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布建筑业超龄民工清退令!热议背后“3大问题”浮出水面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日,建筑行业禁止雇佣超龄农民工一事再次引发了关注。
其实去年就有多个地区发布了相关禁令,禁止建筑工地雇佣60岁以上的农民工。
而截至目前为止,全国陆续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年龄。
这一政策的出台背后是安全隐患。
建筑行业往往不同于其他行业,工地里都是力气活,而且经常要高空作业,使用吊机等施工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此前就有多地发生过安全事故,例如2021年,湖北和江苏就发生过多起的高空坠落事件,其中有两起事故的当事人都是超过60岁的工人。
而在2018年,上海也曾发生过两起重大的事故,分别造成了6人死亡,其中有3人都超过了60岁。
毕竟与年轻人反应快、身手敏捷相比,上了年纪以后反应下降了,动作也不那么敏捷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业,稍不留神可能随时会发生危险。
而一旦发生事故,对任何家庭都将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当这一政策出台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不过随之而来的另外3个问题却浮出了水面。
第一个问题是:60岁农民工被“清退”以后,他们该何去何从?
这一批农民工是过去从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掌握什么技能。
而当时中国城市正在发展建设,于是他们就投入到了建筑行业中。
哪怕苦一点,哪怕累一点,但是只要能挣钱、能养家,他们什么苦也愿意吃。
于是,也正是这批农民工成为了城市钢筋水泥的铸造者。
而当他们老了、被“清退”以后,又能做什么呢?
对于大多数的他们来说,并没有条件允许他们在家里闲下来。
因为往往家庭的生计还需要他们,子女们背负的贷款压力也需要他们支持。
很多时候,他们依然是家里的收入支柱。
建筑工地的活虽然苦、虽然累,但是起码还有一份收入。
而60岁的他们一旦失去这份工作后又将何去何从呢?他们将面临的将是失业,将是失去家庭收入来源,这或许使他们更焦虑。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些超龄的农民工,该如何养老呢?
提起养老,农村养老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都知道,由于过去制度的原因,农村大多没有交过社保。
而后来虽然新农合陆续在农村开展,但是有一部分人已经超过了缴费年龄。
而对于60岁的农民来说,没有缴过保费,自然也就没有退休金,仅仅只有每月百元出头的基础养老金,杯水车薪。
失去了工作,又没有退休金,他们的生活将面临另一种困境。
第三个问题:建筑行业同样面临“用人荒”。
当这批农民工走了以后,建筑行业也面临用工荒的问题。
因为工地的活又苦又累,现在年轻人不愿再从事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了。
近些年很多工厂、工地都十分缺人,不少建筑工地甚至都在高薪“抢人”,但却仍然少人问津。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至2019年,中国建筑工人的数量在5年间从6109万人减少到了5226万人,并且农民工在总量中的占比也从之前的22.3%下降到了18.3%。
而现在的工地上,四五十岁的人占据了大多数,很少能见到年轻人的身影。
而同样,四五十岁的农民工们再过若干年也会面临超龄问题,而建筑行业的“用工荒”可能会更加严重。
其实,农民工的问题说到底是“三农”问题。
在过去的大生产中,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支撑了城市,支撑了工业,到改革开放后,他们又离土离乡,投入到了城市的建设洪流之中,默默为城市添砖加瓦,充当着我们生活中的甲乙丙丁。
而如今这批曾经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农民工已经老去,他们将何去何从才是我们更值得深思的事。
要为他们留一条通道,留一个退路,也留一个未来。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三农是什么意思
三农工作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有着特殊重要性,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若粮食供给以及重要农产品出现问题。稳定就业也是提升当今经济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做好城镇稳岗就业工作的同时,需要广泛挖掘农村就业潜力。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短板仍在于农村。
一、三农的作用是什么
1、三农工作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有非常特殊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比较复杂严峻。如果粮食供给以及重要农产品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物价上涨,社会也会出现动乱,因此一定要稳住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
2、稳定就业也是提升目前经济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做好城镇稳岗就业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广泛挖掘农村就业潜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通过发展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因为乡村的和谐稳定是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的基础。
3、如果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还是在农村,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民居住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目标,都属于三农领域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
二、三农是指什么
1、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现在研究三农问题的关键,这需要从居住地域、从事行业、主体身份进行考虑。
2、单独描述三农问题是指目前在乡村,以种植业或者养殖业为主的为了改善生活状态,产业发展和跟进社会进步的农民。在21世纪发展的中国,大城市都渐渐步入现代化,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裕,但是处于农村的农民,经济水平,农业发展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3、目前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三农的必然产物,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发达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会比发展中国家要占优势。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
扩展资料“三农”的弱质性
首先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无论它是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还是现代农业阶段,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它不仅要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还要面临很难预料的自然风险。
其次是受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农民的收入总是受到一个上限的制约,追加在农业上的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即使农民增加再多的投入也无法突破这一上限,而第二、三产业却没有这样的上限,其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中共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
百度百科-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
百度百科-三农问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9914.html