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温州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温州的美食都以鲜美、清淡、典雅著称,其中最为出名的特产有平阳马蹄笋、文成粉丝、瓯柑、文成贡茶、苍南四季柚等。

温州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一、平阳马蹄笋

马蹄笋为平阳县传统名优特产,是食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其产于6-10月份,正好填补了夏秋季节鲜竹笋供应的空白,是暑令时节不可多得的清爽可口蔬菜。

二、文成粉丝

文成特产番薯粉丝采用千岛湖深山淀粉精制而成,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具有晶莹纯净、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属低粮、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文成番薯粉丝始于清代,距今百余年,因制作方式独特,别具风味,久负盛名。

三、瓯柑

瓯柑是瓯海传统特产,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两千四百年。古人有“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目前,全区种植面积已达二万亩,年产柑二万吨。

四、文成贡茶

茶叶是文成优势农产品,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量370吨。为解决文成茶叶商标多、名气小、茶叶品质难保障的问题,2013年申请注册了“文成贡茶”区域公用品牌,聚合全县知名茶叶企业力量,弘扬刘基文化、生态文化,叫响“一品好茶文成贡”的品牌价值主张。

五、苍南四季柚

马站四季柚历史上有“仙家名果”之称。又名苍南四季柚。据马站魁里乡下魁村《周氏家谱》记载:周大川(1698—1780)曾任四川省千总,带回四川柚苗种植,后经农民繁殖选育而成四季柚。

我知道,对许多茶友而言,我之“温州问茶”多少有点突兀。

毕竟,在清代孙扩图的《温州好,调寄忆江南》词中,未曾提及有茶。

但词中那句当下的网红诗词“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却真切地激发了我对温州的向往之意。向往而不晓乾坤,不如“吃茶去”了。

这或许就是我此行“温州问茶”的初心所在了。

其实,温州是有茶的,而且历史悠久。相传东晋永和年间,雁荡山地区就开始种植茶叶,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后来的《唐书·食货志》《永嘉图经》等文献中都有茶叶种植的记载。细数起来,温州本地产的茶叶可分为下面几类。

『特色早茶』

永嘉乌牛早:乌牛早因主要产于永嘉乌牛镇而得名,是我国茶类中特早发芽的品种。2008年便被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海黄叶早:瓯海黄叶早是我国“珍贵的特早生茶树良种”,有着宋朝起即为宫廷贡品的盛名。此茶香气高远、味爽回甘、独具风韵。享有“浙南龙井”之称。

瑞安清明早:具有“香高鲜、色绿亮、味浓爽”品质特征的“清明早”,也是温州四大早茶之一。此茶历史悠久,明永乐十年被定为贡品。

平阳早香茶:产于鳌江镇海拔528米之大坪山上的平阳早香茶,发芽特早,比“乌牛早”还早5至7天,是罕见的早发珍贵品种。此茶香高色翠,滋味鲜醇、回味悠长。

『精品绿茶』

雁荡毛峰:雁荡毛峰又称雁荡云雾,旧称雁茗,是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之一。明代《乐清县志》载:“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龙湫背清明采者为佳”。

泰顺三杯香:此茶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故有“香高味醇,经久耐泡”之称。

苍南五凤茶:此茶产于平均海拔高度达500多米的浙闽交界处、浙江省苍南县五凤乡五岱山上。该茶产地周围无任何污染,茶园被认定为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基地。

文成刘基贡茶:此茶乃历史名茶。传说明朝开国元勋—帝师刘基,每年会把家乡的上等茶叶进贡给皇帝朱元璋,得到极高的评价。

『雅致黄茶』

平阳黄汤:该茶属于六大茶类黄茶类中的黄小茶,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与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知名黄茶齐名。

『新秀红茶泰顺廊桥红:依托于廊桥文化的“廊桥红”,采用瓯南独特的全手工茶叶制作技艺打造而成,是温州人的第一款红茶,你可以坐在廊桥边的小茶馆里泡一盏“廊桥红”,品味最古朴的生活味道,别有一番情趣。

文成公阳红:此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身骨重实,色泽红润;高山韵香明显,汤色澄黄透亮,回润甘醇,香气持久。

雁荡山能仁红茶:此茶鲜叶源自海拔500米以上,生长于雁荡山独特的香灰土中之茶园,采摘极为讲究,一叶一芽不带蒂,且必须在清明节前完成。

老实说,在整理温州茶资料之前,我没有想到温州会有如此悠久的茶历史、如此丰富的茶文化、如此精致的茶工艺。看来,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只要你在意,太多“别是一乾坤”会清晰而强烈地震撼你的认知。

难怪孙扩图老先生在《温州好,调寄忆江南》词中,一口气写了十句“温州好”开头的词阕。直接将原本只有两阕属于小令类的《忆江南》,变成了整整十阕仍意犹未尽的,长调类《调寄忆江南》。

是的,当一片土地孕育有太多精彩,而百姓又不约而同地灵动睿智,那么这里的文化就注定会拥有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平衡下,温州人不但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气,更是不乏经世致用、务实求真的韧性。

对于茶事,温州人亦如此。他们并没有将温州茶事宣泄开来的念想,其实,对于本土与生俱来的资源,他们都不刻意宣泄。在他们看来,茶事不过是休养生息的生活方式,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细品静虑的习惯。而习惯之方式是不需要过分宣泄的。也就不必如龙井茶一样,千年一叹仍不肯老去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