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施肥方法
1、施肥重点应是中低产苇田,因为中低产苇田增产潜力大,肥料易发挥作用。
2、苇田施肥和农田施肥具有很大的不同性,因此必须考虑苇田的性质,配备良好的工程设施和最佳的灌溉制度,使水肥融合后被芦苇吸收。
3、对土壤盐碱重、草害多的地块应首先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防除草害,避免肥料损失。
4、在施肥前,应对施肥地块土壤进行分析,对不能满足芦苇生长所需的养分种类应重点施用,并配合其他肥料品种,保持土壤营养平衡,即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也就是说采取测土施肥的办法,以减少肥料的浪费。
1、水田处理,选择面积1 亩以上的水塘,保持水深度0.5-1m,翻塘泥,使水塘底部15-25cm 的塘泥翻起,均匀铺洒在水塘底,使水塘的塘泥松软,适合泥鳅的生存及芦苇的生长,在水塘中按15-20kg/ 亩均匀撒入加入生石灰,20-30 天后,向水塘中放入泥鳅苗,每亩放养1200-1500 尾,可以放养1200尾,并向水塘中均匀撒入12-15kg 饵料;饵料为干鱼粉、豆饼、菜籽饼、糯米按重量比1 :3 :3 :8 的混合物。
2、3-5 月移栽芦苇幼苗,移栽前,将水塘中水放出,保持水塘中水面深度为7-10cm,芦苇幼苗的高度为20-30cm,种植时幼苗的行间距为10-15cm,列间距为20-30cm,将幼苗根部埋入塘泥下2-3cm,保持芦苇叶露出水面,种植芦苇后向水中均匀撒入豆饼5-8kg、菜饼15-22kg,作为泥鳅的补充饵料供泥鳅食用,而且泥鳅食用后的残渣可以作为芦苇生长的肥料使用;
3、每年6-7 月份,由于温度较高,向水塘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30cm,防止由于水温较高造成芦苇烧苗死亡,距水源较近的情况下可以定时换水,防止水温较高;在9 月以后,由于温度逐渐降低,可以将水塘水位下降至10-15cm 深。
在芦苇种植时,每2-5 株为一组进行种植,提高采收率,也可以增大种植的密度,同时由于泥鳅在水下的活动,避免了。
芦苇幼苗移栽前先剪去较大的叶片,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芦苇幼苗移栽前先使用0.2-1% 的生根素浸泡5min,促进芦苇生根成活。
泥鳅苗选择长度为3-5cm 长的幼苗,这种大小的泥鳅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生长速度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