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拍摄树林局域光让画面更生动?

1. 如何拍摄阳光明媚的森林

如何拍摄树林局域光让画面更生动?

如果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拍照用用相机自动的设置参数,那么你会得到这样照片:

整个照片没有景深,看起来还算正常,因为我选的角度可以(这个照片是我在教一个没有摄影经验的人如何摄影)。这个照片是用手机拍的,如果你有专业相机,就应该拍摄更专业的相片。

让我们看看森林里都能拍摄什么样的照片吧

这张照片看起来具有景深,给人舒适感,好像你真正站在森林的这条路径上。要制作这样的照片,你需要:

1. 单反相机

2. 焦距不重要,但是光圈要是1.4F

打开相机中的程序,找到模式A或者模式AV(光圈优先级)。并设置光圈2.0或者2.2,其他设置为自动调整。

现在你就可以聚焦任何对象,会突出你的物体,创建照片的景深。

PS.如果你想手动版控制,打开M模式,手动设置ISO,白平衡和快门速度,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ISO应该相对减少,白平衡设置为日光。

3. 森林中的日落

如果你想拍一张日落的照片,因此我们要传达树木之间的光线之美。先上个错误示范:

为了避免这种平坦而丑陋的照片,一定要购买1.4F或者1.6F光圈的镜头。

如何利用自然光拍摄人像?

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

 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喜欢记录美好的事物,所以说摄影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而且学会摄影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向往的事情,下面是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

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1

 1、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避免单手握持。双手握持时,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相对更稳定。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两臂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

 2、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因为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

 3、正确的站立姿势。拍摄时,应一脚前。一脚后。而不要让两个脚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此外。拍摄中应大腿绷紧、小腿放松。以避免根基抖动影响稳定。

 4、学会调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由于心跳和呼吸。人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晃动的。但我们可以在拍摄时先深吸一口气,使自己稳定下来,然后吐气。再平稳地吸气。按动快门瞬间要屏息,将抖动降低到最小。

 5、学会半按快门。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门。相机快门的行程分成两步。即半按快门相机开始自动对焦和测光。再向下全部压下时快门才会启动。否则无法正确测光或对焦,图像虚且曝光不准。按动快门的一瞬也应保持稳定和柔和

 6、在安全快门时间范围内进行曝光。

 7、手持时,有防抖尽量开防抖。上三脚架时,关闭防抖,避免防抖系统干扰。

 8、不要背摄影包或手里提东西拍照。若长时间曝光,将身上的装备全部放下,额外的负重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抖动。

 9、寻找稳定的依托。如果测光值显示的快门速度远长于安全快门速度。而手头又没有三脚架。这时候。就可以寻找一些稳定的依托物来进行应急拍摄。例如。将身体靠在树木或墙壁上就要比无倚靠站立稳定。曝光时间在1—3秒之间的情况下。用双手将相机紧紧的抵在支撑物上使其保持稳定,也经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有的时候。可以将相机直接放在地上或墙头这样的平面上进行拍摄。其稳定性堪比三脚架。如果拍摄的是风景等对象,还可以把相机放在摄影包或豆袋上用自拍来拍摄。豆袋是一种里面装满豆子或陶粒的布袋,可随意变形,还不易磨损相机。

 10、善用三脚架 、独脚架。“三脚架看出摄影师的态度”。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尤其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11、善用RAW格式!存储卡够大,风景,就用RAW格式。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白平衡、色调也更容易纠正,为后期处理提供最大的空间。

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2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三、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3

  1、用最近的距离拍摄

 不要用变焦镜,而应该用个人的温暖和热情去接近被摄者,可以的话捉着被摄者的手拍摄,虽然好像很难,但大部分人都喜爱拍照,如果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友善与真心打动而乐意被你拍下微笑的那一刻。

 在最初摄影的时侯,拿着电话在街上不停拍,但耐何拍路人的时侯根本不可能近距离接触甚至拍摄,这样的拍摄虽然有些难度,但细心留意一些小孩或在逛街的情侣其实很乐意拍照,相片更能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呢!

  2、捕捉那一刻,无关主体

 摄影其实就是感觉,很多摄影师为了拍出一系列完美的作品,或者把那个人,那样东西拍得十分*,但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失了对摄影的感觉,拍摄其中一项最重要元素便是要表达摄影师拍下相片的心情,和想表达什么,生活就是在记录每一个时刻,而不是刻板,硬硬的。有些很奇怪的照片反而会引起共鸣,甚至给读者发挥想像力的空间。

  3、用不同的角度拍摄

 很多摄影师常犯错误就是以为自己拍的角度好,便停止发掘新角度。不停用同一个角度拍摄反而会令自己目光狭窄,只有不停的到处乱窜乱跳,跳高,越来越低,回去,回到前面,高拍,低拍,你会发现这张最美的构图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然后又学会了多点。

  4、以主体视平线拍摄

 拍摄最重要的视平线不能忽视,如果你拍摄的婴儿或幼儿,甚至鸡,拿到较低。让你的膝盖变肮脏。他们眼睛望向镜头时的优势是强大的,而向下看时会很疏远。

  5、惊喜藏于细节中

  6、利用道具

 觉得人像拍摄除了要有好的灯光和模特,道具也是十分重要的。每日常见的东西物件例如椅子,梯子,空箱,婴儿座椅,所有这些有助于触发情绪物件,都可以成为给照片增添味道的道具。

  7、利用特殊光线

 平时在家可以多留意哪个时间和角落的光线是最美的,您可以将对象移进光源中或只是恢复到一个特殊的地方,假装有些事情正在发生,在光线不足的时侯也会加一些人造灯例如蜡烛,营造最美的拍摄光线,特显被摄者最美的一面。

  8、避免在阳光直*下拍摄人像

 避免在阳光直*的角度拍摄人像,可以利用墙面的反*,间接地得到更柔和的光线,这样拍出的人像会更美更舒服。

  9、随时拍摄

 用心随时随地拍摄,你会发现你捕捉的时刻都是你意想不到的。

  10、拍很多很多照片

 如果只是拍一张半张,你不会意识到人像最美最好的捕捉点在哪儿,即使是iphone也不能当下告诉你,人像表情各有不同,动作,头部倾斜了相片感觉又会不同,只有不停地拍摄便可得出你最满意的照片。

纯自然光人像的拍摄

纯自然光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通过门、窗受到自然光(阳光)的直射照明,散射照明或这两者共同照明的光线效果。

直射光照明的光影效果强

室内空间的环境家具的颜色比较深,人物靠近落地玻璃窗,大概是1点左右,直射光源透射到美女面部,产生了强烈的明暗光影效果,由于人物面部离玻璃窗很近,人物面部的光线亮度很强,人物的背部和身体上的亮度是屋内现场环境光的亮度,比太阳直射光暗,和面部很好的形成了明暗光比。拍摄的时候利用了前景的结构,把玻璃上人物的投影记录下来,让画面更加生动。

图150MM F1.41/2500 ISO 200

图250MM F1.41/2500 ISO 200

图2左图7分身构图,室内空间的光线略暗,人物背对镜头的角度,面对直射太阳光,窗外的阳光很强,兰兰的天和人物背部室内的暖调形成画面的对比色,室内自然光条件下的空间透视非常漂亮。图2右图全身构图,把窗帘放下挡住窗户光,通过窗帘前景的营造,人物侧面的背部曲线和人物面部的角度,让人物主题非常突出。以上的三幅照片都是在同一个场景拍摄的三种不同的感觉,都是窗户的纯自然光和现场环境光的一个结合,没有增加任何的辅助光源。

利用自然光拍摄不同的影调

图324-70MM F81/60 ISO200

图3的自然光拍摄的剪影效果,利用亮面定光,人物的轮廓线条在窗户的明亮之处跳跃出来,以背景环境太阳直射光的亮度烘托人物的暗部。

图424-70MM F81/30 ISO200

图4利用窗户自然光对人物塑型,脸上的立体感很强,光比大,空间透视强,人物的形式美感突出。

用色调控制窗户自然光

图524-70MM F41/125 ISO100

图624-70MM F41/200 ISO100

图5图6室内窗户边拍照也是为了寻求一种光影,心情随光而定,刻画人物的轮廓,线条,合理的处理好画面的影调。这几张照片没有加任何的辅助照明,反差相对比较大,光效比较明显。

拍摄到五点的时候,太阳光很柔和的从窗户外透射到模特的身体上.,让人感受一种温馨,让人产生一种联想。。。。。整个画面片暖调有油画感,色温8000K。

图724-70MM F2.81/200 ISO200

图7利用色温控制画面的色调,纯自然直射光的拍摄,光影效果明显,采取高机位的俯拍,享受阳光的休闲放松状态,强调了意境。

图850 MM F1.41/640 ISO200

图8窗边纯自然光改变了色温的K值,现场的色温5200K,相机设定2500K,低于现场色温,照片偏冷调。

综上所述,纯自然光的拍摄,更多的是利用不同的光质和色温拍摄出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感受人物不同的情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