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红富士苹果新树的枝条多长拉枝合适

实践证明,拉枝是红富士苹果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工作贯穿于果树生长的全部过程,用工多,效果明显,对果树整形、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果树光能利用等起到不可替代的调控作用。因此,正确运用这一技术措施,在红富士苹果管理制度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红富士苹果新树的枝条多长拉枝合适

1 充分认识红富士苹果拉枝的重要作用

1.1 拉枝有利于树形培养

果树生长的全过程中,树形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其树形培养离不开拉枝这项措施。果树生长周期长达30~40 a(年),甚至更长,为培养一定的树形而采取相应的拉枝措施与果树生长相伴全程。那些认为仅在幼树期至结果后的某一阶段才需要进行拉枝的认识显然是不全面的。现代果树管理中拉枝工作体现出了精细化和集约化的要求。

1.2 拉枝有利于平衡树势,实现早果丰产和优质

在合理修剪的基础上,对所留枝条和枝组通过拉枝进行人为角度调整,已达到树体上下前后生长均衡,避免枝条基部光秃,降低顶端优势,最终实现中干优势明显、树形规范合理、主枝间长势协调一致的整形目的。拉枝可实现果树光能的有效利用,对1~5年生幼树上的各类枝条、枝组进行及时拉枝调整,以拉代疏尽量少疏枝,使枝条在中干和主枝上分布丰满、均匀,相互之间协调共处。有些果农在生产中一味追求树形好看,于生长季大疏特疏枝梢,为整形而整形,不惜影响树体整体生长的片面做法是不可能达到早、优、高的生产目标的。

2 灵活运用拉枝措施

2.1 拉枝时期

拉枝在果树生长期内均可进行。拉枝的最佳时间依次为:1~2年生枝,宜在8月中旬和9月中旬进行,这时枝条生长充实,拉枝后容易固定,翌春萌芽多,树势呈中庸。3年生以上枝,宜于春季开花后至5月中旬拉枝,这时枝条较软,开角容易,伤口愈合快,背上冒条少,可避免果实脱落。

2.2 拉枝要求

2.2.1 确定角度 对不易成花、长势强的富士品种,主枝角度应拉到100°~120°。辅养枝的角度拉到下垂,使之早成花,早结果。

2.2.2 按密度确定角度 栽植密度大,拉枝角度也要大。栽植密度大的果园,主枝拉到100°~120°。栽植密度小的果园,主枝拉到80°~100°。

2.2.3 按树形确定角度 纺锤形主枝均拉到100°~120°,改良纺锤形基部永久大枝拉到90°~100°,上中部主枝拉到100°~120°,多主枝开心形主枝拉到70°~80°。无论啥树形,侧生结果枝组都要拉到自然下垂状态。

2.2.4 按枝的长势确定角度 长势强旺的枝,角度开张宜大;长势弱的枝,角度开张要小。

2.3 拉枝方法

2.3.1 拉枝程序 拉枝的程度为“一推二揉三压四固定”,具体是:一推,即用手握骨干枝或枝条向上方反复推动;二揉,将枝条反复揉软;三压,在揉软的同时,将枝条下压至所要求的角度;四固定,用拉枝绳或铁丝系于骨干枝腰部或2~3年生枝上,使其恰好直顺,不呈弓形为宜,1~2年生枝条可选用E形开角器开角。

2.3.2 多年生主枝拉枝方法 对于多年生较粗壮的各级骨干枝的主枝,角度难以张开的,可在基部背下采用“连三锯、连五锯、连八锯”的方法开张角度。一般深3~5 cm,达枝条直径的1/2~1/3,利用撑、拉、压成水平状态。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仍未拉到位,可根据粗度在基部背下去掉一定宽度的木块,最长不超过10 cm。然后下压,使锯口对齐合严,以枝条呈水平状为准,以便缓和树势,使之成花,来年结果。

3 拉枝后的管理技术

3.1 定向刻芽

苹果树进行强拉枝后必须在萌芽前对缺枝、光秃部位定向刻芽,背上芽在芽后刻,侧下芽在芽前刻,直立枝在芽前刻,改造后的大枝、侧枝全在芽前刻,中干上的芽在芽上刻。刻芽后则下芽先萌发抽枝,牵制了背上芽的生长势,使背上芽生长放缓,且不容易冒条,树的长势能够基本稳定。定向刻芽在芽的前方0.3~0.5cm处用钢锯条或双刃手锯顺势拉一道,伤及木质部,长度为枝周长的1/2~1/3,深度为枝粗度的1/7~1/10。需抽强枝者应按照早、近、深、长的原则,抽生骨干枝在萌芽前7~10 d(天)进行,抽生中小枝宜在萌芽期或将萌发时进行。

3.2 调整新梢密度,疏除过多新梢

枝条拉平后,两侧及背上萌生的大量新梢容易旺长冒条,成花较困难。如若背上新梢两侧有空间,可将个别枝半打倒,以便变废利用,或拉成平斜枝加以利用,否则全部去掉。两侧新梢每隔10~20 cm留1个,过多的应疏除。对中心干抽生的萌发枝按树形要求留一定的主枝,其余的一次性疏除。

3.3 利用夏季修剪技术促花,控制旺长和冒条

利用扭枝、揉枝、拿枝软化等技术控制旺长。对所留的枝条待长至15~20 cm快木质化时采用以上促花措施,使全部呈水平状分布两侧,既能充分利用阳光,又能控制新梢旺长,促使成花,来年结果。应用以上技术后背上易冒条,应及时抹芽,否则会前功尽弃。

3.5 应用多道环割,以利促发短枝

对1~3年生虚旺强生枝,在发芽前,每隔5~6个芽(间隔20 cm左右)环剖1~2道,直至过细不能环割为止。该措施可分散水分、养分和削弱生长势,且当年可促发出短枝,便于来年结果。切忌在主干和各级骨干枝上环切环剥,以免削弱树势,导致产量、品质下降。

4 拉枝注意问题

拉枝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应从幼树开始,对1年生枝条长至要求长度,再拉至所需要的角度。

2)将枝条基角、腰角全部拉开到位。拉好的枝须平顺,不能成弓形。做到大枝拉下垂,中枝拉平,小枝不动。

3)对各级骨干枝等过大过粗枝可采用16号铁丝,但必须垫一些布条,防止将枝条勒伤。用拉枝绳拉枝时,必须先拧紧,防止绳子风化后枝条复位,3个月左右解绑绳为宜。

4)固定时埋地桩必须结实,用木橛不宜太短,斜钉入土中最好,要保证枝条能固定3~4个月最好。

5)拉枝时应在调整水平方位和上下夹角同时,让小主枝与结果枝角度呈90°均匀分布在主枝两侧。

6)枝要摆布均匀,上下部枝条应插空排列,摆布合理,不能重叠和交叉,应错落有致呈波浪状。

7)拉枝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应不断调整拉枝部位,保证将枝条拉到所要求的角度。

8)坚决不能把几个枝条绑在一起往下拉,要一枝一枝地分开拉,使其充分占领空间,枝枝见光,分布均匀合理。

9)不能只拉下边枝而不拉上边枝,需要上枝和下枝同步拉到位。

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一、促花促果与保花保果

促花促果措施主要在生理分化期进行,保花保果措施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及其后的果实发育早期进行。

(一)促花促果

措施有3个方面,其一为运用栽培措施,缓和树势,抑制营养生长,提高树体营养积累水平,改变激素平衡,使其向有利于花芽形成方面转化,促进生殖生长。其二为增施磷、钾、硼等肥料,提高树体内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有利于花芽形成和生产优质果。

其三为化学促花促果。其中第二个措施是基础,第一个起辅助或调节作用,第三项化控措施不提倡。现将前二项措施介绍如下。

1.栽培措施促花促果

原理为改善树体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性能,改变树体内养分的积累程度和流向,从而促进花芽形成,提早开花结果,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

常用措施除了整形修剪中所用的缓和树势措施(见有关章节)外,尚有环剥、环割、倒贴皮、造缢痕等。一般是在5~6月花芽生理分化期进行。但猕猴桃较苹果、梨等树种少用。

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钙、镁、硼、铁、锌、钼、氯等微量元素肥料

花芽形成取决于树体内营养积累和糖尖物质向氨基酸、蛋白质、激素及核酸类生命活性物质转化的程度。体内营养总水平越高,转化的生命活性物质越多,越快,越早,越有利于花芽形成和开花坐果。

而这些活性物质的形成离不开上述肥料成分。在幼树期,给予充足的全营养肥料,对早成园,早成花,早结果均有利。

(二)保花保果

措施有二方面,其一为预防不适宜的自然因子,其二为人工辅助授粉。分述如下。

1.预防不适宜的自然因子

影响花芽形态分化的自然因子主要为温度。其中北方初冬的大幅度快速降温与早春倒春寒,南方冬季低温量不足为常见情况,前两种情况引起花芽冻害,后者导致开花不整齐。

对于初冬突然降温与早春的倒春寒,可以用喷水加植物防冻剂,或园内熏烟,使园内温度维持在0℃以上,即可保证花芽不受冻害。

2.人工辅助授粉

措施有:对花、散粉和喷花粉液等。对花,在上午8∶00~12∶00,用1朵雄花轻轻对5~8朵雌花,雄蕊对雌蕊,随摘随对;为了防止对柱头的损伤,可用2朵雄花在雌花柱头上方轻轻磨擦方式进行。

散花,于上午6∶00~8∶00收集当天开放的雄花花粉,在9∶00~11∶00∶之间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弹撒在雌花柱头上。喷花粉液,以上述方法收集的花粉,按花粉∶蔗糖∶水=1∶10∶9989(重量比)的比例配制成悬浮液,用洗净的喷雾器于上午9∶00~11∶00喷到当天开放的雌花柱头上即可。

二、疏花、疏果与优质果生产

猕猴桃花量较大,各种条件适宜时,坐果良好,且基本上没有生理落果。但坐果太多,给树体造成沉重负担,造成小果,并削弱营养生长,引起树体转弱,连续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丰产和稳产。

因而,这种情况下,疏花、疏果是必要的。近年观察,疏花不可靠,提倡疏果。一般果枝蔓中部花序着的果,个大质优,先端次之,基部最差。所以疏果时,尽量保留中部果。

疏果的经验尺度为叶果比。其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美味猕猴桃系统品种艾伯特和布鲁诺的叶果比为4左右,而蒙蒂和海沃德为5~6。中华猕猴桃系统品种多为3.5左右。叶果比大时果实品质好,小时产量高。疏花、疏果的方法仍以人工为主,结合绑蔓、摘心等同时进行。

近年来,猕猴桃栽培也提倡果实套袋,其对于防止果面污染,降低果实病虫害的感染率,提高果实品质很有益处。

扩展资料:

5至7月份是猕猴桃营养、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果实膨大、果树抽梢的重要阶段,现就猕猴桃夏季管理技术简介如下,希望广大果农参考借鉴,加强近期管理,确保后期丰产。

防萎蔫。猕猴桃在夏季高温期间叶片萎蔫,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温干旱,多发生在晴天中午12时到下午4时,早晚恢复,通常是大面积的发生。出现这种情况应在早晚及时灌水,萎蔫即可解除。

二是根系患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使根系功能被破坏而出现的病理性萎蔫。中午表现最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时早晚也表现症状,且呈零星发生特点。一旦发现,应刨根检查,确属病虫危害的,应适当剪除枝叶,摘除部分或全部果实,选用农抗120、菌立灭等药剂灌根。

2.防日灼。日灼是猕猴桃夏季常发的生理病害。除采用高温期灌水、合理夏剪、保持适宜叶果比、控制果载重量等预防措施外,在幼果期喷两次美林高效钙(相隔15—20天),对裸露在外的果实逐个套袋,也可有效预防日灼。

3.防荫蔽。盛果期果树,忽视抹芽,偏施或重施氮肥,树体容易旺长荫蔽。夏季轻抹芽重摘心,对第一次摘心后萌发的二次枝留3—4叶,三次枝留1—2叶反复摘心。打开光路,对架上外围枝、结果枝留2—3叶反复摘心,疏除营养枝。

对架下发生的细弱结果枝和临时结果枝短截、疏除。摘除老叶黄叶。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达到“树上不缠绕,行间一条缝,树下见花影,枝枝见阳光”的丰产型园貌。

另外,猕猴桃夏季还要重点防治褐斑病、灰霉病、蝽象、红蜘蛛等病虫害。

发病初期可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48%毒死蜱微乳剂2000倍;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2.5%高效氯氟菊酯微乳剂2000倍进行喷雾防治。

在发生危害期,可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1000倍+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或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或40%福星80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00倍,喷雾防治。

猕猴桃-农业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