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有哪些问题
2015年甘肃水产养殖业补贴政策
实施范围
项目重点支持主产区、中心城市周边及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近的优势产区。在选点上突出集中连片,大力推进生产集中化、规模化,力求通过几年集中扶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
重点扶持渔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2015年计划扶持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10个。养殖规模需达到以下标准:池塘类养殖场池塘面积在10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水面面积3000平米以上。
水产养殖业补贴对象、标准及补助方式
(一)水产养殖业补贴对象:重点支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3年以上的渔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科研、技术推广等事业单位不列入补助对象。具有法人资格的补助资金严格控制在我省资金总规模的30%以下。
(二)水产养殖业补贴标准:2015年我省渔业健康养殖项目平均补助标准为30万元,补助资金只能用于改扩建补助。渔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在项目实施中当年资金投入少于上述标准的,不予补贴。
(三)水产养殖业补贴方式: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补助资金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进行拨付,对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并验收合格的项目申报单位给予补助。
资金使用方向
中央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补助资金扶持建设的内容须符合以下方向:
一是改善生产条件。重点进行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养殖机械设备升级,完善进排水、水净化和废水处理设施设备,配备水质监控、疫病防控、节能减排和质量检测装备,购置优质苗种、全价配合饲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物,提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重点是强化养殖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健全以“三项记录”(养殖生产过程、品采购使用和产品销售)为重点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三是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养殖水净化和废水处理、水质监测与调控等技术,普及疫病科学防治技术。
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在上述内容中自主选择、填平补齐。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设施化养殖即为养殖设施现代化,以生猪养殖场为例。
生猪养殖场设施现代化以生猪养殖场自动化养殖设施、饲料散装配送设备等为重点。加快配备栏舍智能化控温、喂料、性能测定和防疫消毒、畜禽排泄物处理等设施设备。大力推行饲料散装配送,加快散装饲料运输、储存、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
一、母猪定位栏
猪定位栏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一个产物。
①节约占地,增加单位饲养头数,适合集约化养殖。
②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饲喂及粪便的清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③便于统计,母猪生活在定位栏里一目了然,统计挂牌,不容易出错。
④避免母猪的争斗,减少流产率。
二、母猪产哺床
①能保护仔猪,防止被母猪压死;
②能为初生小猪提供适宜的小气候和小环境;
③能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减少仔猪疫病;
④便于对母猪和仔猪的管理。
三、温度调节系统
夏季的养殖场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作用下,室内温度控制在28℃左右,让猪享受人一样的空调待遇,舒适、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天。
冬季保育室加温能常年保持30℃左右的室温,而且昼夜温差小,对刚断奶仔猪顺利渡过“断奶关”,避免“冷应激”而引起的腹泻,可明显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如下:
1、水产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促进我国渔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国家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为水产养殖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2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指出,受全球、特别是亚洲水产养殖业增长的推动,202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达2.14亿吨,其中1.78亿吨为水生动物,3600万吨为藻类。
我国渔业发展较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水产品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价格冲高回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量额双增,渔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
从养殖面积看,202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009.38千公顷,同比下降0.3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025.51千公顷,同比增长1.50%;淡水养殖面积4983.87千公顷,同比下降1.12%;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面积比例为28.9:71.1。
随着近年来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全国多地发起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养殖污染的行动,内陆地区大量养殖网箱被拆除,虾塘、鱼塘被回填、封井、禁养,沿海地区不少滩涂也被划出禁养区,不少蚝排、蚝桩也被拆除,使得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持续下降。
2、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目前国内市场的水产消费主要以鲜活水产品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时受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对省时、健康、高性价比的饮食需求。
连锁餐饮企业对标准化生产、降本增效的高需求,使得方便快捷的预制食品,包括冻鲜冰鲜预制水产品受到餐饮行业等企业和个人消费端的追捧,需求量不断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养殖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利用遥感图像、人工智能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一步确定水产养殖中生物生长的详细情况,从而开展基于实际生产的调控决策,并逐步解决不同养殖环境下引起的客观问题。
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对未来水产养殖行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及规划,到2025年,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水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
1、能经济地为人类提供优质动物蛋白食品。在动物饲养中,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较之陆生恒温的家畜、家禽能量消耗少,饲料转化效率高,产品中动物蛋白质含量也高。
2、能为工业提供原料,是医药工业、化学工业、饲料工业等的重要原料来源。
3、对于弥补海洋捕捞的不足具有重大作用。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量日益增加,但捕捞量受到天然渔业资源更新的限制。渔业预测指出,年渔获量不断增加的趋势已达到顶点,今后单靠捕捞天然渔业资源将无法满足需求量。
4、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在近海地区,可因养殖产量增长减轻捕捞强度,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在内陆水域,水产养殖与农业的其他一些生产相结合,利于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