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有机种植技术
【菜心有机种植技术】菜心又称为菜薹,用于食用的部分是花茎。清甜可口、品质柔嫩、营养丰富,有“蔬菜之冠”的美称。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增大、复种指数增高,化学农药的滥用日益严重,虫害的抗药性也逐渐升级,使得菜心种植能达到有机标准的非常少。
因此广泛传播环境友好型的菜心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的依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场地选择一年生植物种植基地的转换期至少为播种前的24个月。
新开荒、长期撂荒36个月以上或有充分证据证明36个月以上未使用《GB/T19630有机产品》标准禁用物质的农田,也应经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转换期内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完善基础条件和周边环境。
②土壤选择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灌溉方便、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较好的壤土进行有机菜心种植。
产地还必须符合《GB/T19630.1-2011有机产品》标准中的规定,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
③水源有机菜心生产的灌溉水必须干净卫生,不含有机农业禁止投入的违禁品残留。
生产基地用水必须符合《GB/T19630.1-2011有机产品》以及《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规定。
④空气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工厂、交通干道、矿区等污染区,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⑤温度菜心对温度适应范围比较广,月平均气温在4~28℃的环境下均可种植,但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在广东地区结合大棚避雨栽培可做到周年生产。
⑥光照菜心虽属长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光照时间长短对菜心的抽薹开花影响不大,花芽分化主要受温度影响。
光照充足会有利于菜心的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菜心的食用品质及外观品质;光照不足会使菜心产量下降,纤细徒长,影响食用品质。
①品种选择广东菜心的周年生产,需根据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来换种早熟、中熟、晚熟品种。
因此,耐热不耐寒的早熟品种,如四九菜心,应选4~9月种植;耐寒不耐热的晚熟品种,应在11月到来年2月种植;而介于两者间的中熟品种,则在早熟、晚熟品种换季时种植。
因目前菜心品种非常多,早、中、晚熟品种界限已不很明显,很多过渡型品种可跨季节种植。
②早熟品种早熟品种的菜心生长周期短,一般为28~55天;耐热能力强,适宜在气温高的季节种植。
广东地区适宜播种早熟品种的时间普遍为4~9月。
在生产上应用较普遍的早熟菜心品种如下。
该品种耐热、耐湿,适于高温多雨季节栽培。
对低温敏感,生育期、采收期较短,产量较低。
播种至初收28~38天,可延续采收3~7天。
其生势旺盛,耐热、耐雨,生长快速,播种后35天始收,可延续采收3~7天。
③中熟品种中熟类型菜心较耐热,生长周期55~80天,在广东地区适宜播种期普遍为2~4月,8~11月。
生产上应用较普遍的中熟菜心品种主要有2个。
该品种较耐热,生长周期较短,播种后35~50天开始收获,可延续采收7~10天。
该品种茎薹较粗,667㎡产量比早熟品种高;种植季节气温低,生长周期也较长。
播种后40~55天始收,可延续采收7~10天。
④晚熟品种晚熟类型的菜心耐寒能力强,生长周期80~120天,适宜在气温低的季节种植。
广东地区适宜播种期一般为10月到来年2月。
生产上应用比较普遍的晚熟菜心品种主要有3个。
a.90天粗条甜菜心。
其株型矮壮,菜薹粗壮,薹高约21cm,横径1.6~2.0cm,节间较密,667㎡产量800~1200kg。
播种初收45~50天,生长快,产量高。
b.120天粗条油青甜菜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3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