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什么主管部门应当对相关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审查

第一章总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什么主管部门应当对相关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审查

第一条为了促进节约用水,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节约用水应当遵循节水优先、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分类指导、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政策,建立节约用水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节约用水工作财政保障,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辖区内的节约用水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工作,拟定节约用水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节约用水规划,组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等制度,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做好节约用水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学校节约用水的有关工作,指导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节水意识,统筹推进学校节约用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工业节约用水的有关工作,推广先进工业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承担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有关工作,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有关工作,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先进农业节水技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节约用水相关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普及节约用水知识,增强全民节约用水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

学校、商场、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节约用水宣传标语、标志牌,宣传节约用水知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并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用水举报投诉制度,公布举报投诉方式,及时处理举报投诉。

第八条对在节约用水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节约用水管理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等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节约用水规划、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资源状况,编制本行政区域节约用水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节约用水规划需要修改的,按照编制程序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调度、合理配置,优先利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疏干水等非常规水。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相关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审查,合理确定用水规模和结构,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节水评价内容包括现状节水水平与节水潜力分析、取用水规模合理性分析、节水目标与措施方案等。

属于: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

洛水。即今河南省洛河。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容与乎阳林,流沔乎洛川。”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唐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

基本概况

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东经109°13′14_-109°45′47_,北纬35°26′29_-36°04′12_。总面积1886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1990年人口17.61万,汉族为主。秦、汉置_县,魏、晋匈奴入据,后秦姚苌建初八年(393)划_县北部置洛川县,因境内洛水得名。后几经迁治,县名沿用至今。矿产贫乏。农产有小麦、玉米、糜谷、高粱、烤烟、油菜籽等,还有油松、侧柏、栎等林木。烤烟、簸箕、苹果为特产。有洛川会议旧址。

县人民政府驻凤栖镇,邮编:727400。代码:610629。区号:0911。拼音:LuochuanXian。

行政区划

洛川县辖7个镇、9个乡:凤栖镇、旧县镇、交口河镇、老庙镇、土基镇、石头镇、槐柏镇、菩堤乡、黄章乡、永乡乡、京兆乡、杨舒乡、石泉乡、秦关乡、百益乡、朱牛乡。

历史沿革

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始置鹿县。后秦姚苌建初八年(公元388年)分鹿县北部设洛川县,因洛河水穿境而过故名。

洛川县辖5个镇、14个乡:凤栖镇、旧县镇、交口河镇、老庙镇、土基镇、菩堤乡、黄章乡、洪福梁乡、永乡乡、后子头乡、京兆乡、杨舒乡、槐柏乡、石泉乡、武石乡、秦关乡、百益乡、石头乡、朱牛乡。

2000年,洛川县辖6个镇、1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057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凤栖镇21060旧县镇13148老庙镇13422土基镇9537交口河镇10083石头镇11717菩堤乡6050洪福粱乡2231黄章乡8524永乡乡13257后子头乡21115京兆乡6158杨舒乡14824槐柏乡12141石泉乡5494武石乡4476秦关乡9731百益乡7739朱牛乡9866。

地理气候

洛川县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072米;年均气温9.2度,年降水量622毫米,无霜期167天,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塬区,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原地貌之一.塬面平坦,土地宽广,质地优良,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陕北粮仓”和“苹果之乡”的誉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苹果外销基地县和陕西省苹果生产甲级基地县、粮油生产基地县。烤烟生产基地县。洛川县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中国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迄今已有50多年的苹果栽培历史,为陕西苹果的发源地。洛川苹果以其“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藏,无污染”六大特点享誉中外。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县经济一直保持了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3942万元,比上年增长9、1%;财政收入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2131元,较上年增长6.3%,乡镇企业总产值23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人口自增率3.8‰,较上午下降一个十分点。苹果产业获得新发展2000年提出了建设苹果专业大县,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新建果园1.57万亩,苗圃804.2亩,苹果面积累计达到32万亩,总产20万吨,农民苹果人均160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服务公司,开辟苹果直销窗口28令,苹果出口欧共体东南亚一带;苹莱特产税收入2543万元,占财政收入的3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2001年靳廷闽36万亩果实套袋完成3、7亿个,修建各类果库2ll座。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启动突出抓了“一线点”绿化美化工作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道路绿化352,8公里,工程造林5.92万亩,封育林5、9万亩飞播造林5.7万亩,县城42个单位、1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78个行政村完成了绿化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63平方公里2001年春季造林4。4137万亩,一次性完成了全年任务、其中个体承包造林1.773万亩。

城市经济

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暨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和《洛川县城镇人口扩容暨户籍管理办法》,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个体私营企业23家,发展工商个体户481户,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32%。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0年全县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539万元,坚持推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双民政策,多方筹资720万元完成了旧土路改造铺油任务,京兆塬供水二期工程和拓家河杨舒自流灌区、两水河提灌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投资520万元的安生沟库坝工程开工建设;建成人饮工程28处,解决了l万多口人饮水困难,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理的十件市政实事基本完成,中心街南拓工程通过市上验收并投入使用,步行一条街主体工程完成,新安广场一、二期工程提前建成向群众开放。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面推行了教育‘四制”改革,吸纳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了曙光民办中学及一所民办幼儿园;强化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通过卫生部阶段性评估;开发建设了谷咀村苹果旅游闲暇度假村。

特色产业

围绕建设苹果专业强县目标,努力实现以苹果为主的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体系,到2005年,全县早、中;晚熟苹果的比例由现在的1:9:90调整为5:20:75,建成5万亩天然绿色优质苹果基地,2010年见趁建成10万亩无公害绿色优质苹果基地,加大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推广力度,使全县优质果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以县苹果生产办公室和果树研究所为中心;乡镇果站为骨干、村级果协为基础,农口、业务部门为补充的苹果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提高果农的务果水平,促进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备,通过内引外联,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促进专业要素市场的发展。四是建立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加工贮藏体系,到2005年果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总产量的10%,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五是建立苹果产开发支持保障体系,县财政列支苹果产业发展基金,支农专项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向苹果产业倾斜,金融机构每年按苹果产值20%左右的规模提供信贷支持。

水利资源

推进水利产业化大力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到2010年达到乡乡有集中供水工程。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到2005年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20万亩,2010年发展到30万亩,基本实现果园节水灌溉。积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争取在2003年消灭缺水村,2005年实现人畜饮水自采水化和水质达标化,同时加快水利改革,建立新的水利筹资机制和发展机制。

基础设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县城公用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把洛川建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高塬特色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园林城市。公路建设坚持建设与养护并举,到2005年实现县际道路黑色化、乡村道路砂石化、公路两绿色化。实现县级电网调度和变电运行自动化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到2005年行政村通话率达到90%。

山川秀美

工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发展经济林木为主要目标,集中抓好一线三点绿化,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到2010年,封山绿化面积达到85.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了1.5%,种草面积达到30万亩,全县综合治理面积达到1583平方公里。

科教兴县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推行·四制Qt改革,实行规模办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实施高中阶段教育计划和职业教育计划:大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组建洛川县科技信息技术网络培训中心,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力度,创速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人才引进开发工作,形成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实施高中阶段教育计划和职业教育计划:大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组建洛川县科技信息技术网络培训中心,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力度,创速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人才引进开发工作,形成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非公有制经济

推进经济多元化坚持“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突出发展以农剐产品为主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大户,实现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鼓励私营企业和经营大户积极参与现有小企业的资产重组,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i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投融资体制,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漱励机制。完善投资、引资,信贷,土地、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党政干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洛川县位列第158名。

2020年6月,洛川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陕甘宁片区)。

2020年3月,洛川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3月,洛川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陕甘片区)。

2018年2月,洛川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洛川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