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手法是什么
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发展了自然山水园。园林造景,常以模山范水为基础,“得景随形”,“借景有因”,“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手法主要有:
①挖湖堆山,塑造地形,布置江河湖沼,辟径筑路,造山水景;
②构筑楼、台、亭、阁、堂、馆、轩、榭、廊、桥、舫、照壁、墙垣、梯级、磴道、景门等建筑设施,造建筑景;
③用石块砌叠假山、奇峰、洞壑、危崖,造假山景;
④布置山谷、溪涧、乱石、湍流,造溪涧景;
⑤堆砌巨石断崖,引水倾泻而下,造瀑布景;⑥按地形设浅水小池,筑石山喷泉,放养观赏鱼类,栽植荷莲、芦荻、花草,造水石景;
⑦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布置群落以体现林际线和季相变化或突出孤立树的姿态,或者修剪树木,使之具有各种形态,造花木景。
⑧在园林中布置各种雕塑或与地形水域结合,或单独竖立,成为构图中心,以雕塑为主体,造塑景。
庭院设计的营造法
1、借景
“借”之一字,十分巧妙,指将园外景色组合到园内来,使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望去浑然一体,若是自身本就拥有的,便也称不上借。世上之物,有借有还,唯有借来的景是不需还的。
明代造园家计成说:“因借无由,触情俱是。”意思是借景没有什么定式,动人情思者,尽可借取。邻园一枝红杏,隔墙分映春色;青山连绵起伏,小楼登临可望;郊野浮屠塔影,倒映池中;野水一片清阔,纳入门洞……斯可云“借”,借得斯文,借得有礼。
2、障景
障景,又称“抑景”,在园林入口处设置山石或是其他景物,适当藏住园中风光,抑制视线,亦能引导游人转变游览路线。
在园林中,抑,是为了更好的显,所谓“欲扬先抑”,游人转过重重迷障之后,忽而柳暗花明,更能体现出一种含蓄无尽的意味。
3、隔景
利用粉墙、游廊、篱落等划分空间,分隔景区,使得庭院内外,景色迥异,这种造景手法叫做隔景。隔景重在“隔”,隔出庭院深深的深致,隔出柳暗花明的幽趣。
留园东部与北部以一道粉墙隔开,东则室庐清旷,峰石奇绝,北则搭葡萄架,栽植桃杏,布置盆景,尚存盛康时田园遗韵。粉墙开月洞门,上嵌“又一村”砖额,游人至此,不由得心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想。一墙之隔,风光已然不同。
庭院景观的打造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同时每个人对于庭院景观的要求不一样,有的人要求诗意,有的人要求禅意,有的人则需要浪漫,对此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去营造庭院景观的感觉!
花镜
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画这个景色主要是利用花卉植物自然生长的特性,再结合艺术手法对其进行设计,它模拟的是大自然中边缘地带的野生花卉错落生长的状态,但是追求的却是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艺术手法!它的色彩设计非常丰富亮丽,在设计时非常注重植物高低层次的关系,为此也可以适当的作微地形!
禅意
想要打造出禅意的的庭院景观,那就要模仿日式庭院中常用的造景手法,关于景观元素,可能会有碎石,残木,青苔,石灯笼,石钵等等,甚至于还可以在庭院中设计温泉汤时,然后利用种植植物的方法增加体内的私密感,进而让整个庭院呈现出宁静简朴禅意的感觉!
诗意
想要庭院呈现出诗意的感觉,那么就要学习中式传统园林中的造园手法!比如障景、借景、框景等等,在造景上也要利用建筑,山水,花木等等景观,去营造出诗意的感觉,地面铺装材料多采用天然的石材,利用各种手段将自然美,人工美结合起来,进而营造出诗意的感觉!
总而言之,别墅庭院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一,但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于庭院风格的选择,意境的选择,功能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对此就要认真的去深入分析业主的需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