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认同和支持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大生产,因为这是现代农业的出路,是农民的出路。
农场近十年的发展可以用飞跃来形容,在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少大的公司也参与到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中来,大家都在积极的探索中。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结合我的耳闻目睹,我就从基层工作实践中,说说自己的真实感想。
谈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统”,就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机械化作业等等,这固然是一种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体现,但是从农业生产管理和未来的发展上也要有所选择,不能什么都“统”。
首先,在最基层的作业站,有两种土地承包形式,就是规模田和生活田。从我们管理最后是为了种植户创造最大效益出发,不适宜统。更应该从他们自身的条件出发,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或者管理,许多的统对这部分规模小的种植户,更多时候是增加了他们的种植成本,或者是加大了他们种植的难度。现在农场的许多作业站都实行的拆迁,对于生活田其实已经可以考虑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可以方便管理,还可以利于规模田快步发展,不会发生生活田发展慢而影响规模田的现象。
其次,现在各个农场发展的面积逐步增大,个人在实际中发现,其实现在作业站的面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点,虽然种植水田可以增加效益,但是这只是短期的效益,这么规模的种植,必然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地下水的开采没有节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一点应该从全局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种植业调整必须走一条有本地特色,水、旱结合的路子。国家的政策是可持续发展,提倡环保理念,我们作为农业发展的先锋,更应该走在前列,走可持续发展。
再次,现在的农业机械生产标准化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的科技发展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慢的,加大科技投入我们做的不少,但是真正拿到种植户手中转化成既得利益的少之又少。这个问题不是存在于管理上,而是存在于农场这一级的科技创新上,一是没有可以实际收到效益的科技成果,二是有了科技成果不能推广到位。这里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我们实际上缺少科技人才,真正的又能创新科技、又有实际生产经验的才是我们农场生产需要的人才,不能是那种高高的象牙塔,也不能是光埋头地里的苦干家,必须是这两者的结合。这种人才没有现成的,只能靠自己培养。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想象未来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对生活的巨大影响。
一、提高农业吸引力
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业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按照“两办”的意见,在实行“三权分置”改革后,建立起“农地农民有,农地农业用”的模式,进城或者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可以把承包土地出租、转让给其他人,土地经营权得以放活,土地资源也可以实现优化配置。通过这种集约化的模式,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成为一种对就业和创业者都有吸引力的产业。
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集约化发展早已形成规模。在这些国家,农民已经成为农业工人,中国农业发展也要走这条路。经过这样的改革,谁来种地这个问题也就有了让人放心的回答,未来的中国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泥一身汗的传统形象,而是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懂市场的现代农业企业家。这样,农业生产的效率将大幅度提高。
三、增加农业从业者收入
不得不承认,现在农业生产者的收入仍然低微。而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就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农业附加值,从而增加从业者收入。
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在不断的改革和产业调整中,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一定会发展的更好,也会更深层次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0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