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莲藕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总结

莲藕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蔬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有众多农户选择种植莲藕。那么,莲藕种植经济效益怎么样呢?莲藕种植需要掌握哪些种植技术呢?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农户们参考。

莲藕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总结

莲藕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

1.种植莲藕的生产成本投入

1.1生产资料投入

1.1.1尿素:40公斤/亩×2.8元/公斤=122元/亩;

1.1.2复合肥:100公斤/亩×3.6元/公斤=360元/亩;

1.1.3农家肥:1000公斤/亩×0.6元/公斤=600元/亩;

1.1.4农药:50元/亩;

1.1.5种苗投入:300公斤/亩×4元/公斤=1200元/亩。

1.2劳动力投入

1.2.1整地移栽:6个工日/亩×100元/个工日=600元/亩;

1.2.2田间管理:3个工日/亩×100元/个工日=300元/亩;

1.2.3收获采挖:1.6元/公斤×2308公斤=3693元/亩。

种植莲藕的每亩生产资料投入合计2332元,劳动力投入合计4593元,生产成本投入总计6925元。

2.种植莲藕的产出效益

2015年三川镇统计数据的莲藕平均亩产量2308公斤,市场综合价格为4.10元/公斤,种植莲藕的亩产值为9463元/亩。

3.种植莲藕的经济效益

每亩纯收益=亩产值-亩生产成本投入=9463元-6925元=2538元

莲藕栽培技术

1.藕田选择选用上层具有松软而肥沃的淤泥层,下层土壤较坚实,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田栽种。

2.整地施基肥栽藕前,应将田土耕翻,并施入大量有机肥,不能翻耕的沤田,也要清除杂物,整平。种藕前1~2天,每667平方米施入100~200担水草绿肥,反复耙耖,使田平土软,然后放入3~5厘米浅水备栽。

3.选种栽植从留种田中挖取藕种,最好选用亲、子藕连在一起的整藕做种。种藕要符合本品种的特征,至少要求两节,且藕身较细,完整无损,整齐均匀,节细,子藕多顺向一侧生长的为好。栽植密度一般行距150~210厘米,穴距120~150厘米,早熟品种和瘦田栽密些,晚熟品种和肥田栽稀些。每穴栽全藕1支或亲、子藕2支,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0~250千克。

4.藕田管理①除草。栽后2~3周,见有荷叶浮出水面,就要开始除草,一般进行2~3次,到荷叶长满水面为止。②追肥。栽藕后1个月左右,当植株已长出1~2片立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栽后2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次施用人、畜粪肥30担或硫酸铵15千克左右,第一次可少施,第二次宜多施。具体用量应视田土肥瘦和植株长势、长相而定。③水位调节。栽藕后,保持浅水3~6厘米,促进泥温升高;生长期加深到15厘米左右;后期结藕,又放浅到3~5厘米。④转藕头。在藕田四周发现有嫩叶长到田边,就应伸手下泥,轻轻拉出幼嫩藕鞭转向田内,以免结藕跑出田外。

5.病虫害防治虫害有莲根叶虫,又称水蛆,多在夏季发生,幼虫潜在藕茎节和根上吮吸汁液,使荷叶发黄。可结合追肥,撒盖水草,闷死水蛆。还有蚜虫和斜纹夜蛾幼虫危害嫩叶,可用克蚜宝1500倍液或用4.5%高效氯氰菊脂2000倍液喷杀。

6.采收留种采藕前,先放浅田水,或放干田水,再取挖。留种田保存到第二年栽藕时采收,边采收,边采种。

种植莲藕:做那种防水层的藕池,一亩地要投资在五千元左右。一亩地一般能产5000-6000斤藕。

种植莲藕:

生长状况、抗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的能力以及球茎的个数和重量。因此,培育荸荠健壮苗就成为夺取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

1、严格选留种,保全苗作为种用荸荠必须在上一年植株生长的后期对地上部进行观察。将地上部群体生长整齐一致、无倒伏或倒伏轻微、无病虫危害的田块定为留种田,此为初选。荸荠收获时,从留种田中选外形圆整、表皮无破损、芽头粗壮、皮深褐色、单球茎重在15~20g以上、符合于所采用品种特征的球茎贮藏越冬,再进行复选。伏水荸荠4月中旬、晚水荸荠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催芽育苗时,从贮藏的荸荠中选择饱满、表皮光滑且色泽一致的球茎。皮色不一致的花荠通常是带病荠,应予剔除。将选出的芽头粗壮的种荠进行育苗,此为决选。

2、药剂浸种浸根,育无病苗荸荠秆枯病是荸荠生产上的大敌,农民称为瘟病。常因此病的危害导致荸荠减产,严重者甚至绝产。种荠带菌是以后病菌扩展、蔓延的主要来源。若种荠带菌,在生长期中即使多次用药防治,也基本上效果甚微。而采用育苗前药剂浸种,栽植时用药浸根的方法,防病效果十分显著。具体做法是在育苗前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种8~12h取出沥干,然后催芽育苗。栽植前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浸根16~24h。

3、假植促根,育壮苗荸荠栽植后必须早发棵、早分蘖、早分株、早封行,才能早结荠,获高严。因此,栽植苗必须根系粗壮发达。假植是促进发根的有效手段。通常荸荠最初排种时球茎相距3cm,大约20~25天,苗高20~25cm时移苗假植1次,移苗距离放稀到12~15Cm,这样既利于发根,又扩大了苗的营养面积。移苗时发现病苗、瘦弱苗还可及时剔除。

4、浅水薄肥,育大苗育苗期间尤其是伏水荸荠育苗期间温度不稳定,有时温度偏低,不利苗的生长。苗期灌浅水可以提高土温,促进苗的生长。一般在移苗之前灌水深1~2cm,移苗后,随着苗长大,气温也逐渐升高,灌水深掌握在2~3cm,最深不宜超过4cm。苗期追肥宜轻施勤施,当苗高10cm左右时浇稀粪水1次,随即浇水,以后每隔5~6天浇稀粪水1次。这样在栽植时苗高可达35~40cm,有的甚至达60cm以上,叶状茎粗0.5cm以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