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指导意见》提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是:通过新建、联建、改造提升、综合整治等方式,到2025年,完成村庄建设、人居环境治理,农村住房体现新特色,整体风貌展现新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健全乡村规划体系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县域村庄布局,按照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保留改善类、搬迁撤并类村庄类型,分类制定整治和建设管理策略,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合理优化村庄布局,明确村庄分类。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严格村庄规划审批程序,村庄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政府审批,报送审批前应按规定进行公示,报批时须附村民委员会审议意见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

强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监管,完善乡村规划许可证制度,依法落实“一户一宅”,落实建筑退距、间距以及高度、形式等风貌管控要求,严禁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违法占地、违规建设。

在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品质提升工程方面,《指导意见》提出,突出地方特色,强化技术服务,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引导应用经济安全、效果明显的方式进行既有农村住房改造。

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在28个试点县(市、区)344个村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积极推广现代布局、新型结构体系、新型建造方式和建筑节能技术。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规划建设管理、房屋结构设计、建筑工匠管理、技术服务指导、竣工验收“五项制度”。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率达到100%,实现所有农户不住危房。

在扎实推进“空心村”治理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分类施策推进治理,结合村庄特点,有力有序推进“空心村”治理工作,农宅空置率30%~50%的村庄,有效实施集中安置,引导搬迁群众在县城、中心镇和农村新社区进行集中安置。优化完善服务保障,坚持统筹规划,同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殡葬及商业网点等设施建设,确保搬迁群众享受便利基本公共服务,做好搬迁群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转移接续,妥善安排搬迁群众子女入学入园,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切实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加强空置房屋和闲置宅基地整修利用,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支持建设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重点建设150个省级森林乡村。大力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00万座,到2025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实现愿改尽改。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每个设区市确定1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试点,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行。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新增建设覆盖10002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新增设施覆盖7106个村庄,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

另外,在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指导意见》也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

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切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仅助力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整体改善、面貌一新,更让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贵州遵义枫元至苟坝,一条风景大道将沿途众多旅游资源串线连片,让游人“快进慢游”;四川雅安龙苍沟熊猫翠竹长廊,公路接山川、连林田,与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黑龙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铺到农民家门口、修到田间地头,一辆辆货车满载稻米送往全国各地……“五一”假期,多条全国“最美农村路”吸引游客纷纷前往“打卡”。一条条蜿蜒纵横的农村公路,串联起祖国的壮美山河,托举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最美农村路”是我国“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的生动缩影。县道贯穿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新时代10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路网持续延伸,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管养加快升级,全国农村公路纳入管养范围;运输服务不断优化,新增超5万个建制村通客车,不断推动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了车”,切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仅助力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整体改善、面貌一新,更让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公路通则百业兴。一个更加健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在基层聚民心、得民意,为广大农村引人气、聚财气,有力支撑了“三农”发展,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一条条农村公路直抵田间,打通了特色农产品运出去的“最初一公里”,让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动更加顺畅。一条条农村公路串村连景,各地将路域环境整治与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推向新高度。一条条农村公路贯穿城乡,不少地方探索“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位”等新模式,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数据显示,去年仅我国农村公路管护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有近80万个。

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基础路网通达深度仍然不足、农村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农村公路与产业融合还不充分。有些路段年久失修、缺乏维护,成为农民群众出行的阻碍。新形势下,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不断丰富农村公路的发展内涵,将其融入农村地区产业、物流、环境、特色经济的体系,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承载着亿万农民的致富梦。一方面,要持续在“建”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建养并重”。

瞄准农村公路发展的短板弱项,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同时以信息化手段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不断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用”上做文章,加快推进“以建促产”。“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是关乎群众美好生活的民生基础,更是畅通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产业配套、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一体化建设,真正做到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农村因路而美。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让“四好农村路”遍布广袤乡野,必定能助力新时代新农村升腾新希望、焕发新活力、谱写新篇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