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技术的注意事项
1、底肥。在种植作物之前的话,一般来说都是要施入底肥的,这个很重要,相对来说底肥的肥效时间比较长,足量的底肥可以让作物生长更加好。到了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非常的炎热,不太适合种植新的作物,所以大棚也会休息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就是施底肥的好时间。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可以把肥料大量的使用进去。不过如果是在冬季的话,因为大棚可以调控温度,所以这一茬作物收获完了,几乎紧接着下一茬作物就要来了,有一些甚至这一茬作物还没有收获下来,那边已经开始提前育苗了。所以这个时候施底肥的话时间就比较的赶,没有时间去等着它发酵,一定要使用已经经过完全处理的有机肥才会比较安全。
2、水分管理。给作物浇水的量,还有频率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夏季,秋季的时候气温比较高,水分蒸发的速度比较快,所以说蔬菜移栽之后浇水的量会比较的大,要不然的话很快就蒸发掉了,又要再浇第二次水。但是在其他两个季节的时候气温相对来说就比较低,这个时候蔬菜移栽之后,水的话就不需要太多,否则会让土壤温度下降,只需要浇在蔬菜定植的那个位置就可以了。
3、定植。早春的时候,蔬菜的价格是越来越低,所以在前期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提高产量,适当的定植可以密一些。冬季节的话就是相反的,这个时候菜的价钱是越来越高,前面的时候长得比较好,种植的时候稍微稀一点。秋天的时候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定植要稍微深一点,以免根系受到阳光的照射影响。然后在天气比较冷的冬春季节,土壤的温度比较低,这个时候定植的深度就要稍微的浅一些,可以让根系更加的透气。
大棚种植技术
在温度低,难以安全越冬的地区,需行大棚保暖栽培。一般采用宽6米、高2.5米、长30米的拱形大棚。构筑深沟高畦栽种,在地下水位较高,土壤较黏重的地区,沟深不得少于30厘米,每棚筑2~3畦,栽培密度和露地种植相同,培育管理工作也基本上和露地栽培相同。
大棚有什么种植的技术?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一般来说,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排水方便,有蓄水池、河流或地下水丰富,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地下水位0.5米以下,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此外,大棚走向也很重要。一般以南北向或略偏西南为好。即南北为大棚长,东西为棚宽。东西两棚间距0.8-2米,中间有一宽30厘米以上的小水沟。
南北两棚间距2-3米左右,用于挖水沟、安供水管道、修建通行道路等。棚距在能正常生产的基础上,越窄越好,这样土地的利用率越高。到底是搭建钢结构还是竹木结构,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条件。钢结构大棚是用钢管或其它钢材造型后做成下方上圆拱的形状的大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可以搭建此类大棚。一般单拱宽度为10-18米,可以多拱相连。单栋钢管大棚顶高2.6-3.5米、跨度10-18米,长度不限最好在100-200米间。通风口高度1.5-2米、钢管间距2-3米。这样的规格,主要考虑大棚的抗风、雪和保温性能。单栋钢棚一般造价在每平方米20-40元之间。连栋大棚需要将单栋大棚的侧边通风口两两相连,需要在顶部安装通风口。连栋大棚一般用于科研活动或展示效果,且结构较为复杂、建造费用昂贵,建议不宜采用。棚架使用年限10-15年,不用拆卸。竹木结构即选用毛竹根据所建造的大棚形状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建成拱棚。一般根部直径在8-15厘米、长度5-10米的毛竹都可以。用水泥柱耐用结实抗老化。水泥棚架使用年限10-15年。广泛种植辣椒、番茄、土豆、茄子.黄瓜豆角.芸豆等。大棚的建造方法简便、建造费用相对较低,建议大家可以重点考虑。
目前有些地方采用一些化学原料加工生产大棚骨架。这种骨架有造价低、成型好、耐腐蚀等多种优点,是各种大棚骨架材料的理想替代品。还有一种复合材料大棚就是用水泥预制件代替竹木结构大棚内面的支撑木柱或竹柱,上面还是用毛竹做拱。这样做的好处是折旧成本低、抗风性能好、抗腐蚀。竹(木)拱杆可以拆卸保存,使用年限2-3年。并不是说竹木大棚就好,而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需要提醒一下,无论是什么棚在加盖薄膜前一定要再仔细的检查一遍大棚。如果发现有不光滑的地方要用废旧薄膜或者布条包裹好,有铁丝尖向上要挂薄膜的也要拉到向内面处理好,要求做到上好薄膜后不得有挂损的地方。
佛手的大棚种植技术一、建棚
温棚长50米、宽9米、后墙高2米,东西两墙高端高2.8米、低端高0.8米。棚架可用钢丝琴弦式结构,也可用竹木结构。棚盖用塑料薄膜外覆盖草帘。大棚前、后各挖深30厘米、宽30厘米的防寒沟,沟内填充麦草并压实。
二、定植
1.培育壮苗 繁殖佛手可采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方法,都比较容易生根。采用硬枝扦插应选用粗壮、无病虫害、无伤疤的一年生枝条,剪成30~40厘米长的枝段,下部剪成马耳形,并剪去下部的枝刺和叶片,上部叶片剪留1/3~1/2,用1000ppm生根粉浸泡2小时后插入苗床内。扦插后35~40天即可生出新根,当年出苗;采用嫩枝扦插可于七八月间剪取当年生春梢做插条,方法与硬枝扦插方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要注意遮阴和保湿,防止因日光直晒灼伤叶片,影响其成活率。
扦插苗成活后,要及时追肥浇水,并对病虫害进行喷药防治。每隔15天喷施一次叶面肥,可选用叶面宝800~1000倍液或尿素0.5%加磷酸二氢钾0.3%,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当苗高80厘米时应控制浇水并对其进行摘心,促使苗木健壮、枝芽充实。
2.起垄 种植前全园深翻40厘米以上,结合深翻每棚施腐熟的土杂肥3000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按行距2米起垄,垄高20厘米、宽60厘米。
3.栽植时间 春秋两季都可以栽植。春季栽植必须先扣棚,棚内最低气温要达10℃以上,地温要达6℃以上;秋季栽植可以用幼苗进行建园,也可以结合嫩枝扦插直接建园,但要注意霜降前必须扣棚保温,以防霜冻。
4.栽植方式和密度 沿垄中间开定植沟,沟深30厘米,随起苗随栽植。栽后应立即浇水,待水浇透后覆土保墒。栽植密度应掌握在株距0.5米左右。苗木一般不定干,可采取沿定植沟斜栽或弯干的方式控制其徒长。
三、温湿度控制
佛手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佛手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冬季怕低温冻害,夏季怕阳光直晒。因此,霜降后即开始扣棚。随着气温的降低,冬季可加盖草帘保温,一般大棚温度不低于5℃;夏季要适当遮阳,以防阳光直晒,灼伤叶片和果实。
对大棚湿度的控制可通过通风进行,扣棚后棚内温度维持在60%~70%,土壤湿度维持田间持水量的50%~70%。
四、整形修剪
1.除萌 佛手萌芽力强,生长量大。苗木定植后要及时抹除基部萌蘖,只保留中上部5~6个壮芽。
2.培养骨干枝和结果枝 把保留芽的发育枝作为骨干枝进行培养,枝长40厘米时进行摘心以促分枝(结果枝)。结果枝长到20厘米时进行弯枝以削弱其生长势,促使其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3.花果管理 佛手一般每个结果枝留2~3个花,坐果后疏掉2个保留单果,以保证养分的集中供应。
通常情况下,佛手坐果率较低,可用10ppm的2,4?D进行蘸花处理。每10~15天一次,连续两次。
五、病虫害的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