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是新增灌溉面积,什么事改善灌溉面积

灌溉:用水浇地,指的是为作物的生长补充水分的措施

什么是新增灌溉面积,什么事改善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补充水分的平面大小

新增灌溉面积:指在上年、上月或者是其他的相关周期内新增加的面积大小

改善灌溉面积:较上个周期内提高、提升的灌溉面积的大小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灌溉的名词:

设计灌溉面积:按规定的保证率设计的灌区面积

有效灌溉面积:一般年景可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和园林草地等面积

保证灌溉面积:在灌溉工程控制范围内, 可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制度实施灌溉的耕地面积

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 (记者姚润丰)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8.55亿亩,占世界总数的1/5,居世界首位。

据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晓东介绍,中国以占全国耕地48%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80%的粮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是命脉中的命脉,灌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王晓东介绍说。1952年9月,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工程——珥陵灌区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大面积电力灌溉的开始。自1996年开始,中国先后对393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亿公斤,增加节水能力105亿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475。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力争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 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以上。

与此同时,灌区灌溉方式、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水漫灌、土渠灌溉等粗放的灌溉模式得到有效遏止,新型、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渠道硬化防渗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应运而生,“参与式管理”让灌区水工程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供水设施越来越多,水资源利用效率越来越高。灌区成为支撑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柱。

1、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耕地质量退化等原因,导致人们需要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产量。

2、应该将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改为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