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园林的短文(300字以内)
我国造园艺术发轫最早,久已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我国造园艺术与其它艺术,如绘画、诗歌,虽然形式不同,却有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古典园林又有它独有的特点,古朴典雅,景象优美,意境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古典园林,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一种珍贵的艺术明珠。尽管许多历史名园早已不见形迹,我们却仍然可以从各地现今保存较好的园林知道它的规模、结构和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度的造园艺术成就,无不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见证。
我国古典园林的出现和发展,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洲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朱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把上林苑写的十分壮观:“独不闻天子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霓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寓……”,狩猎盛况,跃然纸上。
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刘勰的《文心雕龙》,名嵘的《诗品》,谢渊明的《桃花源记》等许多名篇,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华林园”(即芳林园),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时隔许久,晋简文帝游乐时还赞扬说:会心处不心在远,翛然林木,便有濠濮闲趣。
真正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还是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唐朝王维是当时倍受推崇的一位,他辞官隐居到蓝田县辋川,相地造园,园内山风溪流、堂前小桥亭台,都依照他所绘的画图布局筑建,如诗如画的园景,正表达出他那诗作与画作的风格。苏轼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他创作的园林艺术,也正是这样。苏州名园狮子林,是元朝天如和尚与大画家倪瓒合作建造的。倪瓒在我国绘画史上是有名的山水画大师,出于他手的造园艺术品自然不同凡响,清乾隆南巡到苏州时,看了也称赞不已。狮子林虽经多次修葺,迄今仍景象奇异。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奢糜,造园之风大兴。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一时间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芳华神都苑”、“西苑"等宫苑都穷极豪华。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人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乐趣。因而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都市,也就成了皇家宫苑和王府宅第花园聚集的地方。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他三下扬州看琼花,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当年唐及宗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这里的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歌慢舞凝丝竹,尽且君王看不足”。杜甫曾有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情五百字》的长诗,描述和痛斥了王侯权贵们的腐朽生活。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现今开封相国寺里展出的几块湖石,形体确乎奇异不凡。苏州、扬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纲”遗物,均甚奇观。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朝的建筑、文学艺术、绘画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开拓,特别是砖石建筑的普遍运用,大批能工巧匠的出现,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明太祖崇尚隋唐的豪华气魄,定都南京后也大兴土木,筑城廓,建宫室,凿池迭山,营造园林。永乐帝迁都北京,宫廷御苑,也是兴盛一时。北京明十三陵的浩大工程,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水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如南京的瞻园、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等一批著名园林,都是这个时期新建和在旧有园址上扩建的。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特别是乾隆对江南山水极有兴致,六次南巡,所到之处都留下“御笔”。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王朝建造的皇家苑囿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占地八千四百余亩,比颐和园的面积大近一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宫殿与苑景分成两个区域。苑景区域内山势起伏,苍松蔽日,水流潺潺,杨柳袅袅,依山就势地点缀了七十二景。其中模仿镇江的金山,苏州的狮子林,浙江嘉兴东湖的烟雨楼等名胜而建筑的景物,都一一毕现在园苑中。承德一带本属北国之境,这里却偏偏是洲岛交错,湖光潋滟,好一派塞外江南风光。山庄的外围还有八个大的建筑群,统称外八庙。它具有我国各民族的建筑风格,以此衬托着避暑山庄,共同构成一个宏大的艺术空间,充分表现出了这座皇家园林所独具的“大、精、美”三大特色。
我国的“万国之园”--圆明园。它是从清代雍正开始,经乾隆至嘉庆前后一百五十多年营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造园技艺水平最高的一座皇家园林,被子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恨只恨,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它竟被英法侵略军纵人洗劫一空。这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所蒙受的一场空前损失!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六大古都有四座在这里。后来长江流域逐渐发展起来,江浙一带成了富庶之志,商业发达,人文荟萃,达官豪商云集于此。这些都为私人庭园的大量出现准备了条件。臂如苏州拙政园是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始建的;无锡寄畅园是明正德兵部尚书秦金,在原来的两座僧房旧址上改建的;扬州个园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运总督黄应泰在原小玲珑山馆旧址复建的。从魏晋南北朝的“以舍为寺”,隋唐时期的郊外别墅花园,到宋元时期大量兴起,明清两代广为出现的“城市山林”,我国造园艺术日渐大规模地迅速发展起来,江南一带尤其盛行。所以说,私家园林是“盛在明清,胜在江南”。
这类私家园林具有日常居用和游赏观玩的双重作用。它虽然没有王府花园那般华丽,却特别具有古典园林的古朴、幽静、典雅的特色。
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寺庙园林和宗祠园林。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把宗教作为一种工具大力提倡,加之历史上寺舍在一起,促成了寺庙园林的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鸡鸣寺原来就是南朝的梁同泰寺,迄今仍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名胜之一。“深山藏古刹”,许多大型的庙宇都建筑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四川峨眉山,山西王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也是我国四大风景旅游胜地。在江苏,南京的栖霞寺,镇江的金山寺和焦山寺,苏州的戒幢律寺,扬州的大明寺,也都建在得天独厚的地方。唐诗人常建写过一道《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在常熟虞山,又叫兴福寺,被诗人写得幽深寂静,禅味浓郁。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簌此俱寂,惟闻钟馨音。”可见游览寺庙园林别具一番情趣呢。
劳动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我国独树一帜的造园艺术。在即将踏园游览之前,了解一点造园史,不只有助于对古典园林的欣赏,也会更加珍爱极其宝贵的祖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
可以说是过的很郁闷的,因为了到了工地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什么都不明白,尤其是图纸,在学校学了老长时间就是什么也不懂,想想都很自卑。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一片繁忙的样子,就自己是个闲人,想想先是从点滴做起吧,按照提纲的要求,我打算今天先熟悉一下工地上的各种机械。
当然首先看到的是高耸的塔吊,这个就是工地的标志了,我们在的工地 一共有3个塔吊。然后看到的就是一进门口就能看到的钢筋切割机了,钢筋弯转机,还有切割锯,电刨,电渣压力焊机。还有的就是工人(摸板工)手里的无齿锯了,有的工人手里还拿的手锯。
今天很刘叔说好了,明天对我们先进行安全教育,然后我们才能进入工地。
第二日
今天,李哥给我看了施工图,还教育我看图的重要性,“看图你要了解结构的柱距、柱网尺寸;柱和梁的断面、高度和跨度;围护墙体和柱轴线之间的尺寸关系;板的厚度和结构标高等。明确柱子纵向钢筋的强度等级、规格、数量以及搭接要求;箍筋的规格、间距、和强度等级;每层柱及柱的配筋量的变化;梁的配筋要求及每层梁及梁的配筋量的变化;板的配筋要求等;了解各层所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抗渗、抗蚀、防腐等。图纸的审核主要是为防止一些图纸的矛盾对施工的影响,如遥控标高与结构之间是否矛盾,管线的安装对结构是否有影响,图纸的设计是否能够实现等。听的我一头雾水
第三日
今天大家都来的比较早,打算接受安全教育,我们来到技术科,由刘叔也就是关安全的刘科长给我讲解,主要是电的危险,还有悬吊物的危险,脚底的危险。当然要求我们进入工地的时候要戴安全帽,注意脚底湿滑,注意碰头等事项,感觉上要求挺细致的。
我们几个商量了以后打算先去操作面去看看,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能有利于我们更有目的的学习,工人不是很多,但是都很繁忙,我原来以为他们一般不乐意理我们这些学生的,可是我错了,他们都很豪爽的,我一有什么问题,他们就会很有兴致的给你解答,次从一个老钢筋工那里听到了工地常用的一本规范,03G101规范。
其实在上面真的什么都看不明白,明天打算去看看图纸,熟悉一下图纸上的东西,是怎么落实到实际当中的。主要是结构图。
第四日
到工程师那里要了图纸过来,才发现用的都是平法画法,虽然和书本上的东西如出一辙,可是还是看不明白的。看是先从规范入手吧,其实规范不是很厚,不过要想看明白还是很难,工程师说我们应该那着图纸去工地上对对,然后就很清楚了,我想对啊,哪个工程师真是豪爽,到了工地上拿着图纸,规范,看看框架梁的配筋,在支座就是柱子的位置,配置的附加筋,需要多少,首排是三分之一静跨。次排是四分之一了。还有加密箍筋的位置数量等等。对与柱子来说主要是箍筋的加密。和主要受力钢筋的连接。图纸上说都用电渣压力焊,不过经过协商改为机械连接。采用的是直螺纹套桶统。据说能必须达到一级连接,可是没有看到他们是怎么连接的,用的是什么工具,明天单一看看吧,楼板的配筋和书上学的一样,所以看起来不麻烦,但是楼板还没有施工,等过几天施工的时候在看看吧
第五日
进入工地,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露出楼面一个个长约80工分的钢筋网,很明显是柱内配筋。以前只是学过配箍筋腹筋弯筋,可是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之间会是怎么联结的。今天才知道是用一跟跟的钢丝固定住的。刚好看到一个人拿着钢丝过来捆扎。之间他拿一把长约30公分的钢丝,对折后放在两根钢筋的连接处,用手中的自制小工具(好象是用φ6的钢筋镊制而成)眨眼工夫,已经扎了十几处了。别看这不起眼的小工具,比用钳子拧不知道要快多少倍了。一个趁手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我发现工地好多自制的工具,用起来舒服多了。
第六日
单一问了直螺纹套统的连接方式,徐工说,外面在做试件去看一下就明白了。来到外面,看到3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在做,由于岁数差距不大,谈起来方便一点。原来是直接从现场往下截取的,可是现场截取比较麻烦,还有就是影响施工进度,所以才改成他们做的,不过我估计是由于的达不到要求,才这样的。有的东西,我发现监理和乙方是有共识的,他们直接把钢筋用套扣机器套扣,并没有首先按书本上说的墩粗,问了问总工,告诉我说这样的不需要墩粗就能满足要求。那三个小工也没有用书上说的力矩扳手,只是用了一个普通的扳手,他们是这么说的,一个体重在100斤以上的人,压在扳手上的效果一定可以达到力矩要求,我想说的是力矩大了不一定好,不过总工说过,不要和工人理论什么,我无语。不过发现他们在做完以后都要做一个自由落体的动作,原来要是连接的好,到在硬物上是很脆的声音,否则是发闷的声音,很简单的辨别方式。到是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工人有工人自己的方法。
第七日
今天来的比较晚,刚好干上了人家工地浇筑混凝土,感觉以前是见过这个场面,不过现在距离短,看的仔细一点,他们是混凝土公司的,隶属与张家口遥控公司,我以前以为有个人在泵车里忙,原来在现在有个他们公司的人在利用短程遥控技术遥控,这样能随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地点,这样可以不使落点很难控制的,现在有很多的人员,有他们混凝土公司的,有建筑单位的,也有监理也在那里控制质量,有好两个工人在控制着泵口,他们也是混凝土公司的,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有经验,可以很好的保证质量,还有几个一直在利用震动棒振动着,不过发现他们从来不碰钢筋和摸板,这样更有利于质量的保证,混凝土车一车一车的来混凝土,我发现技术员在做实验,过去询问好知道是在做试块和做塌落度实验,她说明天带着我做,给我讲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