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春甘蓝的栽培?
春甘蓝在四川省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是春淡期间市场供应的骨干品种。春甘蓝在南、北方都有早期抽薹的现象,因而不能结成叶球,失去食用价值,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
(1)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
甘蓝是在低温(2~6℃)下通过春化形成花芽而引起抽薹,南方的春甘蓝幼苗,一般都在露地越冬,容易经受低温。甘蓝通过春化除低温条件外,还要求有较大的幼苗感受低温。而所需低温时间的长短和苗子的大小因品种而异。如甘蓝品种大灰叶、楠木叶的茎部直径要求在0.63厘米以上,大灰叶需15℃以下的低温15天,楠木叶需15℃以下的低温30天以上才开始孕蕾,牛心甘蓝的茎部直径要在1.15厘米以上,15℃以下自然低温30天,才能开始孕蕾,由此可见,春甘蓝所以会早期抽薹,从栽培技术上看,主要是由于播种过早,幼苗生长快,植株过冬时受到低温影响,从而通过了春化,引起抽薹。
(2)春甘蓝的栽培技术
①掌握正确的播种期和定植期 要防止春甘蓝早期抽薹,首先严格掌握播种期。播种过早会早期抽薹,播种过迟又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四川春甘蓝的播种期,一般品种应在霜降以后,如提早到9月中、下旬播种,则必须控制苗子大小,否则易于抽薹。此外,在苗期要控制施肥,不使秧苗生长过大,定植时要剔除过大的秧苗,在四川春甘蓝的定植期以1月份为宜。
②选择不易早期抽薹的品种 春甘蓝对品种要求严格,应选用冬性强,不易抽薹的品种种植,如鸡心、牛心甘蓝、二乌叶、中甘11、中甘12、秦菜4号等品种不易发生早期抽薹,而“圆头”类型的品种抽薹率较高。南方品种引到北方栽培,易满足低温的要求,而发生早期抽薹现象,应先试种。
③定植与整地作畦 与冬甘蓝基本相同,基肥须用迟效性厩肥,因春甘蓝生长期长,在进入迅速生长时才对养分要求迫切。早熟品种的栽植密度为株行距40厘米,中熟品种的行株距为40~50厘米。
④田间管理 冬季温度低,春甘蓝生长缓慢,要严格控制追肥,使幼苗处于越冬状态,避免因追肥促进生长和发育,春季回暖后,幼苗生长加快,这时需要追肥,于3月上旬轻施提苗肥一次,3月下旬,气温升高,重施追肥一次,植株进入结球期后,对养料要求迫切,再追肥一次,促进结球紧实。春甘蓝一般每667米2用人、畜粪尿3000千克或用适量的氮素化肥、过磷酸钙1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追肥时结合浇水,如雨水过多,则应做好排水防渍工作。
1、选地整地
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千克,整地作畦。
2、播种育苗
播种前,浇水1次,水渗下后,撒1层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约4克左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防止蝼蛄危害,畦面喷1200倍辛硫磷。再覆盖1层地膜或黑膜保持畦面湿度。
3、定植
选择苗龄40天左右,6-8片真叶壮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行距55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栽3000-3500株。
4、田间管理
栽培定植缓苗后,一般小水漫灌,随水施尿素 15公斤左右。随着气温升高,进入莲座后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莲座末期适当控制浇水,及时中耕除草。雨后注意排水。
5、病虫防害
甘蓝的病害少,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蚜虫:可利用50%灭蚜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扩展资料
甘蓝菜生长习性:
1、甘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
2、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
3、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
4、甘蓝的幼苗必须在0-10℃通过春化,然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
分布范围:原产於地中海沿岸,现中华大地普遍栽培。
百度百科-甘蓝
百度百科-甘蓝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