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的中药材
药名稻草
别名稻穰、稻藁、稻杆、禾秆、也可以称之为麦秸秆
汉语拼音dao cao
归经脾;肺经
考证出自《滇南本草》。
科属分类禾本科
主治噎膈;反胃;食滞;腹痛;泄泻;消渴;黄疸;喉痹;痔疮;烫火伤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采收和储藏收获稻谷时,收集脱粒的稻秆,晒干。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动植物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性味辛;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150g;或烧灰淋汁澄清。外用:适量,煎水浸洗。
出处《中华本草》
适合种植的中药材
1、苘麻(qǐng má)
功能主治
(1)种子(苘麻子):苦,平。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用于角膜云翳,痢疾,痈肿。
(2)根(苘麻根):用于小便淋痛,痢疾。
(3)全草或叶(苘麻):苦,平。解毒,祛风。用于痈疽疮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2、狗尾草
功能主治除热,去湿,消肿。可入药,治痈瘀、面癣。
3、苍耳
(1)苍耳根:用于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症、痢疾。
(2)苍耳茎、叶: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用于头风、头晕、目赤目翳、疔疮毒肿、崩漏、麻风。
(3)苍耳花:用于白癞顽癣、白痢。
(4)苍耳子果实:散风湿、通鼻窍、止痛杀虫。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癣、瘙痒。
禁忌:不可与猪肉、马肉、米泔水共食。不宜做苍耳饼吃,更不得随意生食嫩叶或果实。严格掌握剂量,按医嘱服用。血虚头痛不宜服用。
4、艾草
艾草,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
可用来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5、酸枣
功能主治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酸枣作为食品,较为普遍。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虚口渴等症。有镇定安神之功效补肝胆、宁心敛汗的作用。
扩展资料:
龙葵,龙葵在农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它的果实是很多小孩子小时候最喜欢的吃的零食,龙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边,荒地,全草皆可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用于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咳嗽痰喘,水肿。?
根:苦、微甘,寒。用于痢疾,淋浊,带下病,跌打损伤。
适合种植的中药材:桔梗、板蓝根、生地、白术、柴胡。
一、桔梗
桔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常见于山地草坡、林缘、丘陵、山区或有栽培,合适种植桔梗的地区为中国全国各地。人工种植桔梗的亩产量大约在200-300公斤,价格也相当不错,很有种植前景。
二、板蓝根
板蓝根又名菘蓝、山蓝、大蓝根,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它常见于山林边缘,或者比较潮湿阴凉之处,目前绝大多数为人工种植,合适种植板蓝根的地区为,河北、陕西、河南、安徽、山东等地。
三、生地
生地是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又叫生地黄、苄、怀庆地黄等等。它常见于海拔50-1100米的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合适人工种植的地区为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江苏等省区,可以说全国各地基本都能种植。
四、白术
白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常见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的一些阴凉处,我国适合种植白术的地区有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人工种植白术的亩产量为200-300公斤,而且需求量比较大,货源紧缺,是农民发家致富好品种。
五、柴胡
柴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又称为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它喜欢生长在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我国合适种植柴胡的地区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