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黄矮病用什么药?
目前,各小麦种植产区基本都完成了小麦返青期的水肥管理工作了。但不少农户反映,自己小麦浇完返青水后,出现了黄化症状,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由于小麦黄矮病导致的。那么该病要用什么药防治好?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麦黄矮病的主要症状
1、幼苗期发病:叶片逐渐褪绿,出现黄绿相间条纹,后呈现鲜黄色,植株生长缓慢,矮化,蘖少,易拔起。
2、拔节期发病:新叶从叶尖开始变黄,逐渐向叶基蔓延,黄色部分占全叶的1/3-1/2,后期逐渐枯死。
3、孕穗期发病:植株不矮化,但叶发黄,空芯率高,千粒重降低。
小麦黄矮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黄矮病的发病条件主要与冬麦播种早、发病重;阳坡重、阴坡轻,旱地重、水浇地轻;粗放管理重、精耕细作轻,瘠薄地重等有关。
而发病程度与麦蚜虫口密度有直接关系。如自生苗等病毒寄主量大,麦蚜虫口密度大易造成黄矮病大流行,一般冬麦区早春麦蚜扩散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主要时期。另外,小麦拔节孕穗期遇低温,抗性降低也易发生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优选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如小偃5号、陕农7859等品种。
(2)推迟播种:推迟播种以避免主要的蚜虫飞行会降低黄矮病发病率。
(3)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做好科学肥水工作,提高植株抗病力。如在种植糜子的地区,尽量压缩糜子的种植面积,可以减少麦蚜和病毒的越夏数量,起到一定的控病作用。另外,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强其对病毒的抗(耐)性,可减轻黄矮病为害。
2、用药防治
(1)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油0.1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
(2)蚜虫防治:蚜虫发生期间喷施氯氟氰菊酯乳油或者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
(3)农药喷雾:在小麦孕穗前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农药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农药600-8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一次,共2-3次。
总的来说,小麦黄矮病容易导致出现小麦叶片黄化、植株矮化等症状,极大的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及产量。因此,麦农朋友们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强该病的防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小麦供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0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