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潍坊是什么城呢潍坊被称为什么城

1、潍坊是世界风筝都城。

潍坊是什么城呢潍坊被称为什么城

2、风筝在古代称为鸢,所以也叫作鸢都、鸢城、风筝城。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所以叫鸢城。

3、地理位置上,潍坊位于山东省的几何中心位置,处在省会、半岛和鲁南三个经济圈的交汇处。从表面看,每个经济圈都占一角的潍坊,理应享受到更多的发展红利。但事实上,良好的区位优势恰恰是把双刃剑。潍坊距离青岛1个半小时高铁,距离省会济南也是1个半小时高铁,到烟台不到2个小时,过于便利的交通条件,反而导致潍坊本地的青年才俊纷纷奔向了更有吸引力的济青烟。

山东潍坊属于古代那个国家

山东潍坊春秋时期,市辖区曾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期,现境大部属齐,五莲、诸城等地属鲁。三国时期,市境当时为魏国地,属青、徐2州。两晋、十六国时期,市境内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依次占据。至400年(东晋隆安四年),地归南燕,其政区建置,皆相因袭。南北朝时,潍坊市境,南朝地归刘宋,北朝地属元魏。

潍坊为什么称为鸢城

潍坊与北京、天津为中国的三大风筝产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国际风筝都,并且于1984年开始举办国际风筝会,并以蝴蝶风筝为代表,龙头蜈蚣风筝享誉国内外。风筝,又称纸鸢,故此将潍坊成为鸢都。

潍坊为什么叫鸢都?

潍坊叫鸢都是因为那是我国的风筝之都,出土的最早的风筝就在潍坊出土的啊

鸢都”由来: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人民 *** 根据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至2006年,潍坊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作出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潍坊。

潍坊古代的称谓

潍坊古称潍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风筝的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为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又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称作鸢都。是山东半岛都市群最大城市,是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潍坊为什么叫潍坊这个名字

作为城市,潍坊大致形成于隋、唐之交

众所周知,潍坊这座城市是以老潍县城区(1948年前简称潍县)为基础逐步发展演化而来的。

清代咸丰、同治之交(1861年前后),老潍县城区形成西城、东城两座城池并立的格局。西城就是俗称的潍县城,位于今潍坊白浪河西岸,大致在今潍城区胜利西街→月河路→东大街→和平路→胜利西街范围内,面积不算很大,不足1.3平方千米。潍县城,因为自从明洪郸十年(1377年)潍州降为潍县后一直是潍县县政权机构的住地而得名。

从明代(1368至1644年)到中华民国(1911至1949年),多种版本的地方古旧史志都说潍县城在汉代(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就有土城(粘土夯筑、外敷三合土的城墙)。由此推断,似乎现在的潍坊也是于汉代形成最初的城市。但仔细翻阅这些古旧地方史志,“潍县城汉代就有土城”的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还是根据这些古旧地方史志的记载,自汉代起,现在的城市潍坊及其附近地区最早记载的建置县是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设立的平寿县。自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起到隋代(581至618年),潍坊本地基本上属于平寿、下密两县的辖区。

这些古旧地方史志还记载道: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立潍州,潍州州政权机构与下密(史称西下密)县政权机构同城。于是,下密县城便升格为潍州州城。但时间不长,到了隋大业三年(607年),潍州就撤销,下密县也改为北海县,潍州州城便降格为北海县城。但那时的潍州(西下密)城、北海城坐落在后来的潍县城以西约三里(另一种说法是二里半。古代的一里是否相当于现在的0.5千米,待考)的地方、即后来的潍县西关境内(今属潍城区西关街道辖区)。

唐武德二年(619年),潍州重新设立。潍州州政权机构与北海县政权机构同城。但这时潍州(北海)城的城址已经是后来的潍县城城址了。六年后,潍州又撤销了。潍州(北海)城降格为北海县城。宋乾德三年(965年)再设立潍州,潍州州政权机构与北海县政权机构同城的格局也重新恢复并延续下来。明洪武元年(1368年),北海县并入潍州,潍州(北海)城成为潍州城。九年后,潍州降格为潍县,潍州城降格为潍县城。再后来就更清楚了:1948年设立潍坊特别市,1949年改为潍坊市至今(1950至1951年,潍坊市短暂撤销,时间大致是半年。另外,1950至1983年,山东省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领导机关以潍坊为住地)。这样,以最初的潍州(北海)城、后来的潍县城为发源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潍坊便经历了州县同城、县城、再恢复为州县同城、州城、县城、建置市住地、地市同城、再恢复为建置市住地等变化轨迹,进程一直没有间断。

至此,潍坊城市起源及演变的脉络就逐渐清晰了:自唐武德二年(619年)起,在1390多年的时间里,潍坊城市的发育是承前启后的连续性进程。

潍坊本地及其附近地区在隋代及以前出现的城池,与现在的城市潍坊在发展进程上是中断的、没有继承关系的。“潍县城汉代就有土城”的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按照现在掌握的资料推断,汉代土城可能是平寿,但一定不是后来的潍县城。潍坊城市应该起源于隋唐之交(618年前后)。这些,后面还有更具体的阐述。

作为城市,潍坊最早的名称是潍州、北海

为什么说隋代及以前,潍坊本地及其附近地区出现的城池与现在的潍坊在城市发展进程上是中断的、没有继承关系的?

自汉代起到隋末,现在的城市潍坊及其附近地区有记载的古代城池主要有三处。

一处是南北朝时期(420至589年)的平寿城,位于后来的潍县城西南三十里处,是北魏皇......>>

潍坊古代传说

潍坊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白浪河 白浪河原名白狼河 传说很久以前,潍坊有一个道士,他给他自己算了一个,墓地,还告诉了他儿子,死后,他儿子带着他,顺着白狼河向上游走,走到尽头后,发现一个洞,有很少的水流出,可这就是老道士算的地方,儿子没办法,只好用手挖,结果窜出一匹白狼,接着,就喷出了白花花的水,水很急很大,但等儿子将道士放进去之后,水就慢慢变小了,据说,那白狼就是道士的化身,而且从此,潍坊再也没有缺过水,人们借此给河取名为,白浪河。 还有一个是关于白浪河里的神牛的传说很久以前,在白浪河旁边是有一个神牛的,他保佑著潍县的子民,而当时潍县有两个道士,一个好一个坏,坏的道士想把神牛卖给县官,借此发财,结果多次被好的道士制止,但终有一天好道士被坏道士给害了,晚上坏道士就带着很多壮汉来偷神牛,结果,神牛太沉,他们搬不动,一不小心,神牛就掉到河里了,这是河水上涨很快,把道士和壮汉也给吞了,浪很大,水很急。从此以后,神牛就真的不见了,无论人们怎么打捞都找不到,潍县也从一个人杰地灵之地,慢慢衰落。 这是很久之前听老人们讲的了,希望能帮上你。

潍坊古时候称什么国

属齐国

潍坊古代传说

1.城隍庙:在城隍庙小区,具体的位置在城隍庙街以北,北门大街的东面,仓巷子的西面,现仍存旧址,郑板桥曾重修,刻有《重修城隍庙碑记》被人誉为珍品,曾有演剧楼一所,演剧楼上挂郑板桥书“神之听之”匾额一块,题对联“仪凤箫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哇”。其实每个治所都有城隍庙,“城隍”即为护城河,但是民间把它演绎成是保佑州、县城池安危的神,设城隍庙以供世人祭祀。潍坊的城隍庙的雕像最神,在后殿城隍爷的雕像里设了机关,只要一拍他的膝盖,城隍爷就会站起来。民国年间神像被砸毁,郑板桥在1752年主持重修城隍庙后,立三绝碑《新修城隍庙碑记》(现存于潍坊博物馆),我去过十笏园看过这块碑,封在玻璃橱里,是块顶级的文物,但是碑身已经涂满黑墨,想来是经常做拓片的原因吧。

2. 九曲巷:在潍坊亚星桥东,东风街北,原来此处一片都可以叫北下河,大约在阳光外滩附近,据说,若是外人进入,里面九曲十八弯,东折西拐,转半天也无法出来,实在是绝好的古巷。另外现在从鱼市街那边往南还有一条九曲巷,不过它已经是原来的分支了。

3. 状元胡同:在今爱国路东,模拟南,党家湾小区西,柳树行子北,原来叫新巷子,东西方向,清末民初,就是这条短短的长不过百米、宽不过三米的小巷,先后出过曹鸿勋、王寿彭两位状元。曹鸿勋的高中也破了潍县自古以来不出状元的尴尬,要知道从隋朝开始到民国结束,全中国一千年来全国不过700来位状元(武状元不算),而小小的潍县城在三十年间而且在同一条巷子里就出了两名,在整个中国历史、地理上绝无仅有。后来文革中有人曾在此地下挖出宝贝、瓷器、古玩等物一宗。

4. 大十字口:在今向阳路与东风街交叉口,离潍坊县衙旧址不过百米,古潍县城最繁华的集市所在,店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胜,曾经云集了张三包子,时麻子肉火烧,等等好吃的餐饮大店。呵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CBD了。另外如今大十字口也是潍坊市区海拔最高的所在(我们说的是当时的潍县城,现在潍坊市区内最高海拔在仓南街马良冢子附近)。

5.小十字口:在大十字口以南,布政司街与向阳路交叉口附近。6. 十笏园:是如今保存最好的古宅园林,在今胡家牌坊街中段。关于它的介绍不必冗述。鲁东明珠,江北第一私家园林。

7. 郭宅街:郭宅街其实是一个笼统地说法,郭氏是潍县的豪绅大族,其中郭定亭是乾隆五十五年的钦赐翰林院检讨,郭一璐是饶州知府,郭尚友是户部尚书,现在的郭宅街多少有些偏移,原先的郭宅街与布政司街正冲,曾为潍县四大家族(丁、郭、陈、张)的郭氏家族世代院落所在,《潍县志》曾记:郭宅街“甲第连云”,可见其房屋之多,其势之雄,同时郭宅紧连郭氏园,即南园,郭宅建筑横跨三条街,所以成片。如今古宅不见,郭宅街物是人非,全部改为了小吃一条街。

8.田宅街:大十字口往南,现在的向阳路东风街至法院一段,再往南就叫做“南门大街”了,当初田氏钜富,他沿着这条路盖了好多大宅,栉次鳞比。所以老百姓就叫这条路为田宅街,当时的南小于河村的自怡园也是他们田家的。

9.胡家牌坊街:知道城隍庙肉火烧的人都知道这条街,去过十笏园的人也都知道这条街。潍坊现在以石坊命名的街巷现在只有这一条,其实潍县城里共有二百多座牌坊,造型美观,其形状各有不同。但是保存下来的牌坊一座也没有,这些东西大多在1928年拆除,所以我们无法见其雄姿。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受了电视里节目的影响认为是不是潍县胡家出了一位贞节烈女?不是这样的,潍县胡氏虽然不是四大家族之一,但仍然是名声显赫:胡家住的这个地方属东北镇,住在这里的有个叫胡琏的,胡琏是明朝奉直大夫刑部山西清吏司员外郎,他的儿子是胡邦佐,也就是十笏园早......>>

潍坊古代的名人有谁?

孔伐不是潍坊的 潍坊的名人有齐国政治家晏婴(高密人)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高密人)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寿光人)

北宋画家张择端 (诸城人)

如果是山东省的 就有孔子了 还有孟子 墨子 曾子 颜回 鲍叔牙 孙膑 孙武 扁鹊 诸葛亮 孔融 王羲之 李清照 辛弃疾 颜真卿 宋江 蒲松龄 等等等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