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样预防和治疗广灭灵的药害

1、药害的预防:农药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除了某些农药对农作物比较敏感外,或者某些专用农药外(多数是除草剂),主要是在使用农药时,没有严格按规定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用药,或者使用时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等,而导致发生了药害。因此,预防药害的产生,关键在于科学、正确掌握农药使用方法。(1)在使用农药之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特别是“注意事项”一栏,搞清其使用对象和防治对象、施用方法、施药量、施药时间等,再结合药剂的特性及当地的使用习惯和试验数据搞清药剂的 “安全系数”来决定最大使用剂量。安全系数:是药剂能发挥防治效果所需要的最低有效浓度和作物能忍受药剂的最高浓度之比,即:药剂防治病虫最低有效浓度作物能忍受药剂的最高浓度

怎样预防和治疗广灭灵的药害

K值越小,药剂对作物越安全,也就是不易发生药害;K值越大则越不安全。对于一些新引进或在品种、质量等方面有怀疑的药剂,在大面积使用前最好应先用推算的最大使用剂量作预试,确诊其没有急性药害后才可大面积推广使用。(2)正确掌握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这是防止药害发生最关键的一步。称取药量要准,使用浓度、施用量要准:精心调制和配制:C、稀释农药的水质要好,特别是乳油农药所用的稀释水,要选用江、湖、河水,不能用井水和污水。D、农药混合使用要科学合理,连续使用要注意间隔时间。(3)全面了解不同农作物,不同生长部位和不同的生育期对药剂的敏感性。(4)根据药剂的特性,正确掌握施药时间和气温等天气情况,对除草剂尤为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药效,更重要是避免药害的发生。(5)严格水层管理,减少药害的发生这对由于防治水田杂草的药剂,都要求保持浅水层,如丁草胺、恶草酮、丁恶混剂,一般要求施药后,应保持稻田3—5厘米水层,时间5—7天,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也可减少药害的发生。水层过深不利,在水田施恶草酮,水层过深,淹没心叶,也容易发生药害。6)注意药剂质量和施药质量总之,农药既能有效地防治各种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若施用不当,技术掌握不严,防治目标不明,药剂的特性不清等,就可能造成药害,这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只要对所使用药剂的性能、农作物抗药程度和生理特性,以及病虫草害为害的规律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运用这些认识去能动地提高施药质量,药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农药使用范围: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2、农药的购买、运输、保管:农药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购买农药时须注意农药的包装、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3、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配药、拌种和喷散过程中,操作人员按规定进行操作。

一、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1、农药使用范围

(1)只要是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必须要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

(2)没有制订?标准?的品种,一定要按具体规定执行。

2、农药的购买、运输、保管

(1)农药一定要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购买农药时必须要注意包装、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

(2)运输农药时首先要检査包装是否完整,如果发现有渗漏、破裂的,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

(3)农药不能和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一定要将其集中于专用库、专用柜和专人保管。

3、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

(1)在配药、拌种和喷散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按规定进行操作。

(2)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及造成人、畜、家禽中毒。

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是指什么

1、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时要间隔的天数,也就是作物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设定农作物安全使用间隔期,主要是为了保证收获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规定标准,避免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2、每一种农药因其种类、性质、剂型、使用方法和施药浓度不同,其分解消失速度也会有差异,再加上各种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不同,使用农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也不同。时间长短是一个决定因素,对一种农药而言,时间越短,残留性就会越低。在使用农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农药标签上的说明,大于安全间隔期施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3、如果不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仅会危害农作物,而且还会影响食品安全,导致农产品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种植果树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户对农药安全间隔期了解比较少,一旦病害发生就隔2天或者2天打2次药,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药害问题,导致减产或者绝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