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猪舍消毒用什么方法好

猪舍“消毒”误区一:不生病不消毒。很多养猪户在养殖生猪的时候,都有一个常见行为,那就是猪不生病,就不为猪舍进行消毒工作。其实养猪老铁们的心中,也不是不知道经常消毒对猪的好处,保持卫生固然能够减少猪病的发生,但是这一次清扫消毒,费时又费力不说,又不是高危时期,惰性一上来,猪舍也就不发病不消毒了。但是实际上,养猪想要收益,那么“懒癌”不能犯!这些都懂的道理,不能等灾祸到了头顶才去准备,那时候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猪舍消毒用什么方法好

消毒

猪舍“消毒”误区二:消毒完不发病。这是很多养猪户对“消毒”行为的一个迷信,实际上消毒工作只是起一个预防作用,它并不能完全阻断病菌和细菌的传播,只是减少它一个疾病的发生。而很多养猪朋友们,在流行病期间,认为消毒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空气也是传播病菌的一种,而且猪本身的排泄种种行为,都是会产生细菌!并且猪舍之间d空气可不能完全隔断啊!所以平常养护的时候,最好做到定期定位,全面消毒。

消毒

猪舍“消毒”误区三:饮用水消毒。有些养猪朋友要么不做,要么一次做个彻底!猪的饮用水也来临一次全面消毒工作,这种做法就能够万事大吉?不不不,实际上给饮用水消毒是百害而无一利,不仅如此,消毒剂在水中是无缝溶解,猪饮用入体之后,还会引发许多的问题。甚至还会引发猪急性中毒的情况,甚至破坏猪的肠胃,引发许多不利影响,故而千万不要给猪的饮用水消毒。

消毒

猪舍“消毒”误区四:解毒剂直接接触猪群。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来给猪舍消毒的药剂都是对病菌的抑制效果很强的,但是它对生物本身还是会有影响,不仅仅是细菌,就是生物本身的活性细胞都会受到破坏。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接触这些消毒药剂,回家后也是洗澡冲洗掉了,但猪群直接接触到消毒剂,可没有人挨个去清洗。故而在喷洒药物的时候,最好能够将猪群先转移,避免猪群接触药剂后引发呼吸道疾病等症状。

如何做好猪场消毒工作?

说到猪场消毒,很多农民都不太重视。事实上,给养猪场消毒是养猪户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消毒做好了,很多猪病都可以在摇篮里被杀死,可以节省大量的药费,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率。消毒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杀灭或减少生产环境中病原体的重要技术措施。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途径,被养猪户认为是养猪场预防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消毒分类:1.日常消毒,各种消毒工作按生产要求在生产区和生猪中进行。包括定期对圈舍、道路、猪进行消毒,门诊前对产房、床位进行消毒,对断奶、断奶仔猪的伤口进行消毒,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2.随时消毒。这意味着当群中的一些猪患有一半的血液疾病或突然死亡时,需要立即进行局部强化消毒。3.终端消毒。使用多种消毒方法彻底清洁和消毒所有或部分猪舍。包括全进全出猪舍,重症传染病初期,解除封锁前的大规模消毒。1.物理方法:包括高压水冲洗、猪舍通风、高温、干燥、照明等。2.化学方法。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指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环境中病原体的消毒方法。3.生物方法。特别是指粪便、污水、垃圾等的产生。通过发酵产生热量来杀死病原体。养猪场的消毒设施包括养猪场和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猪舍门口的小型消毒池、人员进出生产区的消毒通道、堆放发酵场进行粪便处理。

1、门卫消毒人员消毒。换衣服或者工作鞋,换好的衣服鞋子可以在更衣室用紫外线消毒。2.车辆消毒为门卫消毒。对其表面和大门外喷洒消毒剂携带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然后通过消毒池进入养猪场。3.材料消毒。一般情况下喷洒消毒剂后即可使用,如遇疫情,建议熏蒸后使用。4.城市内生生产区消毒。要求每天清扫生产区主干道,每周使用消毒剂消毒一至两次,有疫情时增加消毒频率。5.给装猪站消毒。每次使用后,清管器装载平台和清管器驱动通道需要立即清洁,并喷洒消毒剂。

猪场的消毒工作很重要。

1、猪场的生产区门口要设有消毒池,消毒池里放上消毒液,最好是1-3%的火碱溶液,出入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消毒。这样可以预防人和车辆将细菌或病毒直接带入生产区,引起疫病的发生。消毒池里的消毒液要7到10天更换一次,以保证其有效性。

2、饲养员、防疫员等员工进入猪舍产房等地方工作时,要更换工作服,通过紫外线灯消毒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3、猪舍及猪舍周围要定期消毒,并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交叉消毒,以免引起细菌病毒对消毒药的抵抗性。

4、出栏一批猪,猪舍要进行彻底消毒,并空闲7天以上再进猪。

猪场要有消毒计划和消毒记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