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的栽培技术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6 09:21:16
蔷薇花为喜光花木,需充足阳光。适和生长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土壤。适应性颇广,我国除冬季严寒越冬外,南方广大地区,均宜种植。
下面就介绍一下蔷薇花的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蔷薇植株蔓生愈长,开花愈多,需要的养分亦多,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保持嫩枝及花芽繁茂,景色艳丽。
培育作盆花,更应注意修枝整形。
切花因产花量大,产花季每周需施肥1~2次,并应注意培育采花母枝,剪去弱枝上的花蕾。
适应性颇广,我国除冬季严寒越冬外,南方广大地区,均宜种植。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
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
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修剪,为蔷薇造景整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修剪不善,长成刺蓬一堆,参差不齐,不仅病虫害多,外形亦不雅观。
繁殖方式蔷薇花种子可供育苗,但生产上多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
名贵品种较难扦插,可用压条或嫁接法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当年即可开花。
用作盆花的苗,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用压条法育苗,还要注意修剪主芽,进行人工矮化。
用作切花的苗,应选择能形成采花母枝、花大色艳的品种育苗。
常见病害蔷薇可感染许多疾病,其中大部分由真菌引起。
白粉病表现为幼叶,嫩茎表面的浅灰白色的黴状菌丝束。
黑斑病为真菌所致,表现为叶上明显的黑斑,这样的叶容易脱落。
锈病也是蔷薇常见的病害。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1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