲、 旅游 度假为一体的法式风情酒庄,情侣们拍摄婚纱照、举行婚礼的理想之地。
邑仕庄园建园二十年之际,戚立昌感慨赋诗纪念:
戚氏后人名立昌,家父曾言蓬莱郎。
己卯三月初四日,拜祭祖碑戚继光。
龙泉寺庙皇家堂,三柱敬佛供和尚。
抽得一签解来事,心想事成见上上。
迈步离台欲回往,筋短半步不动场。
老祖留我碑下坐,选在身旁修新房。
岁月已过二十载,邑仕帝园己成庄。
字启润德昌明号,昆昌阁主守宙旁。
“山谷”里吹出乡村振兴的风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说起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戚立昌侃侃而谈。他认为,通过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形成以产业为核心的价值高地,才能带动农民致富。而产业没有文化支撑不可持续。因此,他将“邑仕庄园”扩展为以葡萄和葡萄酒文化为灵魂和支点,包含一二三产业的“邑仕山谷”:一产种植葡萄,做高价值;二产酿造葡萄酒,加工白兰地以及其他延伸品,如葡萄汁、葡萄干、葡萄籽精油、花青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做精产品;三产发展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旅游 、葡萄采摘及葡萄酒主体文化活动,做大规模。形成三产融合、业态多样的产业集群。
戚立昌介绍,邑仕山谷的布局为“一线两区”,即以101国道为中线,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有葡萄种植、种苗培育,有亲子 旅游 、特色民宿;北区有农产品加工,有设施农业,有科普教育,还有保税仓库。南北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推动整个区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文化的产业发展。
全产业链形成了区域价值高地。戚立昌举例说,邑仕山谷的采摘葡萄价格已达到30元以上,如果带动整个区域的价格体系都形成30元,就会形成价值外溢,周边老百姓的采摘葡萄就可以卖到25元,就会实现价值高地的价值外溢,带动区域内及周围农民致富。
在产业融合的框架下,邑仕山谷将吸纳更多本地与外地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计划两年内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发展葡萄种植业,目前上千亩葡萄采摘园已经竣工,同时,建立 科技 服务队,为葡萄及葡萄酒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成立种植合作社、民宿 旅游 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进行葡萄及特色农产品法定小产区认证,提高 科技 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邑仕山谷创始人戚立昌查看葡萄质量
按照戚立昌的规划,整个邑仕山谷与周围村庄内,未来将形成“村村做民宿、家家有葡萄、户户有酒窖”的景况,以葡萄酒产业带动周边文化和 旅游 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庄园内的葡萄种植、采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农户还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山谷建设,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目前,包括邑仕庄园在内,整个邑仕山谷地区已投入 3亿多元建设资金,且每年追加至少2000余万元建设投入资金。“这里将成为一个‘葡萄酒文化主题公园’,围绕葡萄酒文化发展线下活动,包括餐饮、采摘体验等,将邑仕山谷建设成以葡萄酒为主题,集葡萄酒 旅游 、活动体验、国际交流、保税、仓储、展览展示、贸易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典范。”戚立昌说。
“看山老头”的“无我”境界
“戚总开会只跟我们谈思想。”邑仕庄园市场部总监王志勇说。
是的,戚立昌已经超然于物外。如果不熟悉,不是有人介绍,走在邑仕庄园的山坡上,遇到这个不修边幅、满脸胡茬、一身老布衫的老人,你一定会认为他就是一个“看山老头”。
“我没有更多的消费和享受,我的财富也不是我个人的,也不是子孙后代的。租这块地只有几十年时间,但我已经花了 20年来打造,就是想给 社会 留点东西。” 2020年春节,邑仕庄园年会上,戚立昌以一首《无我》,表达自己关于人生意义和家国情怀的感悟。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我是谁?
人间的蝼蚁,荒漠里的风沙,泥土中的尘埃;
即使生在宫廷,飞在天空,
又有谁能把你想起牵挂。
宇宙里我在哪?
时空中我是个啥!
灵魂寄生在躯壳,
一瞬间一瞬间
拥有的一切都将被时光取拿。
我们是蝼蚁,手挽起手在这大地上筑起沙丘
我们是风沙,前仆后继在这荒漠里堆起山塔
我们是尘埃,抱在一起聚合成一颗流星,滑过夜空
创造出奇迹留下耀眼的光华
仅仅念着自己
想的是小家
心理装的是国,家又算啥!
你是世界的主宰,国便是你的家
能传承的是基因
可留下的是文化
让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生命的符号
让痕迹记录我们的芳华
团结才能实现梦想
团结才能创造奇迹
团结才能铸就文化
让无我者成为赢家!
给赢家记录伟大!
邑仕庄园酒窖
戚立昌认为,人的一生什么都带不走,能留下来的只有文化。而文化一定要有载体。葡萄酒文化的载体是高品位的酒庄。因此,在他的心中,建设一座世界级的酒庄就是他要留给世人的文化和财富。
2020年12月,戚立昌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国有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参股;2021年12月,进一步转让股权,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51%,成为国有控股企业。“现在,邑仕山谷所创造的财富大部分是国有的。”戚立昌高兴地说。
戚立昌计划再用 20年时间,努力打造出中国葡萄酒的国家和民族品牌,“中国品牌在国际葡萄酒产业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葡萄酒产业虽然是一个小板块,在中国经济领域里占比也非常小,但葡萄酒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为葡萄酒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 社会 品味和国际交流的媒介。中国打造出自己的葡萄酒国际品牌,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自豪感。”戚立昌看得很远。
相信,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
消息来自:中国报道 作者:王建生
1、石梁河镇是苏北最大葡萄种植基地。于2013年2月由原南辰乡、石梁河镇合并组成,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位于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南岸,是东海县的北大门,石梁河镇行政区域面积103.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5.5万亩,辖24个行政村,人口6.5万人。近年来,石梁河镇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实施“葡萄种植产业化”工程,采取“规划引导、设施配套、技术指导、产品促销”等措施,严格按照绿色葡萄标准化质量标准,围绕葡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统一组织管理、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采购农资,做大做强葡萄种植产业。
2、近年来,为避免葡萄集中上市,石梁河镇在县林业、农开等部门的支持下,注重葡萄品种改良,先后从国内、国外引进了京秀、京亚、巨峰、维多利亚、阳光玫瑰、美人指、红乳等近30个早、中、晚熟品种。先后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和无公害果品资格认证。在稳步扩大葡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引进推广葡萄新品种。聘请市、县果树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授课,手把手传授葡萄种植技术,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3、为拓展销售市场,该镇采取“政府搭台、果农唱戏”的形式,每年举办葡萄采摘、名优葡萄品种展示、葡萄大比武、家庭亲子游园同乐会、趣味海吃葡萄比赛、赞葡萄吟诗绘画现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该镇葡之源项目是与上海交大合作的葡萄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成集葡萄文化博览、精品采摘、种植示范种苗培育、仓储冷藏、葡萄加工、电子交易、科技培训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观光园,通过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元素与葡萄文化博览的有机结合,打造风景秀美的苏北首家葡萄主题公园,塑造苏北吐鲁番新名片。到目前,该镇栽植葡萄发展到1.6万亩,果品30多个,年产鲜果3万吨,年收入超2亿。
4、基地内还成立了“东海县石梁河美人指葡萄生产合作社”、“连云港巨峰果品有限公司”,注册了“石梁河牌”系列果品商标,发展葡萄销售经纪人1200余人。成立了“东海县永兴葡萄专业合作社”,基地先后被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模范果园”,被市政府授予“葡萄之乡”、“果品之乡”的称号,有“江苏葡萄第一镇”和“苏北吐鲁番”之称,是东海县最早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农产品之一,2013年石梁河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