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一亩产量多少
常规种植条件下,金樱子亩产量约为400-500kg,具体产量与种植管理技术,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水肥条件有关。金樱子生长习性:金樱子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正常生长发育,应当保证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种植地以肥沃,深厚,排灌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一、金樱子一亩产量多少
1、金樱子亩产来量
常规种植条件下,金樱子的亩产量约为400-500kg左右,具体产量取决于种植管理技术,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水肥条件。
2、金樱子习性介绍
(1)金樱子多分布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在200-1600m左右。
(2)金樱子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同时也能够忍耐零下2-3℃的低温环境,但若想要正常生长发育,应当保证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
(3)金樱子可以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存,但是以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4)金樱子的根系大多分布于10-30cm的浅土层,其主根不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
(5)生长周期:2月下旬枝芽开始萌动,3月上旬展叶,4月上旬现蕾,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花,10月中旬果实成熟。
二、金樱子种植技术
1、育苗
(1)将成熟干净的种子与湿沙按照1:3的比例混合均匀,贮藏至来年春天,然后按照行距20-25cm,沟深1.5cm开沟,将种子播入其中。
(2)播种后,覆盖一层1.5cm厚 的土壤,然后浇施一次稀薄腐熟人畜粪肥,并覆盖秸秆保温保湿。
(3)出苗后,撤去覆盖物。
(4)当幼苗长至80cm以上的时候进行定植。
2、土地整理
(1)按照行距1-1.5m,株间距60-70cm,穴直径50cm,深50cm的规格开挖定植穴。
(2)每个穴内施加5kg的腐熟厩肥,与穴底部的土壤拌匀,然后填上10cm厚的土壤。
3、定植
(1)一般选择在2-3月份或者是10-11月份进行定植。
(2)定植后,浇施一次定根水,并覆盖一层土壤(略微高出地面)。
4、管理
(1)定植后1-3年内,每年春季、夏季、秋季分别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和追肥。
(2)定植4年至封行前,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分别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和追肥。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
(3)施肥量根据植株的大小做出调整。春季和夏季以施加腐熟人畜粪肥或尿素为宜,秋季以施加腐熟厩肥和过磷酸钙为宜。施肥方法:在植株根部周围挖环状沟施加。
(4)定植后,每年的冬季进行剪枝。剪枝后,施加一次腐熟有机肥。
?人工栽培金樱子
(一)温、湿度 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在年平均温度20~21℃生长良好,一般生长在年平均温度大于15~18℃的地区。较耐寒,能耐-2~-3℃的低温。
(二)光照 阳光充足,生于向阳的山坡灌丛中。在荫蔽的环境中不利于金樱子的生长发育,植株徒长,叶色较淡,抗性差,开花结果少,产量低。
(三)水分 金樱子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不耐水涝,在低洼积水、排水不良、阴湿处生长不良。
(四)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的土壤都可栽培种植。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为好。土质黏重、盐碱地不宜种植。
近年来金樱子销路好。金樱子果实具有补肾固精和止泻的功能,主治高血压、神经衰弱、久咳等症。金樱子叶能解毒消肿,外用能治瘀疖、烧烫伤、外伤出血等症。金樱子根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等功能。当前由于金樱子使用量大,野生资源衰竭,如果人工栽培金樱子应该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1、繁殖育苗
可采用扦插育苗,也可采用种子育苗。
2、扦插育苗
冬季全封闭保湿扦插成苗率高。其具体做法是,于10~11月选取当年生发育充实、径粗在0.5~0.8厘米之间,完全木质化、无病虫害的硬枝。剪取顶梢部分,截成长20厘米的插条,每段有3个以上芽节,下切口成斜面,在近节下0.2厘米处。每50根1捆,用万分之五的生根粉或万分之五到十的萘乙酸溶液,浸蘸下切口斜面30秒钟,取出晾干后扦插。在整好的沙质土苗床上,按行株距12厘米×7厘米划线打点。插时,先用1根小木棒在点上打引孔,再将插条的1/2~2/3长度插于孔内,要求有1个芽节露出畦面。插后随即踩紧土壤,浇一次透水,冬季扦插床面加盖弓形塑料棚增温保湿。4月中下旬可将塑料棚拆除,进行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培育1~2年,当苗高80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定植。
3、也可用种子育苗
9~10月当果皮黄红色时采收,剥出种子,晾干后随即下种。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横沟,深1.5厘米。然后将种子拌草木灰均匀地撒入沟中,覆土与畦面齐平。播后床面盖草,保温保湿。每亩用种3公斤左右。4月中下旬出苗后,揭去盖草,中耕、除草、追肥。一般每年除草松土3~4次,结合追肥2次。幼苗培育2年,苗高8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注意选择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作苗床。
4、搞好定植
种植金樱子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好。凡土质粘重、易积水、多潮湿的地方以及盐碱土不宜种植。一般于早春2~3月或初冬10~11月份定植。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1~1.5米、株距60~70厘米挖定植穴。穴径和穴深均为50厘米。每穴施入厩肥或土杂肥5公斤,与底土拌匀,上覆盖10厘米厚的细土。每穴栽入壮苗1株。
5、大田管理
定植后1~3年内,每年春夏秋冬各中耕和施肥1次,第4年到封行前,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中耕除草和施肥一次。定植后每年冬季剪除枯枝、纤弱枝、密生枝、衰老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对生长强健的长枝,要进行短截修剪。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蔷薇白轮蚧。
6、采收加工
一般定植后2~3年始果。9~10月当果皮变为黄红色时采收。采回薄摊晒场,晒到半干时,用木板搓擦或放入竹筐中撞去毛刺,经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采果后挖出根、剪去须根和泥土,晒干即成商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