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附加值如何带动农民致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7)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8)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9)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10)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智慧,是人的知识、胆识、意识与把握客观世界相结合的结果。知识,学识的深厚、广博是基础,胆识是视野、胸怀、气质、判断、能力结合升华,帷幄运畴才能的表现,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1
非洲(课本P13-19)图6-16 6-17 6-24
1、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3、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②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
③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刚果河——主要流经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居世界第二;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4、 非洲之最: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
/5、亟待发展的经济: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大洲。 ②玉米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水稻不能自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2
西亚(课本P47-53)图7-21 7-24 7-29
1、西亚成为长期 热点 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 文化 差异;
2、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亚、欧、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阿拉伯海、红海;
3、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汗:紫羊羔皮;③阿富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
4、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5、石油运输路线(看地图背,课本P52):西线(运往西欧、美国)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6、西亚以阿拉伯人为主,属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3
日本(课本P69-75) 图8-1
1、首都:东京
/2、日本四个大岛自北向南依次 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九州。
3、日本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4、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5、右图(看图背):A日本海 B太平洋 临国 C俄罗斯 D中国 E 韩国
6、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国花:樱花;大部分为大和民族;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
7、日本气候:①属温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8、日本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上)。
9、日本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使用小型机械,科技含量高;
10、日本工业的特点是:进口原材料和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多优良港口,海上运输便利。②有利于进口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③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多。
1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沿海多良港,交通便利;②雄厚的科技力量;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不利: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性强;
二、 埃 及(课本P76-80) 图8-13 首都:开罗
1、埃及地跨亚非两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2、宗教: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
3、气候: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4、历史遗迹: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
5、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4
俄罗斯(课本P81-85) 图8-23 8-26 6-9
1、 首都、最大工业城市:莫斯科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通用俄语,白种人,主要信仰东正教。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是惟一地跨亚洲、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3、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4、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俄罗斯许多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导致河流结冰期长;沿途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该国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5、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地形区三条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叶尼塞河 鄂毕河 )
6、俄罗斯自然资源:蕴藏量大,自己程度高,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铜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库尔斯克的铁、库兹巴斯的煤、秋明和第二巴库的石油;乌拉尔山脉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7、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8、俄罗斯自西向东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9、俄罗斯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西伯利亚铁路横跨亚欧大陆,称为“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斯最大港口 ;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5
美 国(课本P90-96)图8-39 8-40 6-44
1、首都:华盛顿 最大城市:纽约
/2、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是地跨北美洲、大洋州两洲的北美洲国家,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美国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两个海外州组成;
3、美国三大地形区: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由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组成),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最长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该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是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
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
6、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是美国农业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也需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原因是美国本土缺热带气候。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分布在东北部,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凉利于牧草生长;人口稠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工业中心:①东北部地区:华盛顿(首都);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②西部沿海地区:西雅图(飞机制造);旧金山(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洛杉矶(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好莱坞);③南部地区:休斯敦(宇航、石油)
8、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大部分是白色人种,其次是黑色人种。讲英语,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种人)。美国华人和华侨聚居的城市:旧金山、纽约、洛杉矶;
9、在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有很大比重(全国约有3/4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旅游业——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夏威夷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课本知识点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 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书知识点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本重点知识
★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湘教版
★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湘教版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书知识点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