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灵芝怎么栽培(种植灵芝技术与管理)

灵芝作为人们心目中仙草的形象代表已经很长时间了,尤其是新白娘子中,白蛇用灵芝仙草让许仙起死回生之后,灵芝的地位就越发根深蒂固了。随着科技对灵芝的深度挖掘,灵芝也将逐渐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广泛种植的一种药材。

灵芝怎么栽培(种植灵芝技术与管理)

灵芝怎么种植

一、养料的配制

1、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约0.2%,拌料含水量70%;

2、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拌料含水量60%;

3、杂木屑约50%,麦麸约50%,尿素0.1%,拌料含水量60%;

4、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拌料含水量60%—65%;

5、玉米轴渣50%,杂木屑约30%,麦麸约20%,拌料含水量60%—65%;

6、杨树叶75%,米糠(或麦麸)25%,拌料含水量60%;

7、稻草粉45%,杂木屑约30%,麦麸(或米糠)约25%,拌料含水量60%—65%。

二、装料和灭菌

将培养料拌好后,焖放半小时后装料。常规塑料袋可装干料0.25—0.3公斤。装袋时用手压实,料面要平,然后用锥形木棒从料面中央扎一直径2.5厘米的通气孔,袋口塞好棉塞,包一层牛皮纸。如装瓶,可用容积为500—1000毫升、口径为3.3—4.6厘米的广口瓶或蘑菇瓶,装料法基本同袋装法。装料后把料袋(或瓶)分层排在锅内,在1.5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下灭菌1—2小时,或常压灭菌8—10小时。要求当天装料,当天灭菌,当天接种。

三、接种和培养

培养接种最好在接种箱进行,若无接种箱,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或开水蒸气上方亦可。接种室内和接种工具亦应严格消毒,工作人员戴上口罩,用肥皂洗手三次。用接种耙或镊子从瓶内取出一块枣子大小的菌种,迅速放入栽培料瓶(袋)内,然后将瓶口(或袋口)塞好棉塞并包扎牛皮纸,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灭菌。保持室温24℃—28℃,接种后25天左右菌丝便长满瓶(袋)。在发菌阶段应加强管理,防止杂菌污染,有杂菌污染者应及时淘汰。

当瓶(袋)内长满菌丝后,培养料表面逐渐出现白色的指头大的菌蕾,即子实体原基。当其生长接近于棉塞时即可拔掉棉塞,室温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提高到80%—90%,给予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过20天左右菌柄就可长出瓶(袋)口,柄端分化出菌盖。当菌盖边缘的浅白色或浅**消失时,菌盖边缘就停止生长变硬,颜色由艳丽转为暗粉棕色时即可采收。

灵芝高产栽培要点

1、选择适宜的栽培期:在江苏省泰州市,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5月20日后陆续开袋出芝。每年6--7月是梅雨季节,因此,要确保6月10日前全部开袋出芝,让灵芝子实体生长能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环境,从而取得高产稳产。

2、培养料要新鲜干燥:栽培灵芝的培养料要特别新鲜、干燥。新鲜培养料的营养丰富,杂菌含量少,有利于菌丝的萌发,抑制杂菌的生长。

3、发菌期通风透气:灵芝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灵芝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在制作灵芝菌棒时,最好用塑料和棉塞封口。对于用塑料绳扎口的菌袋,待菌丝封面后,必须在菌袋两头扎微孔通气。

4、出芝期合理喷水:灵芝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灵芝房的空气湿度为85%--95%.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湿度太低会使灵芝子实体瘦小,甚至僵化不发。子实体形成初期的水分管理以墙壁、床架、地面、空间喷水为主。当灵芝菌盖直径大于3cm后,要随着通风量的加大,增加喷水次数,每天3--4次,直接向灵芝喷洒即可。

5、宜采用仿野生栽培法: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墙式仿野生栽培比袋栽可增产20%--30%.因仿野生栽培时,土壤中含有灵芝生长所需的营养,且土壤的持水性好,能为灵芝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持续稳定的水分条件。而且菌丝通过在土壤中延伸生长连成一体,可发挥其整体优势。

灵芝的产地

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的在江西。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庐山最为出名。

灵芝产于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东部。我国普遍分布,但以长江以南为多,分布于长江以南高温多雨地带,具体省份为: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世界上灵芝科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亚洲、澳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处北半球温带的欧洲仅有灵芝属的4种,而北美洲大约5种。我国地跨热带至寒温带,灵芝科种类多而分布广。

灵芝长在什么地方

灵芝是中外著名的药材,以林中生长的为质量最佳、药效最高,主要生长在较湿润的地方,生于多种阔叶树朽木干基部及其周围地上,菌柄着生于地下朽树根和腐木上,目前也有人工大棚种植。目前已知灵芝属真菌约100余种,分布最广的为赤芝,其次为紫芝,还有树舌、松杉灵芝和簿树芝等均供药用。

虽然说野生的灵芝吸纳了大自然的精华,生长在最适宜的区域,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灵芝孢子粉的挖掘,以及在营造适宜灵芝的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为今后实现灵芝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在越来越多的灵芝盆景作为高档优雅的艺术品进入家庭、办公室等等场所,在欣赏灵芝盆景的同时也会想知道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下面一起来看一看灵芝盆景的制作和养护吧!

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

 1、芝盆选取:目前市场上的灵芝种类有很多,在制作盆景时,则先根据灵芝的种类、形态、大小以用颜色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盆,通常情况下,以暗色陶瓷盆为最佳,当然了,为了灵芝盆景的观赏性,最好不要选择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调单一。

 2、盆景制作

 ①首先用砂粒或石英石砂粒将灵芝形似生于砂石中,用铁丝织成网状放入盆中,将灵芝柄插入适当的网孔,然后用砂砾填充,当然这里的砂粒不要高出盆面。

 ②然后用玻璃胶、乳胶将灵芝与其他配件粘结固定在盆中适当的位置。

 ③最后用石膏将灵芝及配件固定于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还可陪衬晒干的苔藓、枝状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烂的植物,使盆景显得自然。

灵芝盆景的养护方法

 1、防潮:做好的灵芝盆景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回潮霉变。

 2、防虫:在盆中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等杀虫剂,以防虫害,若发现有虫时,则应进行熏蒸、冷冻或干燥处理,也可在阳光下曝晒。如灵芝有破伤或有虫眼,要用石蜡或胶布封住,以防害虫侵入繁殖,灵芝菌丝体最容易生蛆或生虫卵,可用酒精注入或用酒精棉球涂擦,但要注意不要在灵芝表面喷涂酒精,否则会损伤表面而失去光泽。

 3、防尘:因灵芝盆景可长久放置,表面容易污染赃物和灰尘而失去光泽,为防止污染和保持光亮度,可用清漆涂刷灵芝体表面,这既可防虫防潮,又可保持原有光泽,还可避免污染(即使粘染了灰尘一抹即掉),但涂漆不宜太厚,否则会出现龟裂,影响外观美,为了防止灰尘和害虫入侵,也可用玻璃罩将盆景罩上。

 4、修整:众所周知,灵芝盆景制作所采用的灵芝均采用人工栽培,当然了灵芝种类很多,制作者应根据设计图纸严格配色和造型,尽量使培植灵芝盆景成形,可用石块加工或用铁丝等编织而成。

 5、装饰:对制作好的盆景,还需精心装饰,以提高其观赏性与商品价值,如设计美观的玻璃罩,可防止灰尘或害虫入侵,制作牢固而好看的包装箱,可便于运输。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

 1、栽培种的制作

 原料配方为棉籽壳60%、杂木屑20%、麸皮20%,外加糖1%、豆饼2%、石膏、石灰各1.5%,硫酸镁0.4%。配制时先将主料干拌混合均匀,然后把糖、石灰、硫酸镁溶于水中,喷洒在主料中再进行翻拌,待含水量均匀时(60-65%)即可接种。菌种袋最好采用17?35CM的丙烯简料,两头扎口,两头接种。每袋可装干料0.5公斤。装料时要松紧一致,两头袋口要扎紧。

 袋装好后及时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维持8-9个小时,停火后再闷上5-6个小时即可出锅晾袋。待料袋温度下降至30℃以下时即可接种。接种时要严格控制,做到无菌操作,减少污染。发菌阶段要使光线阴暗,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保持在24-28℃。每隔7-10天翻袋一次,发现污染及时清除处理。一般经过25-30天菌丝即可发满料袋,5-7天后即可扩种,扩种时菌丝培养与栽培种相同。

 2、出芝的管理

 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安排出芝。当灵芝菌袋发满菌丝后,开始出现原基时,即可进行出芝管理。紫芝由于其柄短甚至无柄,所以覆土时不能全脱袋,应在一头留有2-3CM的菌袋,其余部分全脱,然后进行覆土。土应覆至袋口0.5CM以下以防芝层沾土,影响质量。每平方米50袋左右,袋间距2CM左右,覆土后用喷壶洒水,使袋头的余土冲掉,两天得剪掉袋口。芝畦不宜过宽,以80CM为宜,覆土整理后,开始控制温度。掌握22-30℃之间,空气温度控制在85-90%,增加光线,通气使菌蕾早形成,快分化。

 适宜条件下,一般从栽培至采摘约40天左右。 灵芝成熟的标志是,菌盖由薄变厚,颜色由浅黄变红褐色,菌盖周围白色的生长圈已消失,菌管内散 少量孢子粉。菌盖变成漆光色泽。成熟的灵芝已停止生长,抗逆抗杂菌能力减弱,加之芝棚的温湿度较高,所以易感杂菌。

 因此,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可用利刀从芝柄根部割下或用手直接拧断芝柄,采下的灵芝应及时放在干净的水泥场上晾晒,严防杂物粘附,也可以在40-60℃烘干,使水分降至12%。

猜你喜欢:

1. 灵芝盆景种植技术方法是什么

2. 观赏灵芝盆景造型制作研究

3. 盆栽灵芝的养殖方法

4. 盆栽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5. 灵芝的养殖方法

6. 盆栽灵芝的养殖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