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经济作物有哪些
1.
南方地区经济作物: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油菜。
2.
经济作物是指对自然条件的选择较严、技术要求复杂、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主要是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故又称“技术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类、桑柞丝、茶叶、糖料、蔬菜、烟叶、果品、药材等。
3.
南方地区主要农产品: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南方农作物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有句话叫:云南的烟,贵州的酒,北方的蔬菜,南方的猪肉。
这说的是那中国最好的烟是云南的烟,最好的酒是贵州的酒。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云南烟草闻名国内国外,贵州茅台独步中国酒坛。
接下来这句:北方的菜,南方的猪肉。说的是吃蔬菜就得吃北方蔬菜,因为中国最好吃的蔬菜在北方。吃猪肉得吃南方猪肉,因为中国最好吃的猪肉在南方。可能很多人都不大认同。今天我来跟大家伙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比较下南方与北方的蔬菜,
首先说南方的蔬菜,水分太足,吃起来寡淡,比如四川人都喜欢用辣椒蘸的吃,不然味淡下不了口,东北人蔬菜都直接生吃,很少炒熟了吃的,因为北方的蔬菜不需要放调料都好吃,
比如广东的菜心、生菜,吃起来也是索然无味。把广东菜心移植到干旱的西北戈壁的宁夏,立马菜心变得好吃了,用开水灼一下,直接吃清甜无比,不需要像广东人吃菜心之前必须淋酱油,不然没味道。
再比如广西人爱吃的空心菜,也是水分太足,吃起来水里吧唧的,没有什么味道。
就跟我们做菜一样,水放多了,味道就会淡,因此南方的蔬菜的味道普遍淡于北方的蔬菜,这跟南方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南方气候多雨潮湿,所以蔬菜都水分含量大。
甚至南方土豆都吃起来没有土豆的味道,中国最好的土豆产地是北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是半沙漠草原,气候非常干燥,适合土豆干物质累积,但他的土豆味道非常好,土豆味道浓,是麦当劳指定专属土豆供应地。南方的土豆味道淡,炸薯条不适合。
简单跟大家介绍下北方草原的乌兰察布市的土豆。乌兰察布市被称为中国土豆之都。乌兰察布是我国最大的土豆产区,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中国农业部认证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土豆远销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北方还有一个地方的土豆好吃,那就是中国冷极漠河的大土豆,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区,冬天温度最低到零下五十八度。开水一泼就成冰。就在这样冷的地方,竟然有两样本地特产的蔬菜水果非常好吃。一个就是漠河大土豆,一个土豆就有一两斤重,土豆味道浓郁,特别适合做炖菜。
另一个就是漠河蓝莓,又被称为北极蓝莓,是国家农业部中国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漠河的蓝莓是野生的蓝莓,非常好吃,就是去漠河当地买,最低也要八十块钱一斤,供不应求。外地人根本吃不到,味道超过美国蓝莓。
北方的水果也比南方好吃,比如樱桃,苹果,梨子,石榴,桃子,西瓜等等,都要超过南方的水果,南方水果普遍偏酸。本文专讲蔬菜,水果以后跟大家再讲。
因此,可以说南方的蔬菜不如北方好吃。
中国最好的蔬菜就在山东,山东的蔬菜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如果要代表中国去跟世界上最优秀的蔬菜产地比赛,那一定是山东蔬菜。哪怕就是世界农业第一大国——荷兰,他的蔬菜也比不过山东蔬菜。
山东蔬菜就单论“颜值”就在世界上无敌手。论味道山东西红柿、豆角、辣椒、茄子、白菜等都长非常好吃,跟中国别的地方的蔬菜放在一起,山东蔬菜如同鹤立鸡群一样。
中国蔬菜产量全球第一,中国几乎每一种类蔬菜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人均蔬菜也是世界第一,这其中山东贡献最大。出口规模也是第一,比如山东的胶东大白菜占韩国百分之八十市场份额。山东有世界蔬菜之乡——寿光。
山东蔬菜产量占全国的12%,水果产量占全国的11%,均居全国第一位;农产品出口更是达到1150.3亿元,占全国的22%,连续20年领跑全国。
一句话山东蔬菜,供养了全国。
中国蔬菜每年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蔬菜人均占有量世界第一,中国每一种蔬菜产量几乎都是世界第一,而且跟第二名拉开的差距还不小。
中国人吃蔬菜是最容易的。有些国家一顿饭能吃五六种蔬菜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南方农作物的 种植 时间是什么?这是很多的农民想知道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南方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一起来看看。
南方农作物的种植时间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
1.花生:(4~10月)
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
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
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
1)南方:4~7月和 7~10、11月(双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
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
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
夏季蔬菜。
三、 秋季作物:(8~10月份)
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 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秋种夏收。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而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2)春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北(东北地区): 春节 后播种,8、9月份收获。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3)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2.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 寒露 油菜籽, 霜降 种小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3.甜菜:(5~9月)
四、冬季作物:(11~1月)
1.大麦(优质大麦);
2.蚕豆(优质蚕豆、鲜销蚕豆);适播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3.豌豆(鲜销豌豆);一般在11月上中旬播种。
4.冬种马铃薯,辣椒,番茄,瓜类、豆类和叶菜类等蔬菜品种。
5. 其它 :油菜:有的品种在12月份种植,次年5月收获。
6.花卉:青饲料,绿肥。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我国农作物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农产品国内外价差太大,目前进口农产品完税后的价格都比国内低30%-40%。我国农产品价格高,在市场上就缺少竞争力,这就导致洋货入市、国货入库。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在保证了农民利益的同时,却与市场规律相违背。从2008年开始,由于托市政策的作用,粮价快速提高。2014年开始,国家在棉花及大豆两个品种上实行目标价格试点项目,?破冰?国内农产品价格改革。
农作物行业 市场调查 分析 报告 显示,此次发布的《方案》要求根据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并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思路,继续实施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方式,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搞活市场流通,增强市场活力。
光大期货认为,价格放开后将更能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国内长期以来的收储、最低保护价等托市政策导致的市场价格失真也将消失。这将使市场更透明化,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放开农产品价格不代表政府不再管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表示,农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没有政府定价项目。但是,放开以后,政府将采取多种手段和 措施 ,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