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信阳茶叶节的由来!

信阳毛尖茶清代已成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目前全市种植面积58万亩,年产茶叶1400万公斤。

信阳茶叶节的由来!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信阳毛尖茶独特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及生态环境要求: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在4800℃以上;年无霜期210天以上;日照时数21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1000mm—1200mm;相对湿度75%以上;年均云雾日数100天以上;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值在4.5—6.5,土壤元素位于正常值区域,无重金属或农药污染;茶园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上游无污染源,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

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荣获国家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则主要来自信阳西南山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间,所产 毛尖茶质量最优。一是高山云雾多,光照适宜,短光波的蓝、紫、红光易被 叶绿素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使茶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茶叶味香浓。二是 高山雾浓,空气湿润,芽叶持嫩性强,粗纤维少。三是高山日夜温差大,茶 叶经光合作用积蓄物质,有效积累多,故高山茶叶味浓郁。四是高山林茂, 枯枝落叶多腐烂为土,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松软,偏酸性,有利于茶树生 长。五是空气、水质洁净,很少污染,茶叶质量纯正,无杂味。

除信阳西南山区外,商城、光山、罗山、新县、潢川、固始、信阳市等地皆产茶叶,并且多出名茶。商城县金刚台、大苏山等地层峦叠翠、去雾缭绕,所 产“雀舌茶”形如鸟雀舌尖,汤钯淡黄微绿,滋味香醇。“银针”茶以谷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细直有毫,汤色翠青,入口馥郁。“金刚碧绿”、“大别 山龙井”也各具特色。固始县有“仰天雪绿”,光山县有“苏山茗芽”、“ 净居毛峰”、“赛山翠绿”、“赛山毛峰”,新县有“香山翠峰”,地区茶 叶试验场有“雷沼喷云”。“灵山云茶数千年,古今中外美名传。清香明目 延年寿,长生何湎术仙丹”。罗山县灵山茶也有鲜明的特色,“灵山剑峰” 在1990年河南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新名茶,又有“天山香”为代表 的一优质茶相继问世。目前,信阳拥有国家级名优茶1个,省级名优茶14个, 地区级名优茶11个。

根据上述要求,经考察分析,信阳毛尖原料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信阳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期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

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信阳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固然,这只是个美丽的神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信阳毛尖确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证明,信阳种植茶叶源于战国中后期,距今已 有两千余年,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 一;相传武机时天因饮信阳茶治好了肠胃病,特赐在毛尖产地车云山上建千 佛塔一座,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 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 得金奖;1958年,“龙潭牌”特级、一级信阳毛尖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 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 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全国名茶仅两枚金牌,“龙潭牌”信阳毛尖不仅与“西湖龙井”并驾齐驱,且在 色、香、味上更胜一筹。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 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茶的起源与发展,文章希望你能喜欢。谢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