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产动物致病菌一共有几种

引起水产养殖疾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病原体和敌害生物等;理化因素: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化学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人为因素包括:放养密度不恰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内在因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内因是关键。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强弱与其自身的遗传性质和免疫力有关,而生理状态、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也都能影响水生动物对病原的敏感性。

水产动物致病菌一共有几种

水产养殖疾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最为典型,覆盖面广;另外,寄生虫病(主要种类为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鰠等)危害也日趋严重。损失最为严重的草鱼,以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4种疾病造成的病害损失最大。海水养殖鱼类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大菱鲆、牙鲆和鲷鱼,病害主要为孤菌病、纤毛虫病等。

回答要是不满意可以去养殖圈询问。

鱼病主要分为两类。

(1)生物性鱼病: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微生物鱼病。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较高,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为寄生虫鱼病,其特点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2)非生物性鱼病: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的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此类鱼病种类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只要加强管理,作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