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缺乏但为什么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缺乏但为什么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并且是自留灌溉,土地肥沃,有众多的湖泊,特别是吴忠,银川一代更是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请全国的朋友来宁夏。
就是宁夏平原~~地理上还讲过~~
为什么宁夏有"塞上江南"之称(简答)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从天而来的黄河水,令这里沟渠纵横,灌溉农业发达,辛勤劳动的宁夏人民使宁夏平原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之地,自古即享有“塞上江南”。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局怎么样事业单位,公务员编制。你若能进去,自是一桩美差。
梁静茹的宁夏是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吗?....亲,你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好了啊……
梁静茹的宁夏,就像她的歌词中所说的,是宁静的夏天。这首歌就如歌名一样,给人一种静谧、温馨的感觉~很好听哟~~O(∩_∩)O~
宁夏”,听的更多的是梁静茹的那首《宁夏》歌曲吧!您或许还不知道,这首清凉、明快的好歌,其创作源泉恰恰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地区,清纯、质朴的感觉怎能让人释怀。
不信,你就来看看吧!
歌曲《宁夏》创作背景
这首歌的创作者,著名唱片制作人李正帆去了趟位于宁夏西海固的王民中学,那里的孩子没看过史努比、不知道什么是可口可乐,黄土高原上只有蓝天、绿树、黄土三个颜色,短短相处三天,李正帆写下了「宁夏」这首歌,写下宁夏这群学生给他的感动,也写下那个宁静夏天难忘的回忆。
「这个地方真穷!」,这是李正帆到王民中学时的第一印象,他形容「每个学生上学要花两个半小时,放学也是两个半小时,住校的四十个小朋友,挤在四坪大的空间,每个人都膝盖顶着膝盖侧着睡」。有两个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志愿到那里当老师,每天得在上课前,下山花半小时挑水给学生喝,老师以两个大碟子装水,利用太阳能烧水,再加上两个馍馍,就是每个学生一天的食粮。
虽然物质环境恶劣,但每个学生都充满旺盛的求知欲,离开的那一刻,所有的女学生都哭了,有人送上亲手缝制的「鞋底」,还有学生亲手刻了个粗糙的大印章给他。离开前,李正帆在户外的黑板上,写下了「宁夏」的歌词,「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着你的脸....」,全校大声念出来,「那一刻我的泪水都快喷出来」,李正帆说。
带着满满的感动离开,回程的路上,旋律就浮现在脑海,回台北后,他整理成「宁夏」这首歌,一直舍不得拿出来。
解释一下
上文提到的“宁夏西海固”
宁夏,是指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理位置在我国西北。
检视“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三个县市,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市,西海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比较落后,但那里的宁夏人民很淳朴、很上进!著名影片《美丽的大脚》、《一个都不能少》等都是在那里拍摄的。
娇小玲珑的梁静茹对音乐的演绎能力蛮强的,不同的风格歌曲都唱的很到位。可是好多人把这首歌理解为爱情的歌曲,这也是这首歌之所以能很受欢迎的原因。
关于歌曲《宁夏》的新闻报道
2005年08月15日 梁静茹北京演唱会
《宁夏》:这又是一首静茹大热的歌,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哼哼那么几句。而这首琅琅上口的歌曲也是出自词曲作者李正帆老师的亲身经历。2004年李正帆老师去了趟位于宁夏西海固的王民中学,黄土高原上只有蓝天,绿树,黄土三个颜色。那里的孩子们没看过史努比,不知道什么是可口可乐,孩子们的纯真质朴打动了李正帆老师。短短相处三天,李正帆写下了《宁夏》这首歌,不花俏、不追赶所谓的流行,淳朴而温暖的旋律和词作却让人听一遍就能跟着哼唱,也创造了静茹的又一个高峰。
想知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会安普 在哪是惠安堡吧?在银川北面不远,做中巴车就能到
想知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有哪些湖 在哪宁夏有1732个湖,这里写不下。
著名的有
银川:宝湖、燕鸽湖、鸣翠湖、阅海、北塔湖等;
平罗:沙湖;
大武口:星海湖;
永宁:鹤泉湖;
西吉:震湖;
盐池:哈巴湖;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求给“好评”)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哪个区兴庆区。新华东街67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电话:(0951)6031762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答案:不速之客只在告辞以后才最受欢迎。
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有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 全年平均气温在5-9℃之间,引黄灌区和固原地区分别为全区高温区和低温区。
宁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干旱山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黄灌区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黄灌区年降水量203.7毫米,干旱山区年降水量317.8毫米。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这里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高原与山地交错带,大地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
南部的六盘山自南端往北延,与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东侧和南面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和南侧为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间与平原交错。卫宁北山、牛首山、罗山、青龙山等扶持山间平原,错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显的东西分异。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平原西侧,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东侧鄂尔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余米,前缘为一陡坎,是宁夏向东突出的灵盐台地。
宁夏按地形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征,还可分为南部暖温带平原地带,中部中温带半荒漠地带和北部中温带荒漠地带。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流水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
宁夏有名的山地有贺兰山和六盘山。贺兰山绵亘于宁夏的西北部,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达3556米。六盘山古称陇上,位于宁夏的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层深厚,地势平坦。
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上黄土覆盖,厚的地方可达100多米,大致由南向北厚度渐减。六盘山主峰以南,流水切割作用显著,地势起伏较大,山高沟深。
在宁夏版图上,包含了类型多样的地貌: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谷一应俱全,使宁夏呈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宁夏全区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250毫米,变幅在800~1600毫米之间,是中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493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18.3毫米,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中国均值的1/15。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年径流深由南部六盘山区东南侧的300毫米,向北递减至引黄灌区边缘不足3毫米,相差近百倍,且70%~80%的径流集中在汛期。
宁夏水资源以硫酸盐类和氯化物为主。全区平均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面积占57%;黄河宁夏段水质矿化度500毫克/升左右,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标准。而中部干旱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利用价值较低。泾河水利资源较丰富,但其实际利用率较小。另外,有黄河流域内流区(盐池)、内陆河区(属内蒙古石羊河的中卫市甘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