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南果梨的种植栽培

梨是喜光树种,年日照时树需要1600-1700小时。在一定范围内,随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所以,栽培梨树时确定栽植密度,选用良好树形,控制树体高度和冠幅,维持单位面积上的一定枝叶密度,都是保持梨树有良好通风透光条件的要求。

南果梨的种植栽培

1.光照充足:树冠外围和上部叶片光亮,色深而厚,枝条充实,粗壮,果实发育充分,含糖量高,品质优。

2.光照不充足: 叶片色淡、变薄、芽小、坐果率低,生长衰弱,甚至不能形成花芽。 梨树各个器官的平均含水量在60%以上,果实则90%都是水,所以水是正常生长和果实发育不可少的。不同种类的梨需水量不同: 沙梨需水量最多,栽培地一般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

白梨和洋梨比沙梨需水量少,主产区降雨量在500-900毫米;

秋子梨需水量最少,栽培区年雨量为500-750毫米。 1.梨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沙土、壤土、粘土都能生长。沙质壤土上结的梨肉细、味甜、外观美,而粘土地上结的梨则肉粗、味酸、皮较粗。在粗沙或盐碱地上还会发生缺硼、缺锌和缺铁等病害。梨最适宜中性土壤(PH5.6-7.2),5.5>8.5时,都能生长结果。

2.土层厚度对梨树的长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土层<1米的梨园,一般都可丰产,而且树的寿命长;

20厘米>土层>30厘米 的梨园,不仅产量低,而且影响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3.土壤肥力也是直接影响长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土壤肥力高,特别是突然有机质高,梨树才能长势健壮,稳产、优质及持续增产;

土壤肥力低,则生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 1.不同种类的梨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及适应性不同:

一般说来白梨系品质适应范围较广,在年平均气温8.5-14℃地区都可栽培;

沙梨喜高温,要求5-23℃;

秋子梨要求8.6-13℃;

西洋梨要求0-13℃。

2.耐寒能力:

秋子梨最强,可耐-35--30℃的低温;

白梨较耐寒,一般为5--23℃;

沙梨和洋梨耐寒力较低,在低于-20℃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冻害。

3.在年生长周期中,当日平均气温=7℃时,梨树发芽;

当日平均气温<10℃时,梨树开花;

当日平均气温=24℃时,花粉管生长较快。 基肥秋施

基肥是梨树常年最枯基本的肥料源朱。基肥秋施,正好与秋根生长高峰的需肥规律用一致。并且肥交跨两年(秋和春),其肥效能在来春养分最紧张的4~5月份营养临界期得到最好的发挥。如果春施基肥,则需要经过2~3个月后才能见效,春季有劲使不上,其结果往往造成秋梢徒长,成花少而且不充实,并容易受冻害。

1、施入时间:应选择在果实采收前后(9~10月)施入为好。

2、施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全年有机肥和磷肥用量一次施入。对于大年树可适量加些氮肥,以助采收后的树力恢复。一般此期用氮量占全部用氮量的50% (含有机肥和速效氮)。

3、施肥方法:施肥最好与深翻改土相结合,也就是有机肥以深施为好,深度为50厘米左右;施肥的位置要经常变换,如:环状、全行长沟状、树盘内点穴状以及树下撒施后刨盘翻入等交替使用。

4、灌水:基肥施入后应结合灌水,否则肥效不能正常发挥。

对于夏季因病虫害、旱害早期落叶严重的树,则不能采用上述基肥施用方法。必须要少施肥,或者采取少量多次。注意不能以为树越弱越多施,以防充破秋芽再次生长,不但不能补充养料,反倒消耗树的营养。对于这种情况其施肥方法应叶以叶面喷施见效最快,可用0.5%~1%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喷施。

根标追肥

萌芽前(3月)第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主要是促进根、芽、叶、花展开,提高座果率。此期氮占全部用量的20%,追肥的同时应配合灌水。花芽分化前(5月下旬)第2次追肥,以三要素或多元素复合肥为好(幼树这两次追肥即可)。此期氮占总用量的20%,钾占总用量的60%。在果实膨大期7~8月追3次肥,以三要素或多元素复合肥为好。主要以钾肥为主,配以磷、氮、促进果实增大和提高品质。此期氮占总用量的10%,钾占总用量的40%。

1、追肥部位:要按树冠覆盖面大小来确定,不要过于集中施用,以免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造成肥害烧根。此外,要尽量多开沟,沟深15厘米即可,并且施均拌匀,使肥料与更多的根群接触便于吸收。有条件的地方随水灌施最好。

2、追肥方法:保肥水低的梨园,追肥必须少量多次,做到勤施少施,切忌一次多量,造成肥料浪费。对手密植园,追施肥料要增加亩施用量,减少单株用量,但也必须少量多次,最好的办法是行内撒施,然后翻埋。对于间作绿肥和秸杆覆盖的梨园,要适当增加氮素用量,以克服草与树争肥的矛看和覆盖物碳氮比值问题。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在落花后5月喷“亮叶肥”效果极佳。9~10月份叶喷较高浓度的氮肥,能增进秋叶的光合作用,增加贮藏养分积累;喷磷、钾肥对提高浓度的氮肥,能增进秋叶的光合作用,增加贮藏养分积累;喷磷、钾肥对提高品质效果良好。对于缺素症的梨园,进行针对性的喷肥,尤其是缺少微量元素,采用叶面喷肥速效、节省、实用。

1、喷肥浓度:尿素0.3%~0.5%,从春到秋都可喷用。春天喷浓度低些,晚秋喷浓度高些,结合每次喷0.3%~0.5%,生理落果后至采收都可喷,1年2~3次,与喷药结合;硼酸0.3%~0.4%,对于缺硼梨园,萌芽前喷1%,盛花期喷0.1%~0.3%,提高座果率,或喷硼砂 0.25%~0.5%加同浓度的石灰,盛花期和落花后20天同喷1次,可以防止因缺硼引起的果实凹凸不平,果肉变褐,木栓化黑陷病等;硫酸锌0.5%,加同浓度5~6月间喷防止缺锌引起的小叶病;硫酸亚铁0.3%~0.5%,在初发现黄叶时喷防止缺铁症。

2、喷肥时间及部位:天晴无风时早、晚喷,以防止中午高温引起药害。为延长肥效,喷肥时可加入6501展着剂2000倍液;喷肥部位以叶背面为好,因此处气孔多、吸收好。

除上述3点外,在施肥时还必须做到“三看”。即看天、看地、看树相。地力好,有机肥充足,雨水适中,追肥量多点、少点、早点、晚点都不至于出问题。施入多土壤能吸附贮存起来,相反土壤可释放提供。而地力有机肥少、或砂性土、树势弱的梨园,追肥要少量多次。同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都必须严格。对于营养生长过旺但结果少或小年树,施肥量必须考虑要减少氮肥用量,而弱树、大年树则相反。另外,如果按产量增加施肥量,必须根据树力、地力来确定,对于树力、地力好的梨园可以适用,而对于基肥少、地力差、树势弱的梨园,则不能产量增加几成,肥料也增加几成。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地施肥料。 1、提高果实品质,使果面颜色美观。南果梨套袋后,果面呈鲜红色。

2、保护了果面的光滑洁净,避免了风雨、强光、农药、灰尘等对果面的刺激,减少了果面枝叶磨斑、煤污斑、药斑。因此套果果面光滑洁净,套袋后延缓和抑制了果点锈斑的形成。果点小、少、浅,基本无锈斑生成。同时蜡质层颁布均匀,果皮细腻有光泽。

3、套袋果实细胞减少,果肉更加细腻。

4、套袋后可防轻微雹伤,有利于分期分批采收。在延迟采收的情况下,还可防止鸟类、大金龟子、大蜂等危害果实。

5、有效防治病虫害。

套袋后可有效避免梨黑斑病、黑星病、轮纹病、炭疽病等果实病害,以及梨食心虫类、梨虎、椿象等果实虫害。

6、降低农药残留量。

套在纸袋内的果实,由于不直接接触农药,完全能达到生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要求。据测定,不套袋果农药残留量可达0.23毫克/千克,而套袋果仅为 0.045毫克/千克。

7、提高等级果率。

梨果套袋栽培时一项高度集约化、规范化的生产技术,套袋前必须保证幼果授粉受精良好,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疏掉梢头果,残 果以及多余幼果,按负载量只留最好的果实套袋。因此,管理水平高的梨园,套袋果基本都能长成完美无缺的商品果,下脚果极少。

8、增加果实耐贮性。

果实套袋后避免了病虫侵入果实和果实表面的病菌、虫卵。大大减轻了轮纹病、黑星病、黑班病等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套袋果失水少,不皱皮,淀粉比率高,呼吸后熟缓慢,延长了销售时间,因此成为气调冷藏的首选果实。

在北方种植火龙果,怎样增加棚内温度?

莲雾性喜温暖怕寒冷,生长最适气温为25—30℃,喜好湿润的肥沃土壤,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砂土、粘土、红壤和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种植,但要做好整枝修剪、营养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产期调节等。另外,疏花疏果、套袋以及戴手套采收作业和田边集货等都是台湾莲雾商品化强调的技术环节。专业人士认为,这是果树科技研究成果的结晶之一,没有这一项栽培技术的提高莲雾可能还停留在庭院栽培的状态。莲雾结果较快,一般在栽种的翌年便能结出少量的的果实,以后逐年增加,一株树龄10多年的莲雾每年可采收三、四百公斤果实。

整枝修剪:

莲雾为常绿乔木,树的开张性大,为便于管理,在栽植后约离地面40~60厘米处选留健壮、角度大的主枝3~4枝,向四方均匀分布,将直立主干剪除或用铁丝拉斜,以养成良好的开张树型,树高一般不超过2.5米,但切忌在6~7月或8~9月开花期修剪营养管理1.每年催花成功后的9~10月间,母株需施氮、磷、钾为全年总量的50%(总量N-P2O5-K2O各为1.2公斤),另加鸡、鸭粪、饼肥或堆肥每株10~30公斤。2.花果期的10月至第二年5月分次施余下的50%氮肥和25%磷肥,并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一次钙、镁、硼、锰、铁、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这对芒果的品质和色泽都有重要影响;3.采收末期的6~7月施剩余的磷、钾肥。施用方法,结果树开花前的基肥,采用在树冠边缘向内离树干约30~60厘米处,开一环形施肥沟,深约15厘米,宽20厘米,施肥后覆土,其他时期的追肥可沿树冠外缘行沟施或撒施。

防寒保暖:

加强肥培管理使树势健旺及多施钾肥增强抗寒力外,可以于12月起每周喷施98%荼乙酸钠(SNA)及激勃素(GA?3)10~20万倍液,在寒流来袭前后一天再各喷施一次高浓度98%荼乙酸钠4~5万倍。若下霜,应于深夜或第二天早晨喷地下水洗去叶面的积霜。收获和加工 当莲雾固有的色泽出现,果洼(脐)展开时,就可开始采收。果实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放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莲雾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

火龙果不耐寒,所以在北方温室大棚种植,就多出来一个对大棚温湿度的管控问题,其实其他种植技术和南方露天种植火龙果是产不多大同小异的,“南果北种”学习的也就是南方火龙果的种植技术。

温湿度的管控:在冬季大棚条件下应该保证夜间温度为8℃以上,早春天气适宜温度为25℃以上不低于20℃,那么湿度保持在90%左右;夏季高温天气可以露天管理,但不要把棚膜全部掀掉,最好做到随时覆膜的准备;时间管理上从9月份开始全膜覆盖,12月份后晚间要加盖草苫子,但上午晴好天气要揭开草苫子透光。整枝修剪:火龙果为多年生的绿植,要经过多次的修剪整枝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株型,保持丰产稳产。原则上主干只保留两个侧枝,侧枝上的枝条要全部剪掉,节位低的和下侧枝都要剪除掉,主要的考量是侧枝枝条和节位低、下侧枝都不会结果,白白浪费水肥养分。那么对于定植后的火龙果植株要间隔半个月就要修剪一次,不能偷懒。

开花结果期:对于北方大棚种植的火龙果,每个挂果枝条只能保留2个花苞,多余的都要疏花摘除,注意鉴别畸形花苞不能留枝,2朵花苞的相间距离不能低于15厘米。疏掉的花苞还可以吃的,没有浪费,也是可以卖钱的一项经济收入。对于当年定植开花的火龙果株,可以每个果枝只留一个花苞,毕竟是一年生大苗,结果能力不强。

追肥浇水:火龙果在开花结果期也是要追施肥料的,期间对于水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施入化肥会对火龙果根系造成抑制,所以建议最好施入农家肥而不用化肥,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每亩施入量不低于50公斤,每月给追施农家肥一次,施肥后浇小水即可,不可漫灌。对于大棚火龙果的浇水灌溉,早春气温的需水量不大可以酌情浇小水,5、6月份气温升高就要充分浇水了,但在炎热夏季虽然高温但火龙果植株进入休眠,切记不可随意浇水以免烂根,秋季温差大则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病虫害:北方温室大棚植株火龙果,目前还少有严重病害,但主要会有蚂蚁、蜗牛啃食火龙果幼嫩枝条部位,但不建议喷药防治,根据我们老家农民的种植经验,可以通过在果园大棚里面养土鸡来实现防虫的目的,土鸡很是喜欢吃蚂蚁和蜗牛的;主要的病害为茎腐病和炭疽病等,可选用多菌灵、粉锈宁等杀菌剂喷雾防治,但要注意浓度的配比,不要发生药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