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中防水卷材屋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防水卷材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的重要一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正常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也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本文分析了防水卷材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屋面工程的影响,进而为以后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一些有效资料作为参考,杜绝由于施工因素造成屋面工程质量的缺陷。
关键字:建筑业;防水卷材;房屋建筑;技术及质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条件也越来越高,防水卷材作为屋面工程的重要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建筑业的关注。所以施工人员要抓好施工前对防水材料的选择,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图纸设计要求做好施工工序安排及控制好各阶段工程质量。
1 防水卷材施工中的材料要求
1.1 防水卷材应具有一定的水密性
防水卷材应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吸水率低,由于防水层基层毛细孔较多、洞、裂缝的存在使得基层在受力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裂纹,所以我们在选择防水卷材时要求毛细孔要严密,基层与基面粘接要牢固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变形,防止防水层水流窜流。
1.2 防水卷材应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
防水卷材与周围建筑区及大气的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温度稳定性好的卷材能使其在阳光紫外线下、臭氧老化下,性能持久使用寿命长,在高温下不流淌变形、低温下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不易脆段的良好特性。
1.3 防水卷材应满足足够的耐久性要求
耐久性是防水卷材最主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它直接关系到卷材的使用寿命长短,没有足够的耐久性就是没有使用价值的防水材料,重复的修补和重作只能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所以只有足够的耐久性才能满足材料的变形能力和伸长率,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
2 防水卷材施工中技术要求
2.1 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的涂刷
涂刷或喷刷基层处理剂前要检查找平层的质量和干燥程度并加以清扫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在大面积涂刷前,应用毛刷对屋面节点、周边、拐角等部位先行处理,涂刷时要薄而均匀、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等质量缺陷。涂刷时还要注意俩点,第一施工时应将已配制好的或分桶包装的各组分按配合比搅拌均匀。第二,当喷、涂俩遍基层处理剂时,第二遍喷、涂应在第一遍干燥后进行。等最后一遍基层处理干燥后,才能铺贴卷材。一般气候条件下基层处理剂干燥时间为1h左右。
2.2 防水卷材铺贴的方向
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有震动来确定。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是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是受振动时,防水卷材可根据屋面坡度、屋面是否受振动、防水层的粘结方式、粘结强度、是否机械固定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平行或是垂直屋脊铺贴。保护层的施工质量对延长防水层使用年限有很大影响,必须认真严格施工。
2.3 防水卷材保护层的施工
卷材铺设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及时保护防水层免受损伤。保护层分为浅色、反射涂料保护层、绿豆砂保护层、预制板保护层及水泥砂浆保护层等。水泥砂浆保护层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是目前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水泥砂浆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石灰水等薄质低粘结力涂料。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情况每隔4~6m用木板或泡沫条设置纵横分隔缝,铺设水泥浆时应随铺随拍实,并用刮尺找平。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也应设置一道隔离层,但振捣宜采用铁辊滚压或是人工拍实,不宜采用机械振捣,以免破坏防水层,振实后随用随刮,并按排水坡度刮平,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抹平压光时不宜在表面掺加水泥砂浆或干灰,否则表面砂浆易产生裂缝与剥落现象。
3 防水卷材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3.1 抓好材料方面控制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卷材必须确保其质量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或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卷材的规格、型号,外观质量要求,沥青、沥青胶、冷底子油等辅助材料必须质量可靠;贴层必须与卷材种类相容,沥青卷材用沥青胶作粘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用改性沥青胶,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则需用特制的粘贴剂,且要求卷材的耐久性、耐热性及柔韧性要好,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
3.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屋面工程的防水应由专业防水队伍或防水工人员施工,严禁聘用无证上岗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施工记录。卷材铺贴的方法和搭接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宽度要正确,接缝要严密,无褶皱、起泡和翘边等现象。施工中实行过程监理,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3 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检查屋面有无积水,排水系统是否通畅无阻
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做蓄水测试检验。如屋面坡度大或其他原因无法做蓄水检验的应对屋面大面做淋水检验。应在卷材防水层上设置保护层,防止日照、雨雪等自然气候的长期作用使卷材老化,降低防水性能。密切注意气候条件。卷材防水屋面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风力在5 级及5 级以上时不得施工,气温低于0℃时,也不宜施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物业部门应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及时清理屋面的积雪等,发现防水材料出现起鼓、破损等现象,应及时修复,以防渗漏。
4 结 语
综上所述,防水层卷材的施工特点是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防止低劣材料进场,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验收,不合产品一律不准进场使用。必须选择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强工程的管理制度。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尽快的解决问题,我们的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晓敏;浅析建筑楼房屋面防水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2] 徐文君;屋面防水渗漏原因剖析及合理施工方案的选择[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3] 李君慧,吴云霞;屋面防水质量控制[J];华章;2011年16期
[4] 王东文,盛宏业;探讨建筑屋面防水的施工控制措施[J];才智;2011年23期
作者简介:
张锴,(1977~7)男,身份证号:510107197707170014
1、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
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支构造柱模板→支圈梁模板→ 办 预 检
支板缝模板
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
3.3.1 构造柱模板:
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
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 板缝模板:
3.3.3.1 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 基本项目:
4.2.1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
4.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