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在种植香菇的过程中,菌棒的注水问题是一大难题。菌棒注水太早,会不出菇;太迟了,菌棒又会缺水,菌丝活力减弱,出来的菇会偏小偏少。注水太重又会烂棒,太轻又不太会出菇。
那么如何去把握菌棒注水的早慢、轻重问题呢?一是注水的早慢。
菌棒在出田排棒之后,有两种管理模式。
一种是脱袋之后,先出一批菇,然后再注水。
另一种是先注水,然后再脱袋出菇。
这两种方式的运用是由菌棒的轻重来决定的。
菌棒如果还重,一般来说15-55的袋子,水分在3斤以上时,宜脱袋出菇后,再注水。
菌棒如果轻,一般来说15-55的袋子,水分在2.8斤以下时,宜注水后,再脱袋出菇。
菌棒要注水,首先是菌棒要成熟。
只有判断菌棒成熟后,才能开袋或注水出菇。
如果菌棒不成熟就注水出菇,那就会增加管理的难度,菌棒会烂棒、烂心。
菌棒如果在出菇,特别是头潮菇,菌棒的水分都不高,菌棒容易缺水。
当菌棒出菇很多时,菌棒中仅有的水分被所出的菇拔出,菌棒的水分就会随所出的香菇蒸发,菌棒就会缺水非常严重。
此时如果不注水,菌棒中的菌丝就会因为严重缺水,导致菌丝变细变弱,活力减退。
这样菌棒就会因为菌丝细小,而变得柔软不硬,容易散掉。
出来的菇也是个头小,菇肉薄。
所以,当菌棒在大量出菇时(往往发生在第一潮菇),菌棒在这潮菇还没出完时 (快要结束时),就要及时注水补水,否则菌丝就会失去活力,菌棒就一下子恢复不过来。
不好好管理就会没有产量,导致种菇失败。
在种菇过程,注水的轻重是很关键的。
太轻了不出菇,太重了又会烂棒。
特别是第一次注水时,秋栽的往往正好是十月小阳春,温度很暖和,最容易烂棒、烂心。
而菌棒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水时,最容易吸水,不小心菌棒就会一下子太重了,很难控制注水量。
那这么办呢?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水时,最好用一枚或两枚注水针注水。
同时所注的水不要太冲,这样好控制水量。
菌棒注完水后的重量,应该在3.2-3.5斤之间为最好(15-55的袋子)。
菌棒在第三次注水时,你就无论这么注水,都没关系了。
切忌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水时,图省力、图快,而用多枚注水针注水。
菌棒注水的次数,我们通过多年的实验。
一个菌棒从出菇到结束,只需注三次水,泡一次水为最好。
合理安排注水,菌棒的产量会很高,菌棒的营养也基本耗尽。
有些地方菌棒的注水次数四次或五次,甚至更多。
这样很费工费时,人会很累,而且产量不一定会高,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讲的三次注水和一次泡水,是这样的:每次注水,菌棒都有注水菇,同时又有回潮菇。
刚好菌棒注一次水有两潮菇。
菌棒三次注水就有六潮菇。
加上最后一次泡水的菇,菌棒从出菇到结束至少有七潮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