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哪家好吃的农家乐
深圳有哪家好吃的农家乐
深圳虽然是一个现代化城市,但是可以找到一些传统的乡村景致,比如农家乐。这里介绍一家在深圳值得尝试的农家乐。
位于大鹏半岛的东部,龙岗区大鹏镇的恒涛农庄是一家非常受欢迎的农家乐。他们的特色在于在自家养的山羊菜、猪、鸡、鸭和鱼等农产品上做菜。菜品以清淡自然的味道为主,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广东家常菜。恒涛农庄的环境宜人,还有垂钓、攀岩和越野车赛等娱乐项目。
深圳西部平湖有个叫荷山园的农家乐,是本地居民去品尝地道的闽南菜的好去处。荷山园从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入手,一同创作出她们家的菜品。荷山园的特色菜有地道的福建鱼丸煲、南北煲仔饭等,还有很多不算常见但非常好吃的菜品。
最后介绍一家位于龙华街道的农家乐,叫盖章农庄。这里不仅拥有自养自产的农产品,还有自己的果园和海子。盖章农庄推荐的菜品有双糯团、葱姜蚝油鱼和鱼翅瓦煲等等。店里环境优雅,还有很多游乐项目,例如打乒乓球等。
以上是深圳三家值得一去的农家乐推荐,大家可以去试试,感受一下不同的地道菜品和乡村风情。
粮食和生猪生产是排头的主导产业,2005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5.8万多吨,出栏生猪16.1万多头,存栏生猪5.5万多头,各类家禽出笼40.1万羽,其他特种养殖年产值也在2000万元以上,排头乡被省、市、县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在认真搞好粮食和生猪生产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根据排头的地理环境和乡情,在产业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湘莲进一步普及,新品种“太空莲”得到推广,全乡已逐步形成了以湘莲、高梁、玉米、龙须草、菁蒿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排头乡全心谋求排头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三个中心,一条经济走廊”的经济框架,三个中心即以隐山开发的文化旅游中心、以回龙桥集镇建设的政治经济中心、以留田的湘莲种植和深加工中心;一条经济走廊是回龙桥至黄荆坪的公路进行硬化,两旁建立生态高科技农业示范走廊,拟建成排头乡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回龙桥集镇建设从乡政府大楼搬迁入手,兴建农民一条街、绿色食品加工园和旅游商贸市场。
2006年我乡以乡人大三届五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方案为基础。截止至11月31日收入任务完成情况:国税全年任务80万元,已完成86.96万元,占任务的108.7%;地税全年任务76万元,完成76万元,占任务的100%;契税全年任务1万元,完成1.4万元,140%完成任务;“两会”清收中收回资金92万元,全年完成任务15万元,占任务的100%;防洪保安资金全年任务0.32万元,完成0.32万元,100%的完成任务。国、地、财、三大块任务都按照均衡入库的进度完成或超额完成,财政运转平稳,确保了非统发人员工资按月发放,确保了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78.1元。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06年我乡改变了以往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完成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2598万元。实现企业总产值5. 870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总产值17780万元,同比增长32%,企业增加值15379万元,同比增长29%,工业增加值4800万元,销售收入58115万元利润总额734万元,同比增长15%,应交税金200万元,当地入库税国地财税金180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另外农业增加值实现1.7965亿元。
2006年新增了湘潭潇湘制泵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20万元以上,年上缴利税15万元以上,实现了我乡无规模工业企业的零突破。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成功实现改制的留田机械厂,四月底正式投产,新增固定资产投入380万元。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去年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三个中心,建设一条走廊”的宏伟目标,即打造留田、湘莲等家产品深加工中心;回龙桥的政治经济中心;黄荆坪的旅游文化中心;建设回龙桥至黄荆坪的生态农业走廊。
根据乡党委提出的这一宏伟目标,新引进项目九个。即湘潭力泰片石开采有限公司已投资415万元,用于设备及基础建设;莲湘路桥有限公司已投资150万元;涓江小水电站今年投资250万元用于办公楼、机房及水电设备更新;湘潭潇湘制泵有限公司新增投入12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隐山开发项目引进圣辉法师投资150万元重建西禅寺项目,用于道路的拓宽、整修和寺庙奠基;排头动物医院投资300万元,新建办公楼、牲畜防疫、检测设备;恒涛片石场投资100万元,用于征地、平整场地;齐心湘莲食杂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用于征地、基础工程建设;君信路桥有限公司排头安全采石场完成到位投资629万元,从事石料开采加工,全乡全年累计到位资金为2629万元。引资项目、资金、数额和企业规模均为排头历史最高。
安全生产方面我乡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以避免小事故,杜绝大事故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明确管理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全乡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四次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并跟踪督查力求整改到位。全乡今年所有企业均未发生安全事故。
近年来,排头乡按照“特色农业稳乡、优势工业强乡、生态旅游兴乡、湖湘文化促乡、村镇建设亮乡”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 “三个中心、一条走廊”的经济发展框架,立足本乡资源,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经济发展。2010年被评市级文明村镇,2011年被评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2012年荣获 “湖南最具魅力乡镇”称号、2012届湖南省文明村镇称号。连续7年获得湘潭县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称号,连续3年获得湘潭市粮食生产推行先进单位称号。湘潭市水利建设十强乡镇、湘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得湘潭县绩效考核农业组第一名。2013年,实现GDP23.2524亿元,增长11 %。财政收入突破3276万元,增长23%。人均收入为11040 元,增长9.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45万元,增长1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80万元,增长28% 。规模工业总产值26141.5万元,同比增长45% 。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842.5万元,增长45% 。2014年上半年实现GDP12.79亿元,增长10%。完成财政收入1417.5万元,增长8%。人均纯收入6072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0.8万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0 万元,增长48 % 。规模工业总产值 6990 万元,同比增长37 % 。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 2097万元,增长37 % 。乡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