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油菜花有补贴吗?
油菜花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产生的经济价值也比较高,近些年来,油菜籽价格迅速攀升,市场交易热度增长,吸引了一大批农户种植,现在农业种植水平提高了,作为油料作物的油菜花不仅符合了高产高效的种植需求,而且还可以结合旅游业,保障油菜花的种植效益。目前,国家为了减少多余农田的浪费,开始发放油菜花种植补贴,为农民增加收入,那么种油菜花有补贴吗?要怎么申请?接下来一起了解下2021年油菜花种植补贴政策!
种油菜花有补贴吗
种油菜花有补贴吗?
1、大多数种植油菜花的农户都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合作社,国家根据油菜花的种植面积,发放补贴资金94万元,只要是满足油菜花种植50亩以上的,就可以获得每亩补贴150元,即7500元,达到100亩以上,可以获得2万元,以此类推,种得越多补得也越多。2、油菜花还有产业扶贫补贴,这里每亩可以补助800元,根据种植的情况发放,每年每户的补贴上限为5000元。
3、油菜花播种机械补贴,现在油菜的种植规模大了,需要使用到播种机械,国家根据机械的价值给予20%的购机补贴。
4、开荒复垦地种植油菜花补贴,油菜花是重要粮油作物,开荒复垦是扩充资源利用,每亩可以获得300元的补贴。
注:油菜花种植补贴各地的政策可能不一样,实际的补贴金额还请以当地的规定为准。
油菜花种植补贴要怎么申请
油菜花种植补贴要怎么申请?
1、油菜花种植者向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提出申请,提交油菜花种植规模、种子使用量以及是否使用良种的资料,经过合作社的相关核实后,就会张榜公示。
2、农户通过种植油菜花,实现丰产稳产,并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广生产优质良种,提高油菜花生产技术,种植户就可以申报油菜花生产情况了。
3、合作社通过种植者的油菜生产情况,会直接给出对应的核实方案,然后交由镇农业部门进行汇总结算,将补贴资金直接通过“一卡通”发放到种植者的手中。
油菜花种植补贴优势
油菜花种植补贴优势
油菜花在众多的油料作物中,属于比较优势的一种,现在种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油菜花种植的不断推进,种植油菜花的补助已经超过140万亩,而且现在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为油菜花高品质生产提供了有利帮助,油菜花种植都是通过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油菜种子也会给予良种补助。形成循环的播种生产和出售的流程,油菜花的补贴也可以快速发放到位。
综上,关于种油菜花补贴及申请方法的详情介绍就到这里了,油菜花的种植遵循的是农户自愿原则,种植的规模和生产情况,直接决定了种植者能否拿到种植补贴,而且近两年,我国已经对部分省份展开了油菜花轮作试点工作,完成任务后,油菜花的种植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通过发放良种补贴、生产高效益补贴,能快速实现农民快速增收。种植者要及时跟进国家的补贴政策,做到及时申请补贴。
水稻休耕以后可以种植什么?
白露”已过,油菜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今年油菜秋冬种形势总体较好,前茬作物生育期正常,种子质量普遍较高,有利于及时腾茬和播种出苗。但秋冬种期间,天气不确定性大。据气象部门预测,油菜主产区旱涝风险并存,华西秋雨偏早偏强,长江上游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多2—4成,可能出现区域性渍害;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伏秋连旱。今年,南方地区既要稳住夏收油菜播种面积,又要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抓住秋冬种这一关键时期、播种这一关键环节至关重要。各地要以“选良种、增密度、开三沟、强田管、防灾害”为重点,分区域(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分类型(水田、旱田)、分模式(稻油、稻稻油、稻再油),科学开展油菜秋冬种生产,确保种在适播期、一播保全苗,全力夯实明年夏收油菜丰产丰收基础。
一、长江上游地区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及陕西汉中市等地,水田以稻油轮作为主,旱坡地以玉米、烟叶、杂粮与油菜轮作为主。该区域油菜播种季秋雨多,稻茬田油菜湿害较重,冬春季气温较高,旱坡地易发生春旱。油菜传统种植区应大力推广高油高产品种和联合机械直播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油菜新增扩种区要根据地形选择适当的栽培模式,稻茬田可采用油菜耐湿带状浅旋机播技术,破解播种难、出苗难问题;旱坡地可采用大壮苗免耕移栽技术,搭建高产苗架基础,提高油菜产量。
(一)科学选种。水田应针对油菜播种季湿害严重,田间早熟禾、野燕麦等草害严重等问题,选用中早熟、耐渍、抗病、苗期长势旺、耐密植、抗倒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旱坡地应针对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差,营养元素易流失,易发生冬春干旱等问题,选用耐旱、养分高效、耐低硼的高产早熟甘蓝型油菜或芥菜型油菜品种。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提前防控病虫害。
(二)开好“三沟”。油菜收不收,关键看三沟,做好油菜田厢沟、腰沟、围沟配套是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水田应在水稻下弯时提前开沟排水,厢沟、腰沟、围沟深度分别达到20—25厘米、25—30厘米、25—30厘米;旱地应结合播前耕整地做好三沟配套,厢沟、腰沟、围沟深度分别达到15—20厘米、20—25厘米、20—25厘米。同时,水田和旱地都应在地势较低的田埂处开挖缺口(宽35—40厘米、深40—45厘米),以便于排水顺畅。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均可参照此标准开沟。
(三)高效播种。适期播种。该区油菜育苗移栽适宜播期为9月10日至15日,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如播期推迟到10月底,气温将大幅下降,易导致油菜缺苗断垄,需适当增加20%—30%播种量。对于根肿病易发区,可适当推迟播种,降低根肿病发生。适密播种。育苗移栽每亩大田准备苗床0.1亩,翻耕移栽密度0.5—0.8万株/亩,免耕移栽密度0.6—0.8万株/亩;机械直播每亩用种300克,无人机飞播每亩用种400—500克,亩保苗2—3万株。精细播种。育苗移栽苗床地要求厢面平整,土壤细碎,厢面宽1.3—1.8米,厢沟宽20厘米,围边沟深30厘米,中沟深20厘米。播种后苗床地可用多菌灵兑水均匀喷雾预防病害。机械直播应确保播种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0.5—2.5厘米。人工撒播,应坚持定量均匀早播,每公斤种子与5公斤颗粒尿素混匀后,多次来回均匀撒播,播种后可用细沙土、土渣肥或细碎稻草轻微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
(四)精准施肥。育苗移栽每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4—5公斤、硼砂1公斤做基肥,并根据移栽后油菜田间长势,于根际表土追施氮肥或复合肥1—2次。机播、无人机飞播、人工撒播地块,一般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钾肥8公斤、硼肥1公斤做基肥,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有机肥150—200公斤/亩,后期可根据苗情长势,叶面喷施水溶肥1—2次。
(五)防治病虫。长江上游地区雨水较多,田间高湿易加重菌核病发生,是防治重点,可采用可选用咪鲜胺、氟唑菌酰羟胺、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适时防控。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性产生。云南西南部、川西平原等根肿病发生较重的区域,首选抗根肿病品种,如无抗病品种,可采取适当推迟播期、及时拔除染病植株等措施,减轻病害,防止病原扩散。如果田间虫害和草害发生较重,可分别参照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有关方法进行防治。
(六)防灾减灾。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华西秋雨偏强,长江上游大部降雨较往年偏多,应提前预防田间渍害发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定期清除厢沟、腰沟、围沟中的杂物和泥土,加深加宽加固沟系,保证“三沟”畅通,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保持土壤墒情适宜,提高根系活力。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厢面覆盖干草木灰或干细土,加快降低田间湿度。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种植水稻,但秋收之后地荒置就不知道干什么了。休耕制度的目的是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晚稻收割完后,可以种植油菜、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也可种植紫云英作绿肥,在江西这边晚稻收割后比较少种植小麦,种油菜很常见,婺源油菜花已成江西有名的春游景点,也有种植马铃薯、紫云英。黑龙江省农委要求稻田休耕期间深耕深松,种植苜蓿、油菜等肥田养地作物(非粮食作物),提升耕地质量。
利用晚稻收割后的冬闲田种植马铃薯,既不影响翌年水稻的种植,而且可保障粮食安全(马铃薯是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不过南方冬春季种植马铃薯,期间雨水较多、湿度大,易造成烂薯,若遇冷冬易出现冻害,建议选用抗病、抗寒、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的优质马铃薯品种,采取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种植紫云英,是有机水稻、绿色优质稻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措施,在我们基地在晚稻收割前后会撒播紫云英,第二年种植的水稻明显产量要高,田间的病虫害要少。一般在10月上中旬至111月初播种,每亩用种量为2公斤左右。
另外,还有近几年新兴的“稻菌轮作”,这里的菌是指羊肚菌,就是在种植一季水稻后,再在水稻田上种植食用菌,将已出菇的菌棒作为肥料还田的一种种植模式。水稻属于大春作物(即:春夏季种植的作物,大约时间为5-9月份),而羊肚菌大田从栽培到采收期结束约为6个月,属于小春作物(即:每年10月~第二年4月),两种作物茬口刚好衔接,进行轮作种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