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裂果的原因
柚类裂果是柚子果实从中心开裂,呈空心状,后逐渐裂到果实顶端,导致顶部出现裂口。柚子裂果的因素很多,其机理与柚果实内源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品种是根本因素。柚类裂果受果实发育特点、果实组织结构影响。
同时与水分、矿物质营养、土壤质地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在外界因素中,以水分的影响最大,高温日灼、病虫害严重及管理不当也会引起裂果。
不同品种柚裂果轻重差异显著,文旦柚品系较沙田柚和葡萄柚品系裂果严重。
如浙江的玉环柚、福建的溪蜜柚等裂果都较重,一般年份的裂果率为20%-30%,特殊年份高达50%。
四川省的通贤柚、江津红心柚、香甜柚、中江蜜柚、梅湾柚等每年的裂果率在30%-40%,严重时高达70%-80%。
研究认为,柚裂果与种性遗传有关,玉环柚、溪蜜柚裂果的内在原因,是种子高度败育成无籽或少许瘪粒种子,不能产生赤霉素,导致囊瓣内缘开裂。
因此,无核的品种裂果较重。
果形与裂果也有关系,溪蜜柚品系卵圆状小果型易裂果,玉环柚果实扁圆形存在中心柱开裂、囊瓣开裂以及果顶开裂的三裂”现象。
在果实发育中期,即细胞快速分裂和膨大期,因果皮细胞与果肉细胞生长速度不一致导致裂果,会造成大量落果,对产量影响最大。
果实发育后期裂果,主要影响柚果品质,如度尾文旦柚果实近成熟期裂果率较高。
而溪蜜柚的裂瓣,在果实成熟期,因中心柱空心,汁胞膨大造成囊瓣内缘开裂,果越大越严重,并出现汁胞粒化和木栓化,严重影响柚果品质。
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外部因素,均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而引起裂果。
水分条件是柚裂果的最主要外因,最常见的是高温干旱或久旱,在突然遇雨或灌水较多时引起裂果。
另外,过于强烈的光照,使果皮灼伤坏死发生裂果。
土壤缺锌,造成果小皮薄,产生裂果。
长期偏施氮、磷肥,土壤缺少钾、钙、锌等元素,果实发育不良产生裂果。
病虫害影响,如早期感染疮痂病、炭疽病或虫口伤等,伤口愈合后,果皮硬化结痂引起裂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8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