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谈套袋对优质果品生产的影响]果品文化的概念

套袋可解决果锈、降低烂果率及病虫害防治成本,大幅度提高果品外观品质,并可以生产彩色果,同时可以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果品的安全性。果实套袋栽培已成为目前优质果品生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并被主要果区果树生产者所接受。

[谈套袋对优质果品生产的影响]果品文化的概念

1套袋促进果实着色机理

决定果实着色状况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三种,显示的颜色分别是绿色、**、红色,成熟后绿色、**构成底色,红色则构成表色。它们之间比例的不同形成各种色调,其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影响果面着色状况,花青苷含量多少则对果实色相影响最大。据纪永强报道,套袋能促进果皮花青苷的形成,改善花青苷的显色背景。程存刚等报道套袋后在果实生长后期及时摘袋,并保证一定光照,苹果果皮的花青苷含量会迅速上升。以上均说明套袋在花青苷的形成上起着较大的作用,同时套袋在前期抑制果皮中叶绿素的合成,后期则促进叶绿素的分解,套袋果果皮的花青苷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有助于促进果实着色。

2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皮红色是组成苹果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品种,着色好的比着色差的含糖量高,芳香物质多,口感好。使苹果果皮呈红色的色素主要是花青苷。据周纯等报道,影响富士果皮花青苷形成的主导环境因子是10 月和9 月的平均气温,并以9. 4 ℃和9. 9 ℃更有利于果皮花青苷色素的形成。影响果实含酸量的是在9~10 月份的气温,气温高酸度低,反之酸度高。花后平均气温15. 5 ℃和16. 6 ℃更有利于果形指数的提高。固形物含量与9~10 月的降水量有关,降水量大,固形物含量低,反之含量高。梨果袋内温度7~9 月均高于冠内气温,尤其是午后,这是导致套袋果温度和呼吸强度高于无袋果,果实含糖量低于无袋果的主要原因。经试验表明套袋所用纸袋以黄木浆纸袋温度最低,涂蜡袋温度最高且以涂蜡袋可溶性固形物及含糖量最低。

3影响套袋果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3. 1套袋苹果易出现的症状

1) 黑点病。由粉红聚端孢菌侵害果实或康氏粉蚧危害果实所致。

2) 果实红点病。由斑点落叶病菌(半知菌亚门真菌) 引起。

3) 果实苦痘病和痘斑病。为生理性病害,由缺钙引起。

4) 果实日烧。与除袋时间及土壤干旱有关。

5) 果锈。与套袋时间、使用药剂、喷药方法、树势强弱等有关。

6) 果皮裂口。与纸袋质量如透气性、透水性、生长季节水分状况、去袋时气侯干燥有关。

3. 2梨果易出现的症状及成因

3. 2. 1虎皮 也就是果锈,主要表现是锈斑、锈点。产生原因: ①如黄冠、黄金等果皮薄的品种,果皮受刺激易产生果锈。②树势弱时易发生。③花芽质量差发病率高。腋花芽果锈率高于长梢顶花芽,长梢顶花芽高于中短枝顶花芽。④花期或幼果期遇晚霜,花托或幼果的表皮层及其内部组织受冻后,会在受害部位产生环状或片状锈斑,严重时幼果冻裂。⑤风害、雹害、果袋内湿度过大等均是诱发锈斑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缺钙、肥水管理不科学、营养比例失衡、颉颃作用等均可使果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相对缺失,出现生理病害,果面粗糙、无光泽并加重果锈。早上带露水套袋;雨后不补喷杀虫杀菌剂就进行套袋;雨水或药液未干就进行套袋;套袋扎口不严,致使后期雨水、药水以及害虫、病菌侵入;疏水口未张开,降雨后袋内积水排不出去;套袋时纸袋贴在果面上等等,均可诱发果锈。

3. 2. 2黑斑 ①由药害引起的黑斑。由于套袋前药剂选择不当(如使用铜制剂,含硫的混合剂、乳油制剂、代森锰锌类、劣质过期农药) ;套袋前喷药质量不高(如药剂混用种类过多,浓度过高,喷洒量过大,雾滴过大,喷头距果实太近或停留时间过长,炎热中午喷药等) ;果袋质量差及套袋技术不规范。②由病虫害侵染引起黑斑。由于雨水过多、湿度过大诱发黑星病造成的黑斑;由其他真菌侵染所产生的黑点又称梨黑点病,多发生在膨大期果实的萼洼处、胴部、肩部。③由虫害引起的黑斑。如由梨木虱、黄粉虫、绿盲蝽等危害引起的黑斑。

3. 3防治措施

①科学用药。选择对果面刺激性小的药剂如大生M - 45 、阿维菌素、吡虫啉,并注意使用悬浮剂水乳剂,少用可湿性粉剂、乳油。②套袋前提高喷药质量,注意不要用硬度高的井水和被污染的河水配药,农药的浓度不要过高,雾滴要小,距果实不要太近和停留过长,喷药时间要避开烈日。③搞好病虫防治。花前喷5 °Be 石硫合剂,花后喷80 %阿维菌素5 000 倍+ 菊酯类2 000 倍+ 70 %甲托1 000 倍+ 乙磷铝800倍,套袋前喷10 %吡虫啉4 000 倍+ 80 %大生1 000 倍,5 月份雨后喷灭扫利2 000 倍+ 10 %多氧霉素1 000 倍,麦收前喷阿维菌素5 000 倍+ 乐斯本1 500 倍+ 大生1 000 倍。④正确套袋。套袋之前纸袋要先回潮。套时用左手托起袋底,右手撑开纸袋,使袋底两个通风口张开,手持袋口2~3 cm 处, 将膨起的纸袋套在果实上,使果实悬于纸袋中央,先由无卡丝的一侧按“折扇”方式折叠至2/ 3 处,然后把另一侧折叠后将果柄与“折扇”一起包裹缠紧。套袋时先树上后树下,先内后外,套后应立即浇一次水,预防果实日烧。采前10 d (天) ,将底部撕开,可提高含糖量,并减轻贮藏期失水皱皮。注意选用高质量纸袋或膜袋,且不能摸碰幼果果面。套袋时间依品种而定,金帅谢花后20 d (天) 内完成防止果锈效果好,果实增重明显。红富士谢花后35 d (天) 开始套,晚套感病多。梨在花后20 d (天) 开始,至5 月底套完。葡萄在生理落果后,果粒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开始全园套袋。桃在盛花后30 d (天) 定果套袋。双层袋:这里指先套塑膜袋后套纸袋,塑膜袋在果梗稍弯时即可套,全天均可套,10 d (天) 内结束,纸袋从5月中旬开始10 d (天) 内结束,要确保果实在纸袋内100 d (天) 以上,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晚熟品种。要施足钙肥,叶面喷肥要注意补充钙肥,套袋前要杀菌彻底,套袋后不能放松喷药,不喷含铜药剂。选套斜生,下垂有副梢的单果。及时除袋。采收前提前10 d (天) 去外袋,去外袋7 d(天) 后再去内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并分批采收。

4果实套袋调色技术

桃、杏、李、苹果、梨,就单一树种来说颜色较为单调,大多以红色、**、绿色为主,通过套袋可改变果实外观着色,使果实颜色丰富多彩,提高市场竞争力。据费宪进等报道,金山早红等油桃选用外灰内黑单层袋可以获得白色桃果,半透明袋可获得鲜红色桃果,反光单层袋(铝箔纸) 可获得橙色桃果,外黄内黑单层袋可获得金**桃果。据陈敬宜等报道,生产白色梨果应选用黑纸袋或内黑双层纸袋,生产**梨果选用蓝黑木浆纸或双层新闻纸,生产绿色梨果选用绿色或白色纸袋,生产含糖量高的**梨果选用**木浆纸。

果实套袋可大幅度提高果实的外观商品性能,但风味稍变淡,硬度略小,单果重略有降低,需加强土肥水等栽培管理技术。各地果农应根据各自果品成熟期、生产特性及市场定位,选择适宜套袋时期、纸袋种类,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收稿日期:2007201221)

不同的品种要套用不同颜色的袋子。

在多雨地区,果实在收获前不套袋时,可以选择浅色的袋子,果实在袋子里是有颜色的。我国北方降雨少,桃果脱袋后鲜亮,可采用内黑外浅的双袋。桃品种可以选择轻薄的单层袋,如黄、白袋。尤其是油桃容易裂果、冰雹的地区,最好选择浅色的套袋,直到成熟。颜色较深的品种,如双喜红、潘瑞4号等紫色品种,可以用深色双层袋,成熟前几天摘掉。外观很亮,也可以用双层袋,成熟了就不套袋了。目前国内有很多专业的桃皮袋生产厂家,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可以用报纸、白纸或黄纸自糊纸袋。

桃套袋时间应在生理落果后,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过早增加无效袋数,浪费纸袋。套袋太晚,效果不好。装袋前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药液干后立即装袋。如果土壤干燥,应在套袋前2-3天浇水,以调节果园的小气候,防止果实在一天内燃烧。套袋应在白天8-11点和下午2-6点完成。套袋不要在早晨露水未干的时候进行,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期,防止果实被太阳晒焦。

套袋前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和肥水工作。可以用戊唑醇、丙森锌等杀菌剂喷洒。桃套袋后光照不良,容易因缺钙造成色泽不佳,裂果。因此,在套袋前,我们可以用杀菌剂喷洒含钙微肥。有些品种需要全红才能符合商品标准。因此,应在采摘前10天左右摘掉套袋,以保证果实着色更全面。不管是什么水果,套袋都很重要。它能有效保证水果不受病虫害感染,有效保证水果品质,提高种植效率。所以果农套袋一定不能马虎,而且一定要科学有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