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蟹技术

养蟹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

养蟹技术

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幼蟹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

清塘的方法多采用排干池水,曝晒池底,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这样的效果很好。发现有蛙或蛙卵要随时捞出,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水葫芦等。

扩展资料:

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主要投喂杂鱼虾及饼粕、土豆、小麦等饲料。

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每亩水面选择3—5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有利于清除残饵。

投喂时间为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或两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河蟹对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由于新塘开挖,初次进水会引起土壤大量吸水,而导致缝隙增大,如堤坝不夯实,里面有虚土,易造成渗水,严重的会导致堤坝塌陷。为了提高保水性,增加堤坝的牢固度,在开挖时要让推土机多走几遍,将泥土压实。 新池表层土较松,每下一次雨都会形成一些水沟,如不及时整平,容易给蟹苗穴居而形成懒蟹。如水沟太大,会掏空防逃板下部,严重的还会发生跑苗。整修时要将填土粉碎后压实,整个坡面保持平坦。 施足基肥,巧施追肥施入足量的基肥可以提高池塘水体的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蟹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肥度提高还可满足水草的生长,为蟹苗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基肥应以鸡、牛等禽畜粪肥为主,使用前经15天的堆埋发酵,在消毒前数天施足,每亩基肥用量300千克。蟹种除了投喂足够的饲料外仍需经常施肥,使池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增多。根据天气、水质、水温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施肥量,使池水呈茶褐色或油绿色或酱红色,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整个养殖过程,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