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一年12个月用药表
1.1-3月除部分早熟或晚熟品种外,大部分柑橘类水果在1月左右采收上市。从收获到春季发芽期间,主要的农药是杀菌剂。首先使用石硫合剂,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效果好,成本低。石硫合剂的晶体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煮,现在煮效果会更好。注意硫磺和石头的混合物要在发芽前打好,不然会把芽烧焦。石硫合剂打好后,还可以打矿物油和松节油合剂,或者根据果园实际情况打其他杀菌杀虫药剂,如8-10倍的松节油合剂,1500-2000倍的炔螨特乳油。2.4、6月期间柑橘主要用于控花控梢,可根据不同树势使用。对于花多叶少的树,多效唑可以喷250次。根据品种不同,脐橙可以用920和油菜素内酯打护果。病虫害方面,这期间主要使用2000-3000倍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防蚜虫、木虱,也可杀灭吡虫啉或农药乳油。防治红蜘蛛可用2000倍哒螨灵乳油或2000倍四甲基苯甲醚乳油,防治蚧壳虫粉虱等害虫可用绿颖乳油和超微可湿性粉剂。3.3-9月果园7月初易发生锈壁虱,可用尼索龙1500倍液喷砂防治,可提高农药防治效果,可与克百特交替使用。防治红蜘蛛时,可使用1500倍三唑磷和2000倍炔螨特乳油。甜菜夜蛾是夏季多发害虫,可采用克百威、氟氯氰菊酯、呋虫胺等化学药剂防治。控制锈蜱可杀灭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等。夏季应避免高温,以免药害。4.4-12月进入10月份后,可以用多效唑促进秋梢老化,秋梢老化后喷施多效唑和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褐腐病和果蝇可以通过在12月喷洒杀虫剂来预防。褐腐病可用苯醚甲环唑或嘧菌酯防治,果蝇可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防治。
粮价、猪价在跌,但水果价格却迎来了上涨。
很多朋友到超市一转,发现今年的水果价格可真不便宜。
比如,往年被称为是“杀人橘”的砂糖橘,今年没“杀人”反倒成了“刺客”,刺痛了不少消费者的钱包。
再比如,像苹果啊、梨这些比较常见,季节性也不明显的水果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不少消费者感叹:今年猪肉确实便宜了,但水果咋涨了呢?
咱们先说说苹果。
苹果按说是水果中最常见的了,前两年苹果价格暴跌,直到去年才逐渐回暖,虽然大多数果农仍然不满意,但确实去年的苹果收购价格比前一年高出了约30%左右,也算是有了明显的回暖了。
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正好临近春节,市场消费逐渐有了回暖的预期,但是年前贸易商备货并不积极,还是观望情绪较浓。
而到了年后,市场逐渐回暖,贸易商备货意愿增加,年后产区冷库成交量明显增加,于是拉动苹果现货价格上涨。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数据显示,以最常见的富士苹果为例,截至上周,全国批发市场的富士苹果价格为9.07元/公斤,环比上上周上涨了2.1%,同比则大涨了38.5%。
批发价格走高,到市场零售端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不过,苹果的涨幅再大也远比不上梨。
根据监测数据,截至上周,全国批发市场普通鸭梨的价格为8.18元/公斤,环比上上周上涨了1.7%,同比去年的涨幅则达到了100%。
不止鸭梨,其他品种的梨也均明显上涨,比如皇冠梨、雪花梨等等。
梨价的大幅上涨主要和防疫政策的调整有关,因为众所周知,梨的水分大,并且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疫情高峰时梨的需求量倍增,其势头并不亚于黄桃罐头。
需求上涨,自然价格飙升。
随着疫情高峰过去,需求有所回落,但是梨价也并没有马上大跌,这主要是因为价格一旦涨上去,要跌下来也需要时间。
那么,砂糖橘又是怎么变成“刺客”的呢?
砂糖橘曾经也是种植户的香饽饽,最初卖到十几元一斤,妥妥的橘中“贵族”。
但是后来大家跟风盲目种植,不仅产量猛增,质量也参差不齐,于是价格大跌,10元几斤随处可见,不少果农真是赔掉了底,于是“发财橘”就变成了“杀人橘”。
但今年,砂糖橘价格明显上涨了。
尤其是北方地区,砂糖橘价格约在6-7元/斤,相比往年可真是涨了不少。
以前吃砂糖橘都是按箱吃的,现在按斤吃都有点心疼了。
那么,今年的水果为啥突然就变贵了呢?
原因一是普遍减产。
比如砂糖橘,广西地区受寒潮及雨水影响,产量普遍出现了下滑,而梨的产量也略有下降,于是在减产预期下,市场方面也是看涨的。
二是疫情后消费有所恢复。
虽然整体消费仍然恢复有限,但是相比前两年的低谷,也算是触底反弹了。
尤其像春天干燥,梨的需求也会增加。
三则是成本上涨。
这个几乎是各个产业都面临的问题。
油价上涨使得运费增加,人工成本、化肥、农药成本等都在上涨,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零售价上,所以水果价格也就普遍走高。
不过水果毕竟不是刚需消费,就像砂糖橘,便宜时就多吃点,贵了就少吃点,或者也可以不吃。
以前消费者买水果挑爱吃的买,现在则是挑便宜的买,哪个便宜就吃哪个,都不便宜也可以不吃。
所以虽然水果价格涨了,但预计持续上涨的几率不大,毕竟没有那么大的消费支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