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种植园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掌握种植园节水灌溉技术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实施先进的灌溉方式,如地表灌溉、滴灌、喷灌、定位灌溉、封闭式渠道灌溉及地下灌溉等,其中地表灌溉中是最节水的灌溉途径是小畦灌溉和细流灌溉应制止大水漫灌的方法;小畦可以以一株果树为一畦,一般为5-15m长。漫灌和大畦灌溉有相当浪费水源,溪流沟灌是边开沟、边灌溉、边覆土,有利于蓄水保墒,这种细沟长度及间距应随土质及地面坡度而变化。
2、 合理灌水,在适当时期以最少量水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要掌握植物对水分营养反应的特点:不同种类或品种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及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有差别;在土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取决于其自身的蒸腾量及其生长发育阶段特点;植物种植结构、密度、栽培管理方式等也影响其对水分的需求量;水分胁迫在有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中具有后效作用;灌溉时间及灌溉量的确定要取决于采用的灌溉技术;此外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貌等条件。因此,合理灌溉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果树需水非关键时期是节水的重要时期,可以不灌溉或最少灌溉。
3、 灌溉后及时采取保墒措施,减少植株蒸腾及土壤蒸发,如用秸秆、地膜、沙石等材料覆盖,或在土表施用化学覆盖物质等。减少植株蒸腾可采用修剪、整枝、疏叶疏枝、疏花疏果、应用抗蒸腾剂、合理施肥、协调生长等措施。
果园下施用有机肥,沟施要比撒施好的多。这是果树种植者多年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我的枣园施肥,除特殊情况外,从不使用撒施的方法,进行施肥。撒施与沟施相比存在着挺多弊端。
一,撒施有机肥的弊端。
撒施,就是把有机肥布撒在树下的地面上,然后进行树下土壤耕翻,使土壤和有机肥混合。
1容易造成有机肥的浪费。
由于有机肥布撒在果树下的地面上,在施肥后浇水过程中,一旦不小心出现水量过大,就会把部分有机肥冲走,使它远离果树,如冲走后的位置在果树的根系生长范围以外,根系就无法吸收到有机肥的营养,造成有机肥浪费。
布撒有机肥后如遇雨,特别是大雨,果树下的水流很可能把大多数有机肥冲走,造成有机肥大的流失,等同于没有施用有机肥。
2不利于果树根系深扎。
撒施有机肥,使农家肥都存在于距根系较近的土壤表面。果树根系具有趋肥生长的特性,为了吸收其营养,就会努力的向表面生长,生长较浅的根系可能伸长至土壤表面,甚至裸露出地表,较深的根系也会向土壤表层生长,最后致使果树根系整体生长较浅,不利于果树的牢固,也不利于根系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其他营养,不利于果树生长。
3影响果树园区内的环境。
如果使用的有机肥是农家肥,裸露于地表,有气味,会招引苍蝇、蚊子等害虫,增加果树染病风险。有机肥的继续发酵,产生的少量氨气,会对果树下部产生微小的熏蒸,容易损伤果树下部叶片,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
同时,裸露在地表的有机肥经受风吹、雨淋、暴晒也容易造成有机质流失,降低肥效。
二,沟施有机肥的好处和方法。
用沟施方法施用有机肥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撒施有机肥的所有弊端。沟施有机肥,常用的有三种施肥方式,并且也不是随意挖沟即施,这里也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
1环状沟施肥。
环状沟施肥位置,在树冠投影外缘进行。施肥时在树冠投影的外缘,以树干为圆心,挖一条闭合的环状沟,沟宽30~40厘米,深40厘米,把有机肥均匀铺入沟中,覆土后浇水。
2放射状沟施肥。
放射状沟施肥,是以树冠投影外缘为起点,以树干为圆心,放射状向外挖4~6条放射沟,沟长30~40厘米左右,宽20~30厘米,深40厘米左右,把有机肥铺入沟内浇水,即完成。
3条状沟施肥。
条状沟施肥,在两行果树之间挖一条款30~40厘米,深40厘米左右的条状的施肥沟,依次挖满整个果园,把肥施入沟内覆土浇水,完成施肥。
此外,果树的有机肥施用还有穴施、喷洒叶面肥等多种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总之,开沟施有机肥的好处远远大于撒施,撒施有机肥只在时间紧、人员少,施肥要求迅速时使用。正常情况下,为果树施肥,都采用沟施或穴式方式来进行,尽管沟施与撒施有机肥相比,有施肥用时长、费力、费人工的缺点,但从肥效发挥等方面考虑,利大于弊,是果园种植中,提倡使用的施肥方式。我的枣园施肥时,是一直延续使用沟施这种方式的,效果很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